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50
- 帖子
- 1029
- 积分
- 1029
- 精华
- 0
- 最后登录
- 2011-4-7
- 注册时间
- 2010-9-28
 
- 乡约币
- 2227 枚
- 乡约宝
- 0 枚
- 最后登录
- 2011-4-7
- 注册时间
- 2010-9-28
|
 | |  |  |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60年,隶属于江苏省交通厅。学院座落于风景秀丽的中国长三角地区最适宜人居的花园城市、著名的教育之乡——江苏省南通市。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拥有一批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和江苏省教学名师。学院办学条件优良,校园占地面积近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25多万平方米。建有大型船舶操船模拟中心、轮机模拟中心、集装箱装卸桥仿真训练器实训室等各类实验实训室。
简介
学院的前身江苏省南通航运学校创建于1960年,已经历了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现已为交通运输事业输送毕业生9011名,各类短期培训学员2万多名。学院办学规模为6000人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设有航海系、轮机工程系、船舶工程系、交通工程系、管理信息系、机电系、人文艺术系等七个系25个专业。主要专业有:海洋船舶驾驶、海洋船舶轮机管理、国际运输管理、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管理、交通工程设备及自动化、现代物流设备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汽车技术、信息与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船舶机电工程、数控技术应用、商贸英语等,分为初中后五年制、中专后二年制、高中后三年制等种形式。其中“海洋船舶驾驶”、“海洋船舶轮机管理”、“现代汽车技术”为主干专业。学院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以高中后三年制专科为主,成人高等教育有函授和夜大两种形式,现有全日制普通教育学生90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学员近500人。
学校现在位于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通盛大道185号。2002年9月,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同意学院在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征地800亩,按8000人的规模进行新校区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5万平方米(不含后勤用房),总投资2.76亿元.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75人,其中专任教师175人. 高、中级职务教师分别占专任教师数的23%和43%。学院承担着《交通职业教育》、《江苏港口》两个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任务。学院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具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资格。
学院具备一流的教学设备和教育质量。建有各类实验室35个,开发研制了多种航海、轮机模拟器,部分设备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或达到国际水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获得多项技能证书,航海专业毕业生具有的职业证书和技能证书符合国际公约的要求,为国际海事组织所认可。毕业生深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学院具有一流的职业培训条件。设有“江苏省海员培训中心”、“中
学院学报
国海事服务中心南通培训基地”、“南通现代汽车技术培训中心”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批准,航海专业具有熟悉和基本安全、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高级消防、船上医护、精通急救、雷达观测与雷达模拟器、自动雷达标绘、GMDSS通用操作员、精通船电业务、高速船船员特殊培训、大型操船模拟器等11个项目的专项培训和特殊培训资格,并能举办甲类三副、三管轮与乙、丙类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适任证书考前培训,以及海员劳务外派岗前培训、英语强化培训和计算机在船舶中的应用等适用性、综合性的船员素质培训。现已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培训体系。
学院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被评为南通市文明单位、市花园式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省交通系统文明单位、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省德育先进学校、省文明校园、省安全文明校园、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学院秉承“自勉自奋、祈通中西”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不断活化办学机制,努力培养高质量、高技能的应用型、开放型、创新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被评为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在新的征途中,全院师生正豪情满怀,努力开拓,以更高、更强、更优为目标,以建设一流的品牌学院,培养一流的毕业生为方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努力造就思想品德好、业务知识新、实践能力强的创新人才、适用人才,为建设示范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而奋斗。
历史沿革 南通航运技术学院前身为江苏省南通航运学校。
开办时期,艰苦创业 (1960.4-1966.5) 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学校办学境况十分艰难,当时,只有四排简陋的平房,几十张东拼西凑的床櫈,室内家徒四壁,室外到处瓦砾土浆。许多学生打着地铺睡觉、垒砖代凳上课,露天蹲着吃饭。不少老师在漏雨的房子里撑着伞办公。面对极其艰苦的环境,师生们以坚韧的毅力,勤劳的双手,像推着足载的大车一样,埋着头,摒住气,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终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到1966年初夏,学校的基本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占地面积由建校时的15.33亩增加到26.87亩;建筑面积由1324M2 增加到5205 M2; 专业设置由2个(河船驾驶、河船轮机管理)增加到4个(河船驾驶、河船轮机管理 、驾机合一、水运管理);教职工由41人增加到69人。这一时期,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也几经变迁。 1961年10月学校曾改为南通河运技工学校,1964年11月,又改为半工半读中级技术学校,直到1965年5月才恢复原校名南通河运学校。
“文革”时期,学校混乱 (1966.5-1976.10) 1966年5月起,“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学校由此陷
学院建筑
入了极度困顿的时期。由于“文革”内乱, 学校自1966年后连续7年未招生,6年无毕业生,直到1973年1月经省革委会批准才恢复招生。1973年-1976年,学校共招生498名,开办短训班5期,培训学员198名。专业设置4个:河船驾驶、河船轮机管理、驾机合一、港口装卸机械。
改革前期,稳步发展 (1976.10-1989.12)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学校着手拔乱反正,恢复和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围绕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各项建设得到了稳步发展。1977年-1989年共招生3278名,培养毕业生2674名,专业设置增加到7个,教职工人数由1976年底的97人增加到1989年的284人。办公楼,教学辅助楼、师生宿舍楼、食堂、图书馆等设施相继竣工。建成实验室10个,陈列室、语音室、实习工厂各一个,教练船4条(共242.1吨),图书馆藏书8500册。1982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1984-1988年连续五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1985年被评为全省交通系统文明单位。有3名教师被交通部授予优秀教师称号,1名学生被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1984年起,学校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围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一目标,在办学形式、教学方法、助学金制度、食堂与工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试验性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为今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89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省南通航运学校, 标志着专业建设重点开始由内河为主向航海为主的转变。
深化改革 蓬勃发展 (1990.1-2000.10) 历史进入九十年代,学校的改革、建设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最好时期。学校党政领导带领全校师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了累累硕果。这一时期,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专业设置增加到24个,在校生规模达到3500人;十年共输送毕业生4880人,短期培训结业学员9864名。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新增占地面积31155M2,新增建筑面积33230M2,新增图书资料6万册。建成各类实验室35个,实习车间8个,建成比较现代化的电教中心、多媒体
学院风光
演播中心和校园网工程。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学校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主干专业实现了从内河向航海的转变,取得了由国家港监局签发的10项专业培训许可证,开发研制了多种国内领先、具有国际水平的航海模拟器,按照ISO9000质量原理,建立了航海教育与培训质量体系。学校被编入1996年版《国际海事组织航海教育学院汇编名录》 ,被亚太海事教育与培训协会吸收为会员,与日本、新加坡、英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有了良好的开端。办学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学校先后被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全国交通系统规范化中专学校和国家级重点中专。1996年起,学校被省教委确定为首批试办高职班的试点学校之一,现已形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专与职业培训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十年来,学校和教职工获得了许多荣誉。教职工有10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的表彰,学校多次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被评为南通市花园式单位,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省级德育先进学校、省中专文明校园,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1]
基础设施 学院占地面积近千亩,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学院设有“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中国海事服务中心南通培训基地”、“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南通培训基地”、“江苏省海员培训中心”、“南通华新汽车技术培训中心”、“江苏省船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南通市船舶工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南通市船舶工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学院是 “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
教学设备 学院教学设备精良,部分设备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大型实验、实训设备有:万吨级远洋教学实习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自动化模拟机舱(中央财政资助实训基地)、大型操船模拟中心(省级实训基地)、集装箱装卸桥模拟中心、水上安全训练中心(省级实训基地)、汽港
操船模拟器
实训中心、数字化造船实训中心、船舶制造实训中心、船舶制造检验实训中心、船舶舾装实训中心、多媒体语言教学中心、工业控制中心、汽车维修中心、数控加工中心、计算机中心、现代化全自动汽车检测线、财会模拟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英语教学电台卫星远程教育系统以及与各课程教学配套的小型实验室。学院建有宽带高速校园网,可在网上实施远程教学。学院图书馆采用计算机检索系统,设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3]
院系设置 学院坚持立足交通、造船行业设置专业,办学特色鲜明。现设有航海、轮机工程、船舶工程、交通工程、管理信息、机电、人文艺术等7个系 ,建有一批省级示范专业、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学院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以高中后三年制专科为主,成人高等教育有函授和夜大两种形式,现有全日制普通教育学生90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学员近500人。
| |  | |  |
|
-
0.jpg
(3.85 KB, 下载次数: 111)
-
1.jpg
(3.02 KB, 下载次数: 114)
-
2.jpg
(6.93 KB, 下载次数: 101)
-
3.jpg
(5.34 KB, 下载次数: 121)
-
4.jpg
(8.56 KB, 下载次数: 113)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