![]()
分类:
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据《西凤世兴画局》记载,凤翔年画源于凤翔南肖里邰姓,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凤翔县的木版年画,有文字记载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明正德二年(1507),这个县的邰氏家族,就有八户从事木版年画的制作。起初,他们的名称叫\"万盛画局\",后来改为\"荣兴画局\",再后来又变为\"世兴画局\"。木版年画的事业,也像他们祖祖辈辈希望的那样,越来越繁荣兴旺。鼎盛时期,生产者多达一百多家,画局也有十多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设计、雕刻、印刷、彩绘、发售的作坊。
邰氏凤翔年画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已传承至第20代。改革开放以来,凤翔木版年画又获得了大发展。村上成立了研究会,几百人从事生产,年产量超过了千万张。
数百年来,凤翔木版年画在陕、甘、宁、青、川地区一直深受老百姓欢迎。每逢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扫社\",把旧的门神、\"家宅六神\"和屋内墙上的年画撤下来并烧掉,\"送上天\"以祭灶王,再把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到了大年三十,门扇上贴门神,门框上贴对联,院子灶房贴\"家宅六神\"-\"天神\"贴上院中,\"土地\"守至门口,\"灶王\"进厨房,\"仓神\"到粮仓,\"龙王\"看水井,\"牛马王\"护马房;大户人家则客厅挂\"中堂\"画,屋内贴风俗画,窗扇上搁\"十全十美\",戏剧故事\"满\"炕墙。因此凤翔木版年画是西北农村千家万户辞旧迎新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联系:暂无
网址:
http://fy.folkw.com/view.asp?id=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