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陕北民歌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5-1
注册时间
2013-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陕北民歌   发表于 2013-5-1 12:58: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的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陕北民歌历经沧桑而不衰,并不断发展,源于它旺盛的生命力,生命力就来自它强烈的人民性。陕北民歌曲调特点是高亢、粗犷、豪放。

    在陕北,不论表现喜、怒、哀,乐哪种情感,都是有歌有曲的。夏天,在绿格英英的山上或崇山峻岭之巅,随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冬天,在白格生生的雪原中,无论在曲曲弯弯的山道里或一马平川的大路上,赶牲灵的人们一路走一路歌,把人们从那寒冷、荒漠的天地中呼唤到今人心旷神怡的童话般的境界,在村庄里,有坐在墙畔编草帽、纳鞋底的婆姨们的低婉吟唱,也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民歌,在这地瘠民贫,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沟沟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陕北劳动人民抒发感情的最好手段。“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它是发自人民心底的呼声,可谓人民生活的第二种语言了。

    流传在陕北地区的民间歌唱形式,分传统民歌、新民歌(包括革命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有:劳动歌曲,如打夯歌、号子;山歌,主要是信天游,亦称顺天游;小调、秧歌;风俗歌,如酒曲、祭祀歌、巫歌叫唱等。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生动,旋律流畅悠扬,节奏自由,表达了黄土高原人民的情感与愿望。内容多反映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及反对统治者的压迫,如人们熟知的《兰花花》、《揽工调》、《走西口》、《赶牲灵》等;文字多以7.9.10字为基础采取分节形式。如“你在脑畔我在沟,探不上拉话招一招手”,“白羊肚子手巾包沙糖,哥哥你人穷好心肠”、“白格生生脸脸太阳晒,巧个溜溜手手挖苦菜”、“青天黄天老蓝天、老天杀人不长眼”、“巧口口说来毛眼眼照,满口口白牙你对哥哥笑”、“哥哥你参军闹革命,干妹子家里把你等”、“前沟里下雨后沟里晴,革命到底你记定”、“雪花打墙冰盖房,白军的狗命不久长”。民歌创作产生在群众中,手法上常用月份、数字来抒情、叙事,如《十杯酒》、《十对花》、《十二月花》、《十月怀胎》、《十二英雄》、《五锈》、《十写》、《十盏灯》、《十八把扇子》等。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050

u=3367072344,964835294&fm=21&gp=0.jpg (8.04 KB, 下载次数: 58)

u=3367072344,964835294&fm=21&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2 07:33 , Processed in 0.472432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