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舞狮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5-6
注册时间
2013-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舞狮   发表于 2013-5-6 23:42: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海原县的狮子舞历史久远,早在清时就以耍社火形式出现。西安胡湾村的狮子舞,是潘家第一代潘万斗在民国早期独创流传沿袭下来的;先后传给第二代:潘世龙、潘世太、潘世信;第三代:潘登莲、潘登基、潘世朝;第四代:潘正永、潘正东、潘正全;第五代:潘德龙、潘德祥、前两代已故,第五代平均年龄18岁,他们完全以家族传承为主,保存较完整。


    胡湾村狮子舞的表演很有特色,形式新颖、花样多样。表演时,一般是两只狮子,也可多达四只,并有小狮,狮子的表演动作较为繁杂,主要为翻、滚、钻、跳跃、抖、上高架单腿独立,口或爪接传球高难度动作表演等,在舞狮过程中又融进潘家内传的小红拳、长刀、流星锤等武术动作,其表演独特、内容丰富有很强的观赏性。另外女人也可以参与其中。


    中宁刘庙狮子中宁县狮子发祥于原东华乡刘庙村,至今,民谚尚云:中宁的狮子到处有,刘庙的狮子头一名。刘庙武术拳师吴进玉、李如童、李佐新等人,用纸浆和胶泥拍成狮头,用布做成狮皮,用麻做成狮毛,仿其舞法,糅以拳术,首倡其事。狮子的耍法分为文耍和武耍两种。文耍,指耍绣球、上桌子,主要刻画狮子温驯的性格,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上桌子又分平面和翻天印两种。“翻天印”指最高处的一张桌子桌腿朝天,狮子舞于桌腿之上,难度较大。桌子可1张、3张、5张、6张、12张、24张。摆法有八卦阵、十三太保等数种,可高达七八层。下桌子也有软下和硬下两种。软下是一层一层边耍边下;硬下是从最高处直接跳下,打个滚,然后一张一张扑桌子。武耍指狮子和拳术套在一起,表现狮子勇猛的性格,有软拳和刀、棍、枪、鞭等各类器械,据传,民国年间吴桥、黄营不耍狮子而耍老虎。现在,刘庙有时将狮子和老虎套在一起来耍。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392

u=3601826491,1001054595&fm=21&gp=0.jpg (10.07 KB, 下载次数: 100)

u=3601826491,1001054595&fm=21&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30 16:52 , Processed in 0.385741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