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亚历山大大帝

[复制链接]

560

主题

0

听众

561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17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4-2-12
注册时间
2010-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u891224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0-12-10 16:57: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Alexander III of Macedon,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生于马其顿王国首都派拉城,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十八岁随父出征,二十岁继承王位。
希腊语:Μέγας Αλέξανδρος或Αλέξανδρος ο Μέγας,其名字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ανδρός)守护者(αλέξω)”;公元前356年7月22日-前323年6月10日)即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Αλέξανδρος Γ' ο Μακεδών)。亚历山大大帝为马期顿王[菲力浦]之子,是历史上第一们征服欧亚大陆的著名帝王。亚历山大自幼聪颖过人,曾受教于哲学大师亚里斯多德,稍后既被授予首府总督之职。并因平定山贼有功而被任命为马期顿大军统帅,随父横扫希腊邦之乱。公元前336年菲力浦遇刺,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并率领希腊联军进攻波斯并直入小亚细亚攻占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崩渍,波斯王被杀。随后又进军埃及并越过印度河进入恒河,因士兵思乡而被迫退回。亚历山大一生倡导民族地位平等,将希腊思想、法律传播至世界各地。亚历山大融合东西文化,鼓励民族间通婚,并倡导民族间地位平等,将希腊思想、法律散布各地,开创希腊划时代的文化,死时却年仅33岁。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古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恒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疆域广阔的国家。他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希腊古文化的繁栄和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当时的地理环境 形式奇特的国家 古希腊在地理上,其实是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它比现今的希腊要大得多,是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西岸的众多奴隶制城邦的总称。
古希腊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国家,而是由大大小小的奴隶制城邦所组成的集合体。在当时,即使是大一点的城邦,面积也不过在3000到8000平方公里,人口约20至30万,而小的城邦,面积就仅有100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0人左右。

生平  早年(356..~336..)

亚历山大正在与他的朋友克拉特鲁斯一起和一头狮子拼斗〈此为局部图片〉。亚历山大三世是马其顿阿吉德王朝(οἱ Ἀργεάδαι),国王腓力二世(Φιλιππος Β')和希腊世界西方蛮国伊庇鲁斯(Ήπειρος)公主奥林匹亚的儿子。由于奥林匹亚的个性专横独断又神秘,而且喜欢与蛇共眠(普鲁塔克),再加上她对亚历山大的影响,她很令腓力二世厌弃。她对儿子亚历山大的影响非常大。远征期间亚历山大常常会写信给母亲叙述见闻。传说亚历山大在埃及西华沙漠阿蒙神殿亲眼看过某种奇特的事,但他又绝口不提,只愿意写信告诉他母亲一个人而已。信件后来失传了,所以亚历山大到底看到什么就成为一个谜团。因为在当时马其顿的谣言和后来阿蒙神谕的显示,当时记载普遍相信亚历山大是天神宙斯之子,如普鲁塔克传说(普鲁塔克,2.2):在亚历山大出世之前,奥林匹亚梦见雷电,腓力二世则梦见自己用狮子的封印封住了奥林匹亚的阴道。
亚历山大的马其顿的成长受荷马《伊利亚特》及其中人物阿基里斯和传说人物海格力斯影响(他的父母王系各称是海格力斯和阿基里斯的后代,见:普鲁塔克,2.1)。亚历山大小的时候,腓力二世聘请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作他和其他马其顿贵族子弟在米埃札(Μίεζα)的导师。亚里士多德给予他完整的口才和文学训练,并且激发了他对科学、医学和哲学的兴趣。亚历山大童年早期就显示了在音乐和马术上的才华。普鲁塔克记载(普鲁塔克,6.4),前344年,12岁的亚历山大发现一匹被他人认为不能驯服的马。他只是柔和的对马说了几句话便成功地驯服了那匹马。他给那马起名为塞弗勒斯(Βουκέφαλος)。当时腓力高兴地说:
“我的儿子,找一个与你相称的王国吧。马其顿给你的地方不足。”
前340年,腓力出战拜占庭城邦的时候,16岁的亚历山大代父统治马其顿,并率领部队镇压马其顿北部Μαίδοι的起义,建立了城市Aλεξανδρόπολις。前338年,18岁的亚历山大在马其顿维护它在希腊城邦中领导地位的重要喀罗尼亚战役(Χαιρώνεια)和其他将军指挥马其顿左侧,消灭了底比斯(Θῆβαι)神圣团队(ἱερὸς λόχος)。同年腓力成立了科林斯同盟,巩固在马其顿领导下希腊城邦之间的和平。
前337年,腓力二世与奥林匹亚离婚,随后娶了马其顿贵族阿塔鲁斯(Aτταλoς)的侄女克丽欧佩特拉(Κλεοπάτρα)。当阿塔鲁斯在腓力二世与克丽欧佩特拉的婚礼酒会上评价说马其顿王室将会有一个合法的继承人时(估计是在暗喻小老婆克丽欧佩特拉的孩子将会代替亚历山大成为王国继承人), 亚历山大回答(普鲁塔克,9.4):
“那么我呢,你这卑鄙的人,你把我当成什么了....一个杂种吗?”
说完便把酒杯向他扔去。当腓力护着阿塔鲁斯站在椅子上向亚历山大抽剑时,生气的他因为醉酒站不稳而在椅子上摔倒了。亚历山大嘲笑道:
“你们瞧啊!一位准备从欧洲横扫小亚细亚的国王,却连一张椅子都跳不过去。”
被腓力驱逐后,亚历山大与奥林匹亚逃亡伊庇鲁斯,自己继续前往伊利里亚(Ιλλυρια),在马其顿他原安稳的继承权受到质疑。短期之后腓力派使者召回亚历山大,与他和解。
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埃格(Αιγαί)举行的女儿克丽欧佩特拉和伊庇鲁斯的亚历山大一世的婚礼,被皇家保镖保萨尼阿斯(Παυσάνιας)刺杀身亡。其策划没有最终的解答,奥林匹亚因对此公开表示喜悦,以及和凶手伊庇鲁斯有联系而被怀疑(如:查士丁,5.7)。亚历山大代表指责此事为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所指使,后来以此为向波斯进攻的理由。
此外,也有人说,每当亚历山大得知他的父亲征服了一块地,就会哭着说:“难道父亲没有留下一点儿的土地给我征服?”

继位和巩固政权前336年~前335年 20岁的亚历山大被马其顿军队中安提帕特(Αντίπατρος)派系推举为新国王。利用在佩拉(Πέλλα)的优势,他通过腓力二世的葬礼减少税收赢得驻在马其顿的军队。他以参与暗杀腓力二世的罪名处死埃罗普斯(Αέροπος)的两个儿子Ηρομένης和Αρραβαίος(但赦免了三子,安提帕特的女婿,Λυγκησταί的亚历山大)和当时被腓力派遣东征于小亚细亚的阿塔鲁斯。同有王位权的阿明塔斯(Αμύντας)以策谋亚历山大的罪名被处死。奥林比亚杀了克利奥帕特拉和她的也有王位权的儿子。亚历山大使部分军队相信被腓力派遣东征于小亚细亚的阿塔鲁斯和雅典同谋起义,处死了阿塔鲁斯而完成了他的登位。同样征于小亚细亚的帕曼纽(Παρμενίων)的儿子们仍然在佩拉而因此对他的女婿阿塔鲁斯的死无动于衷。
被迫与腓力结盟的希腊城邦雅典和仇恨腓力二世的底比斯把腓力二世被刺看作是重新赢得独立的机会。为了赢得希腊同盟的承认,前336年末,亚历山大带领军队进入原被腓力二世统治的特萨利(Θεσσαλία),在成功打破其贵族在边境的抵制后,被承认为特萨利新的世袭统治者。亚历山大之后南下,使得底比斯投降,雅典敬他为名誉城民。
当亚历山大登位时,马其顿的国库紧缺。前335年,在科林斯重新得到除斯巴达之外同盟支持的亚历山大重征马其顿北部色雷斯(Θρᾴκη),为东征小亚细亚稳固北部防线,并报复公元前338年当地特里巴利(Τριβαλλος)部落对腓力二世部队的偷击和战利品的盗窃。在多瑙河打败特里巴利后他进军并打败威胁马其顿西北的伊利里亚,补正了腓力二世执政时的重要失败。
与此同时,雅典和当地强权底比斯,把亚历山大死于多瑙河的谣言看作新的机遇。底比斯再次起义后,亚历山大从伊利里亚不经马其顿用14天到达底比斯。他与希腊同盟国摧毁了底比斯,消除了威胁马其顿的三大希腊势力之一(其余为:雅典、斯巴达),把其国境分给盟国,并把大部分底比斯邦民售为奴隶。军事支持(但军队尚未过国界的)底比斯的阿卡狄亚(Αρκαδία)随之处死其国领袖,未军事支持底比斯而已被港口封锁的雅典随后放弃抵抗。

波斯出征初期前334年~前333年 表现伊苏战役的大流士三世(右)
亚历山大正在骑着他的爱马出征(扩大图)希腊与波斯的敌对始于前6世纪,当时位于小亚细亚的自由希腊城邦沦陷于向西扩张的波斯王国。在爱奥尼亚叛乱和马拉松战役后。前481年波斯国王泽克西斯一世在第二次波斯战争时试图占领整希腊。虽然泽克西斯一世被打回,波斯之后也再没有进攻希腊,而泽克西斯一世前480年火烧雅典卫城及其他被认为渎神的行为使得亚历山大时的希腊政界仍存在着报仇和反攻波斯的声音,这也被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所利用。
以父亲包括“解放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口号,前334年亚历山大出征小亚细亚,奥林匹亚留在佩拉执政,安提帕特也留守在马其顿,以约12000步兵和1500骑兵维持对欧洲的势力。亚历山大自己带着由马其顿和其他希腊城邦组成的约30000~40000步兵和4000~5000骑兵越过了希里帕(Ελλήσποντος,今日的达达尼尔海峡)。虽然他的出征弥补了腓力二世遗留给他的债务,一个空了的国库使他只带了30天的补给。
在小亚细亚亚历山大和小部分部队首先访问了特洛伊,他和他从童年来的亲友海菲斯提恩(Ήφαιστίων)分别祭阿基里斯和《伊利亚特》中阿基里斯的亲友帕特洛克罗斯(∏άτροκλος)。随后亚历山大与帕曼纽带领的其余部队会合,继续向波斯地方总督的要塞Δασκύλιον。附近的两个希腊城市中,Κύζικος已独立于波斯,∧άμψακος不希望被“解放”,而部队急需通过征服得到补给。
波斯的希腊雇佣军统帅,罗得岛的蒙农(Μέμνων)建议焚烧周边的田地,但由于波斯地方总督怜惜他们的财产,未被采纳。而他们聚集部队,在格拉尼库斯(Γράνικος)河与亚历山大正面交战。亚历山大在格拉尼库斯战役中自己率领着“伙伴骑兵”队(έταιροι),领先与波斯骑兵交战,波斯部队多个地方总督和将军被“伙伴骑兵”队杀死。在交战中亚历山大受伤并被克利图斯(Κλείτος)相救。为恐吓未来的希腊雇佣兵,亚历山大让部队于战场上屠杀大部分希腊雇佣兵,其余被押回马其顿强迫劳动。他将300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阿利安,1.16.7):
“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
但格拉尼库斯战役后亚历山大没有“解放”如Δασκύλιον非希腊爱奥尼亚城邦。他下令部队禁止抢劫,并效仿波斯王国任命自己的地方总督,把战胜的城邦并吞入马其顿。
与波斯部队相比则是敌众我寡。尽管存在许多不利,亚历山大仍对波斯军队致以一系列毁灭性的打击,取得了胜利。他的成功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腓力二世留给他的军队比波斯军队训练有素。第二,亚历山大是一位杰出天才将领,也许是举世无双的最伟大的将领。第三,亚历山大本人具有英勇无畏的精神。虽然每场战斗初期亚历山大是在后方坐阵指挥,但他的方针是如果部队发动决定性进攻,他则身先士卒。这种冒险的战术使他屡次受伤,但士兵们看到他与他们生死与共,并不要求他们去冒那些他自己不愿冒的危险,这对鼓舞他们的士气影响巨大。

伊苏至高加美拉前333年~前331年 亚历山大首先率领部队攻克了小亚细亚,消灭了驻守在那里为数不多的波斯部队;随后向叙利亚北部挺进,在伊苏城击败了一支庞大的波斯部队。接着亚历山大又向南进军,经过七个月的艰难围攻,攻克了腓尼基岛市推罗(位于现在的黎巴嫩)。在围攻推罗期间,亚历山大收到波斯国王的一封书笺,提出为了达成和平协议,他愿把半个波斯帝国割让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将军帕曼纽认为这个建议很好,他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采纳这个建议”。亚历山大回答:“如果我是帕曼纽,我也许会采纳这个建议。”
攻克推罗之后,亚历山大继续南进。经过两个月的围攻,埃及一箭未发,自动投降。接着亚历山大在埃及停留一段时间,让军队稍有喘息之机。在那里年仅24岁的亚历山大被誉为法老,称之为神。随后他率军返回亚洲,公元前331年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高加美拉战役中,击败了一支极为庞大的波斯军队。

追捕大流士三世前331年~前330年 取得这场胜利之后,亚历山大率军进入巴比伦和两座波斯都城,苏萨和波斯波利斯。为了防止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并非大流士大帝)向亚历山大投降,大流士三世手下的军官把他们的国王暗杀了。
中亚细亚(前330年~前327年)
时年为公元前330年。但是亚历山大击败了大流士三世的继承人,并将他斩首,经过三年奋战,攻克了整个伊朗东部地区,并继续向中亚推进。

印度前327年~前326年 入侵印度之战的战区与路线图这时亚历山大已经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本可以返回家园,重新筹划他的新领土。但是他征服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而是继续挥军进入阿富汗,又从阿富汗穿过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印度。他在印度西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企图继续向印度东部进军,但是他的军队由于长年战争,已经精疲力竭,不肯东进,亚历山大不得不返回波斯。

返回波斯前326年~前325年 亚历山大手下的军队已经厌战,亚历山大不得不开始西归,途中他还派人进行了一系列探险活动,包括查明印度河入海口,寻找波斯湾,并绘制海岸地形图,还想查清里海究竟是海还是湖

亚历山大公元前323年死于巴比伦。历史以来其死因有不断的争议。大多数记载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的一次痛饮后,得了疟疾,除罗马历史家Iustinus和Curtius。有理论认为他死于嚏根草中毒。被下毒的理论被如Robin Lane Fox质疑,由于在古希腊缺乏长作用时间的毒。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出版的2004年7月号《新型传染疾病》杂志里刊登了几篇论文,讨论了“亚历山大死于西尼罗河病毒”说法。同时,也有人指出,亚历山大是感染流感而死。
遗留的格局

帝国分裂,继业者战争前322年~前281年 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帝国被他的部下们迅速瓜分。开始还保持了帝国形式上的统一,不久统治各块领地的将领们陷入公开的争斗,称之为“继业者战争”。最终,弗里吉亚的伊浦苏斯之役结束了争执。亚历山大的帝国最初被分割为四大部分,卡山得统治希腊,莱西马库斯占据色雷斯,被称为“胜利者”的塞琉古一世得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而托勒密一世分得黎凡特(指地中海东部诸国)和埃及。安提柯一世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建立了短暂的统治,但很快就被另外四个将领击败。对印度领土的控制也只是昙花一现,当塞琉古一世被旃陀罗笈多(即月护王,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一个统治者)击败时即归于结束。
古希腊全盛后期
到前270年,上述希腊化国家经过吞并战争剩下了:
以马其顿-希腊为中心的安提柯王朝
亚洲的塞琉古帝国
占据埃及和叙利亚的托勒密王朝
到公元前一世纪大多数西部的希腊化地区都被罗马共和国吞并。而东部的希腊化地区则由于安息帝国的扩张和巴克特里亚(即大夏,也称吐火罗)的脱离而被明显的减弱了。
亚历山大的远征带来了希腊文明在中东和中亚的繁盛,以及大夏-犍陀罗艺术印度次大陆的发展,在文化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平年表
西元前356年亚历山大生于马其顿首都佩拉。
西元前343~340年亚历山大从师亚里士多德。
西元前338年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在喀罗尼亚战役中,击败以底比斯“神圣兵团”为主要力量的希腊联军。
西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女儿的婚礼上遇害身亡,时年二十岁的亚历山大继位为马其顿国王。
西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马其顿与希腊联军渡过赫勒斯海峡,格拉尼卡斯河之战。
西元前333年伊苏斯之战,首战重创大流士三世。
西元前332年沿东地中海海岸南进,攻克提尔,到达埃及。
西元前331年高加米拉之战,最终战胜大流士三世。
西元前330年抵达波斯都城波斯利斯,大流士三世身亡。
西元前329~327年在东伊朗高原进行巴克特利亚及索格地亚那战役。
西元前326年渡过印度河,希达斯皮斯河之战。沿印度河水系下航。
西元前325年到达印度洋。向西进军,亚历山大沿陆路,尼亚丘斯率舰队走海路。
西元前324年率兵回到波斯利斯。
西元前323年6月10日晚,亚历山大病逝于巴比伦。
同性情谊   赫费斯提翁(约前356年-前324年秋),马其顿贵族Amyntor之子,因他是亚历山大大帝的亲密朋友而盛名于史。他是亚历山大的右辅大臣,而且是亚历山大的同性恋人。

  无人知道赫氏和亚历山大何时初识,但是两人很可能在和贵族子弟一起在‘Mieza村’接受亚里斯多德教育时相识。可确信的是赫氏和亚里斯多德一定见过面,并且曾有书信往来,因为亚里斯多德曾有一本书信集留传于世,里面记载了他写给赫氏的全部信件。

  自亚历山大进军亚洲的第一天起,赫氏就陪伴在其左右,并担任他近卫兵团的一员。牛津大学的一位历史权威Robin Lane Fox曾提出赫氏是亚历山大的‘另一半’的证据来。另一个著名的传说则提及,当亚历山大的军队经过特洛伊(Troy)古城的旧址时,亚历山大在古希腊英雄阿基里斯(Achilles)墓前朝拜,而赫氏则往阿基里斯的好友帕特罗克洛斯(Patroclus)的墓前朝拜,因为阿基里斯和Patroclus是古希腊有名的同性恋人,亚历山大和赫氏此举无异于向亚历山大的军队公开了他们两人的情谊。

  在Issus战役之后,亚历山大和赫氏曾一同巡视来自波斯国的战利品。这些战利品包括了大琉士三世(Darius III)波斯帝王的家眷。在这次的巡途中,传说Sisygambis(为马其顿军所擒的波斯太后)曾误以为高大的赫氏就是亚历山大本人,但亚历山大并没有怪罪谁,只是告诉她说:“赫菲斯定也是亚历山大。”后人提出这句暧昧语有可能是史家想像出来的,因为在希腊语中,“亚历山大”的真义是“人民的守护者”,所以这句话可能是历史学家们用双关语所开出来的一个玩笑。但是无论如何,这故事仍代表了亚历山大和赫菲斯定两人之间公开的亲密程度。

  赫氏不是一名出色的战士,但是个极具天份的后备军官--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在亚历山大的军队要横越Gedrosian大漠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凡是赫氏去冲锋陷阵的时候,亚历山大总是让赫菲斯定和其他将领共同指挥军队,或者将他安排在自己身边,以免出漏洞。历史学家们曾指出赫氏是名才华出众的外交官,因为他曾经数次出使印度,而且他所面见的Sidon王是当地历史上最受人敬重的帝王之一。赫氏更常为亚历山大的领地规划各类的城市建设和桥梁工程。

  在亚历山大进军印度以前,于今阿富汗附近,亚历山大正式册封赫菲斯定为‘Chiliarch’和“一级大员”的身份,正式承认他为自己的右辅大臣。在进攻印度的期间,赫氏再次领导后勤兵团,一路建设好桥梁,同时指挥亚历山大一支直系近卫军。

  前324年秋天,亚历山大的军队抵达Hamadan城(古称Ecbatana),并在其地扎营过冬。在这期间,赫氏病重,一周后与世长辞。赫菲斯定的死因未明;死前症状类似typhoid fever,但有后人猜测说他是死于毒药。赫氏之死使亚历山大非常伤心,但是对于亚历山大的悲伤程度人们却意见不一。

  有史学家说,亚历山大在赫菲斯定死后剃光自己的头发,还下令将所有军马的毛发也都剪断,并且全面禁止宴会活动,还处死了赫氏的主治医生。此后亚历山大将赫氏的遗体运至巴比伦,于巴比伦发起史无前例的盛大纪念仪式来追悼亡者。亚历山大向Sidon有名的神殿请求将赫氏奉为圣人。很多人将赫菲斯定和亚历山大之死联系在一起,因为亚历山大自己在赫氏死后八个月也辞世了。死时,亚历山大为赫菲斯定所设计的纪念碑尚未竣工。

  后世评价:“……在 Ecbatana城里亚历山大受到了重大打击--他失去了赫菲斯定。他亲密无间的爱人走了,他就从此失去了赫菲斯定那友善乐观的心。赫菲斯定对于亚历山大来说比智者托勒密(Ptolemy)和勇者 Nearchus更重要;他们比好友更友爱,比兄弟更无间。对于亚历山大来说,只有赫菲斯定可以用柔情来安抚他统治者的孤苦心境。传说赫菲斯定死去的当天晚上,亚历山大,这名年纪轻轻就征服了大半个世界的英雄,夜里泪流满面地哭得像个彻底绝望的孩子。一个人不管有多么强大,他的灵魂深处总是强烈地渴望可以和另一个灵魂接触。对亚历山大这样一个征服世界的强者来说,这种渴望,会让他感到有如排山倒海般的孤独与绝望。”

  历史学家Robin Lane Fox: 亚历山大大帝传:“亚历山大深爱着赫菲斯定。从他们见面开始,他们就注定一辈子亲密无间。亚历山大死后不久,古希腊哲学家们说,亚历山大大帝一生战无不胜,但他打过一次败仗:败在赫菲斯定的两腿之间。”

  “亚历山大大帝在三十岁时仍为赫菲斯定的恋人,虽然大多数希腊男子到那年岁已经离开自己的同性恋人了。一般希腊男子在而立之年会选择一个更年轻的爱人,但是亚历山大和赫菲斯定没有这么做--他们的爱情非常坚定。赫菲斯定陪伴亚历山大一生,成为亚历山大的左膀右臂,至死不渝。”

  “亚历山大的近卫兵团由他最亲信的贵族所组成,比如说擅长运动的 Leonnatus和智慧善变的托勒密(Ptolemy)都是他自幼认识的朋友;然而赫菲斯定无论如何都是这所有人中最接近亚历山大的人,而且一直非常支持亚历山大亲近外族文化的所有政纲。”

  Mary Renault之作《亚历山大大帝其人》:“亚历山大一直爱着赫菲斯定;他们的爱如此之深,以致于超越了肉体上的情爱。亚历山大一度有过男宠,但赫菲斯定与亚历山大的情感并没有被影响。”
遗留格局   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帝国被部下们继承和分裂。开始还保持了帝国形式上的统一,不久统治各块领地的领们陷入公开的争斗。最终,公元前301年在弗里基亚的伊浦苏斯之役结束了争执。亚历山大的帝国最初被分割为四大部分,卡山德统治希腊,吕辛马库斯占据色雷斯,被称为“胜利者”的塞琉古一世(Seleucus I)得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而托勒密一世(Ptolemy I)分得黎凡特Levant(指地中海东部诸国)和埃及。安提柯一世(Antigonus I) 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建立了短暂的统治,但很快就被另外四个将领击败。对印度领土的控制也只是昙花一现,当塞琉古一世被旃陀罗笈多·孔雀(Chandragupta Maurya)(孔雀王朝的第一个皇帝)击败时即归于结束。

  到公元前270年, 上述希腊化(Hellenistic)的国家经过吞并战争剩下了::

  ●以马其顿-希腊为中心的卡山得王朝

  ●亚洲的塞琉西帝国

  ●占据埃及和叙利亚的托勒密王朝

  到公元前一世纪大多数西部的希腊化地区都被罗马共和国Roman Republic吞并. 而东部的希腊化地区则由于安息帝国Parthian Empire的扩张和大夏王国Greco-Bactriankingdom(也称吐火罗)的脱离而被明显的减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7 21:58 , Processed in 0.34483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