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是当今五大国际化货币美元、欧元、人民币、英镑、日元中最年轻的货币。
1969年欧共体海牙会议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构想。
1971年3月“维尔纳计划”通过,欧洲单一货币迈出第一步。
1979年3月,在法,德倡导和努力下,欧洲货币体系宣告建立,货币单位定为埃居。
1989年6月,“德洛尔报告”通过,主张分三个阶段创建欧洲经货联盟:第-步,完全实现资本自由流通;第二步,建立欧洲货币局(欧洲中央银行的前身);第三步,建立和实施经货联盟,以单-货币取代成员国货币。
1991年12月10日,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决定将欧共体改为欧洲联盟。规定最迟在1999年1月1日,经欧洲理事会确认,如达到“趋同标准”的成员国超过7个,即可开始实施单一货币。
1994年12月15日,马德里首脑会议将欧洲单一货币定为欧元。
1998年5月,布鲁塞尔首脑会议正式排定欧元11个创始国。到现在已经发展到十九个: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斯洛文尼亚,塞蒲路斯,马耳他,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人口3.3亿。另有9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欧元作为当地的单-货币。但作为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的竞争者,欧元的流动已不限于上述地区。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1月4日在国际金融市场正式登场。
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货币正式进入市面流通。2月28日,成员国本国货币全面退出流通领域,欧元和成员国货币并存期结束。
从欧元发行到投入使用的费用高达1600亿欧元,但给欧盟带来的利益难以估量。欧元区内部每年贸易额就达1 万4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5%,节约了巨额交易成本,使人才,资金,技术和资源得到了最佳配制,欧元区的居民消费因选择区内国商品平均节约12%的价格。欧元已经具备了成为强势货币的条件,随着欧元区的扩大,加上包括一些非洲国家在内的欧盟合作伙伴55国将陆续加入使用欧元之列,因此欧元进入流通后潜力巨大,完全有可能与美元形成抗衡之势。
欧元不仅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融合,而且还促进欧洲社会文化的融合。无国藉身份,货币通用的人口大流动,允许区内人民更好地交流,讨论表达和生活,给欧洲人生活在同一屋顶下“新欧洲”命运共同体的感觉,欧元自然成为推进欧洲一体化的新动力。
欧元正在昭示“欧罗巴合众国” 时代的到来。欧元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这对美元的货币统治地位是-种强力挑战。受欧债危机影响,欧元区自2008年以来经济陷入持续衰退,自2012年10月8日起,欧洲稳定机制启动,向债务缠身的欧元区主权国家提供贷款。
当今世界,除欧盟,北美自由贸场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集团外,还有东盟与“10+3”,南亚经济共同体,南太平洋自由贸易区,海湾经济共同体,经济合作组织(ECO),加勒比海经济共同体,南亚经济共同体,西北非经济共同体,中非经济共同体,南非经济共同体等几十个区域性的经济集团。
从经济整合到政治的联合,欧盟开了个头,从而鼓励更多的集团选择“货币联盟”。同时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带动世界货币单-化指明了前途,为世界单-电子黄金网币(元)作了思想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