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中加学校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30
注册时间
2013-4-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中加学校   发表于 2013-4-30 22:59: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高中
口号:明德笃志
简介:学校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根本宗旨,坚决贯彻
  北京中加学校建校12年庆典
“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塑造具有世界性、国际化、能力强、适应廿一世纪人才素质结构总体要求的一代新人。
北京市模范校长全国高级中学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市模范校长、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书记王本中校长出任北京中加学校校长,并任学校法人代表。由加拿大纽宾士域省教育部选派资深教育专家出任副校长,共同参与制定课程和管理。本校的各种设备、教学条件、管理等均符合中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的高质量指标。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学生人数北京中加学校分为普通高中(高一至高三),分为(AP班,实验班,普通班)。学校设有30个高中教学班1000余人;高中后教学班8个班280余人,中外教职员工为300余人。
学校历史1994年
,随同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访问中国时,彭建华就把中加合作办学的想法向中国政府提了出来,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的支持。
1995年
随着中国教育部对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的出台,中加学校的筹备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然而,在当时的环境下,中外合作办学的理念还有些过于超前。当彭建华在将他的“结合中西方的办学理念,创造出一种新的高中模式”讲给人听时,没几个人能够接受他的理念,人们更看重中国的高考。彭建华没有放弃,继续为实现他的理念而不懈努力着。他相信,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迟早会提出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
就在彭建华筹办学校举步唯艰的关节,一次在首都机场巧遇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朋友,正是这次偶遇,奠定了彭建华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的基础。
1997年3月
,在中加两国政府的推动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与加拿大纽宾士域省教育部和加拿大加皇国际投资集团经过反复协商、多方筹备,北京中加学校落户通州,正式宣告成立。
1997年9月
,北京中加学校第一批学生入学了,共招收国内外学生230名。从此,彭建华从此开始了他快乐教育、中西结合的办学故事。他开始把时间、精力、才智全部投入到教育中。“对我而言,教育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艰辛。”他说,“我喜欢与青年人一起,更高兴能看到他们成功。”
1997年11月
,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加拿大出席APEC会议期间,彭建华先生有幸成为拜会江主席的唯一一名加拿大华人。彭先生与江主席谈到中国教育体系国际化的重要性。江主席表示了对中加两国在教育领域合作的关注,鼓励彭建华把北京中加学校办成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
编辑本段学校校训中加学校的校训是“明德笃志”,语出
联系:暂无
网址:暂无

u=2332485898,3081701987&fm=23&gp=0.jpg (19.5 KB, 下载次数: 38)

u=2332485898,3081701987&fm=23&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2 07:27 , Processed in 0.343853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