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品牌]中国阿胶之乡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26
注册时间
2013-4-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中国阿胶之乡   发表于 2013-4-26 09:46: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乡品牌
口号:谁砸质量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
简介: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因产老东阿县(今平阴县东阿镇)而得名。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列为“上品”《本草纲目》称之为“圣药”,为中华民族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阿胶既能治病,又能强身,以医疗妇女症候尤佳。内服入肺、肝、肾三经,对阴虚、阳虚、贫血疗效甚高,且强筋壮骨并兼有美容、养颜之功效。阿胶内含有18种氨基酸和铁、铜、钙、锰等20 余种微量元素,被视为高级滋补营养品,名扬中外。
说阿胶,在东阿镇一带还流传着一个很美好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天下流传着一种无法医治的疾病,人们若得了它便吐血而死。
当地山东阿邑有个心地善良的姑娘,名叫阿娇。他独身一身去东岳泰山祭祀药王,寻求治好这病的药草。路上,一位老人告诉她:“要治好这病,非用食狮耳山草,饮狼溪河水的小黑驴的皮不可。”阿娇听了,心中一惊,家乡是有这么一头驴,它穿山越河如履平地,连山上猛虎恶狼都惧它三分。阿娇哪里知道,这头小黑驴是天上受贬的一条乌龙,所以神通广大。
老人见阿娇有些犹豫,转身要走。阿娇又想起了乡亲们的痛苦,急忙恳求道:“只要能为乡亲们治好病,豁出性命我也甘心。”老人见她心诚,便赠给她以把宝剑,并教会她剑术。
阿娇返回家乡,来到狮耳山下,那头小黑驴见了她,大口一张就要咬人,阿娇举剑便砍。相斗间,忽然小黑驴掉头向山下奔去,原来她想使出绝招,将阿娇踢死。阿娇早有提防,纵身一跃,跨到驴背上。小黑驴有想打滚把阿压死,没等它停住脚步,阿娇抽出宝剑,对准小黑驴的头猛力刺去。按照老人的吩咐,阿娇和乡亲们把驴皮剥下来,熬成了一块黄澄澄、亮晶晶、香喷喷的药胶,病人服下这药,病很快就好了。大伙去感激阿娇,但姑娘却不见了。有人说,那老人一定是药王萨下凡,他带阿娇到仙山当药童去了。
从此,用黑驴熬制阿胶治病的方法便在东阿镇一带流传下来,人们为不忘阿娇的恩德,管这药叫阿胶。
平阴县东阿镇的阿胶产业和文化自古流今。平阴县东阿镇是历代东阿县城,阿胶以始产此地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至明末清初,东阿镇阿胶制造业达到了“妇孺皆通熬胶”的鼎盛时期。在东阿镇古城内,明清时期的邓氏树德堂、协裕阿胶庄、涂氏怀德堂、于氏天德堂等十余家阿胶古作坊遗址依然可见;其中邓氏树德堂的阿胶为宫廷御用品,其进贡阿胶治愈了慈禧的血症,被御赐黄马褂、手折子及“福”字,名振一时。邓氏进贡阿胶御赐的手折子,涂氏阿胶多获嘉奖的证书及众多作坊遗存的百年阿胶、帛盒、仿单、印章等文物保存完好,这些阿胶文化遗产,已被政府部门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平阴县东阿镇成为唯一、完整的阿胶历史文化自然博物馆。
平阴县东阿镇有不可替代的适宜熬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境内狮耳山是传统的毛驴放养地;得天独厚的狼溪河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生产过程中与胶原蛋白和氨基酸合成有机盐,易于人体吸收;传统制胶技艺博大精深,非文字表达可以代替,其精髓一直靠以师带徒,言传身教,得以逐辈传留;这也使东阿镇阿胶自古以来即具有独特的品质和确切的疗效。
平阴县东阿镇有不可替代的适宜熬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境内狮耳山是传统的毛驴放养地;得天独厚的狼溪河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生产过程中与胶原蛋白和氨基酸合成有机盐,易于人体吸收;传统制胶技艺博大精深,非文字表达可以代替,其精髓一直靠以师带徒,言传身教,得以逐辈传留;这也使东阿镇阿胶自古以来即具有独特的品质和确切的疗效。
 “福”牌阿胶、“东阿镇”牌阿胶取得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标志着其作为民族传统品牌,在受到国家法定保护的同时,还将在WTO成员国之间享受减免关税的待遇,并可在国际贸易中减少非关税壁垒和贸易摩擦,得到国际贸易的保护,适应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需要。福胶集团将充分利用东阿镇阿胶这一独有的世界性知识产权——原产地保护,继续走传统与现代结合之路,挖掘古老的东阿镇阿胶历史文化,用现代科技充分发挥东阿镇的狮耳山、狼溪河及洪范池九大泉群和传统制胶工艺三大优势,弘扬福胶文化,打造民族精品,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展现中国传统品牌的风采,再创民族产业新的辉煌。
联系:山东济南平阴县东阿镇
0531-81306096
网址:http://www.chinaejiao.com

u=925704182,3727570644&fm=21&gp=0.jpg (5.41 KB, 下载次数: 29)

u=925704182,3727570644&fm=21&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6 09:45 , Processed in 0.420819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