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苏】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0

听众

440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976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1-20
注册时间
2010-10-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榴莲花   发表于 2010-12-16 12:27: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一所由国家林业局主管,与公安部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坐落在自然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厚重的六朝古都南京。前身为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01月21日教育部公示,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更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学校简介设施概况  学校占地总面积1143亩,由仙林校区、花园路校区和东善桥教学训练基地组成,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仙林校区建筑典雅明丽,环境优美,是具有现代气息的花园式、生态型、智能化新校园,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警体馆、游泳池、综合服务楼和体育运动场所,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训练设施,图书馆馆藏文献总藏量26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53万册。花园路校区主要开展警官培训和继续教育,交通便捷,教学生活设施齐备。东善桥基地是实践训练的主要场所。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397人,   
校园远眺

其中专任教师302人;拥有教授等正高级职称20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103人,聘请兼职教授15人、教官42人,已基本形成一支学科专业较齐全、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专兼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涌现出一批全国、全省教育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现有国家级、省级高校教学名师各1人,全国公安、林业系统优秀人民警察、优秀教师等14人,荣立一、二等功22人,并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
历史沿革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中央部属高校,国家林业局直属主管,与公安部共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坐落在自然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厚重的六朝古都南京。
  其前身是1953年建立的林业部南京林业学校;
  1994年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改建为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并于当年开始招生;
  2000年3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2010年01月21日经教育部批准,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本科)。
学科发展  学院现设治安系、侦查系、警务管理系、警务技战术系、信息技术系、教学实训基地、继续教育部。国   
校园景色

家林业局警官培训中心、森林消防指挥培训中心、野生动植物刑事物证鉴定中心和林业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挂靠在学校。目前本科层次专业设置有侦查学(另设有公安情报和计算机犯罪侦查方向)、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另设有警务管理方向)、消防工程(林火管理方向);专科层次专业设置有侦查、治安管理(另设有交通管理和警务管理方向)等专业。全日制在校生4500人,年培训在职民警4000多人。2000年至今,学校共培养了近8000名专科毕业生,培训了30000多名森林公安在职民警,为保卫绿色家园、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院系设置≥治安系  治安系是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成立最早的系部之一, 全日制在校生占全校在校生总人数的30.4%。现设置治安管理、森林消防2个专业和安全保卫1个专业方向。下设公安基础、治安管理、安全保卫、森林消防和森林资源管理5个教研室,以及森林消防与物理、公共安全实训中心、森林资源管理3个实验室。并附设一个林火研究中心。 治安系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全系共有教职工46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在读博士1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和学历的教师22名。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2人,教育部高职高专林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并有2人被南京林业大学和西南林学院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此外,从本科院校聘请教授3名,从地方和森林公安局聘请教官16名。 ≥侦查系  侦查系成立于二000年十月,现有侦查专业(附设经济案件侦查方向)、刑事技术专业(附设刑事图像专业方向)。在校学生1800余人。
  坚持科技强警战略,立足林业,面向公安,服务社会,实行教学、科研、实战三结合,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造就适应侦查机关一线需要的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熟悉公安侦查业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建设是将地方公安机关的侦查业务和森林公安管辖的十九类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的侦查业务紧密结合,形成科学的、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的复合型课程群。
  技能培养也是结合森林公安的业务特色,按实验、实习、实训三位一体的综合训练模式进行。比如勘查林木案件现场时,对涉案面积和涉案材积的测算、野生动植物痕迹物证鉴定等技能都是普通公安院校所没有的。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双师型、复合人材的培养与引进,要求教师既熟悉公安业务又懂林业科学技术。 ≥信息技术系  信息技术系成立于2001年,开设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专业(含公安信息技术和公安信息安全两个专业方 向)。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系现有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研室、公安信息技术教研室、计算机实训中心和数学教研室。承担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和高等数学等课程的教学。设有系办公室、计算机实验室、学生大队等机构。现有教职工2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1人,聘请各地公安院校和地方高校的教授 3 名,聘请公安机关教官3名。信息技术系教师中获硕士学位以上的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71%。
  信息技术系大力开展师德教育,始终把教学科研工作放在第一位,将刻苦学习、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不畏艰难、奋发进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和奉献社会的精神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广大教师在平凡的教学中默默的耕耘,用全部的爱和奉献碾出自己人生的轨迹,为我国森林公安信息化建设培养出大量的实用型人才。本系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全国森林公安系统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省新长征突击手、教学十佳等多项荣誉称号,并有1人次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2人次立人民警察二等功,3人次立人民警察三等功。 ≥警务管理系  警务管理系设有警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法律、中文、外语和艺术六个个教研室以及系办公室、中队管理部门。专任教师5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3人,讲师12人,助教25人;获得硕士学历者27人,在读博士3人、在读硕士14人;校外兼职教师多名。该系在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还承担着大部分公共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所开课程涉及管理学、哲学、政治学、法学、文学、经济学等学科;部分教师长期承担着国家林业局警官培训中心举办的各种培训班的主要教学任务。该系警察管理专业设有两个专业方向——警务管理、公安文秘。 公安文秘专业方向面向公安机关培养能够胜任公安机关公文写作、文字处理、档案管理、形象宣传、会务组织和其他业务等多种岗位群需要的警察复合型应用人才。
  警察管理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较全面的警务技能、可以适应公安工作多种岗位群需要的警察复合型应用人才。 ≥警务技战术系  警务技战术系承担着全校各专业的警务实战技能、战术课程的教学训练任务,以及特警班的教学、训练、管理工作,同时负责学校各运动队的训练比赛以及学校学生群体活动的管理工作。根据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的侧重不同,学校警务技战术系分为基础体能教研室、警务技战术教研室、系办公室、学生管理中队等科室机构。
  基础体能教研室:主要负责攀爬、索降、障碍和泅渡课的教学。将基础体能教学融入警务搏击课中来强化学生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素质,并通过攀爬、索降、障碍和泅渡课进行升华。通过长期的教学训练,摸索出“以速度为核心,以力量和耐力为两翼”的体能教学模式。其目标为: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后继警务实战技能课目打好基础。
  警务技战术教研室:主要负责警务实战技能及战术的教学与训练。 警务技能、战术是警务实战教学训练的重点内容,也是警务实战教学训练中所占课时量最大的课目。通过长期的摸索与探索,逐步形成了融散打、摔跤、柔道等多个竞技项目为一体的,并充分结合公安执法战斗的特点,形成了学校所特有的“远踢、近打、贴身摔接控制”的警务博击的教学训练模式。 警务技能、战术课程群涵盖警务博击、枪械使用、查缉战术等内容。
办学思想  以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科技强警、政治建警、政治建校,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   
夏日湖畔

针,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实行教学、科研和实战相结合,建设好重点学科,办好具有森林公安鲜明特色的专业;坚持以全日制普通教育为主,发展在职民警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坚持立足林业,面向森林公安,为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维护林区社会治安服务,把学校办成具有森林公安特色的现代化高等学校,为森林公安第一线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将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优势,把学校建成为集教育、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全国森林公安教育与科研基地
教学与科研成果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性警务人才为目标,实行教学、科研、实战相结合,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把学院建成全国森林公安的教育、培训和科研基地。学校不断加强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公安部精品课程2门、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6门、江苏省精品教材5部,主编或参编正式出版教材、专著90余部。
  学院坚持警学研相结合,并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学院申请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林业局等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共111个,并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项。多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在生产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我院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共发表论文近120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经过国家版权局登记的计算机软件2个,出版专著近80部。学院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主办国家林业局主管的《森林公安》、《森林防火》杂志。
校园文化建设  学院坚持政治建校、文化育警、环境育人。以培养“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警务人才为办学宗旨,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警察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警务化管理,强化军事素养,牢固树立从警意识。努力构建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学院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凝聚了“博学慎思、唯实笃行;厚德明法、求是创新”的治学精神。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本着“贴近实战、突出实用、符合实际”的教学原则,强化警察职业能力训练,狠抓实践性教学环节。学院拥有3654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刑事科学实验室、侦查实训中心、室内射击靶场等实验、实训场所装备先进,并在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20个,构成了比较完备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院积极为森林公安一线服务。国家林业局设在学校的野生动植物刑事物证鉴定中心近几年来接受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近万件野生动物和植物检材的鉴定,出具鉴定书410份,为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法律依据。
学校荣誉  近几年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先后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学校”、“文明单位”,并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辛勤耕耘育桃李,建功立业逞英豪。我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公安第一线建功立业,普遍安心工作,踏实肯干,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被公安机关认为: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作风实,能干、肯干、实干。
国际交流  学校还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已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学术上的联系,多次选派教师前往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作高级访问学者或考察培训,并接待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消防官员来访。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将继续扩大对外交流渠道,努力与国际警务和森林消防同行建立更加广泛的联系。[1]
领导群体  党委书记:王海忠
  校长兼党委副书记:苏惠民
  党委副书记:王邱文
  常务副院长:张高文
  
 副 院 长:张治
  副院长:李明
  
 政治部主任:林平

0.jpg (8.9 KB, 下载次数: 161)

0.jpg

1.jpg (5.07 KB, 下载次数: 175)

1.jpg

2.jpg (10.62 KB, 下载次数: 198)

2.jpg

3.jpg (7.5 KB, 下载次数: 166)

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9 06:03 , Processed in 0.446129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