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754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乡约 | 听蝉,

[复制链接]

79

主题

22

听众

88

积分

列侯

Rank: 2Rank: 2

乡约币
260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17-4-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肖乐平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8-7-28 10:33: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肖乐平 于 2018-7-28 10:35 编辑


47456DF4-A158-4B71-80A3-14DC97763EBD.jpeg


微乡约 | 听蝉




乡约先小, 从微而知著

——微乡约



文/肖乐平






       天久不雨,盛夏便多蝉。



F16208A7-A7D4-4A53-8452-8725E6175638.jpeg




       清晨早起除了婉转动听的各种鸟鸣唤醒梦中的人儿,还有那些蝉在高低错落的林木上开始了一天的歌唱了。

       它们仿佛不知到疲倦,从晨曦微露直唱到夕阳西下。那些大大小小的蝉可以说是夏日最勤奋的歌唱家了。

       蝉在荣成俗称知了或截了。其实蝉的品种还有很多,大的叫马猴,小的叫截了。


0C28A4D6-46DE-4BAF-AA02-AF5E70B655EF.jpeg





        小时候没少和小伙伴们去捕蝉。用一个长竿顶端绑上油纸袋套或找许多蜘蛛网粘在弹弓型的树杈上粘,都能捕获不少。

       那些捕获的蝉命运可想而知,下油锅炸之,佐酒极佳。

       中学时代学过庄子的寓言故事《佝偻承蜩》,知道蜩也就是蝉。并从此故事中渐渐明白了"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至今对自己影响很深。


B1D66D2B-F882-44E7-BF9D-CD13BEE172F5.jpeg


       描述蝉的诗句最喜欢清袁枚的"牧童骑黃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个玩劣的儿童捕蝉的画面跃然纸上。

        记得当年自已去捕蝉时,也是顶着毒辣的日头,穿梭在高大的白杨树或槐树间。除了右手手持长竿外,右手还拿一块肤了卷子,口中念念有词:"截了,截了,往下褪,饽饽卷子管你一顿。"

       那些截了仿佛能听懂人话似的,被饮食诱惑从高处褪下来。人们便趁机捕到。现在想来仍历历在目。

        蝉中雌的不发声,只有雄蝉发声。雄的腹部有发声器,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尖锐的声音。

        蝉的幼虫潜伏于树下的泥土中,可存活少则二三年,多则五六年。生命力可谓顽强。

       每当盛夏雨水充沛时,它们便趁泥土松软之际,纷纷钻出来。经历金蝉脱壳之痛,便顺势爬上树。

       它们有着灵敏的听觉,当有人靠近它时,它就停止鸣叫,或者警觉地振翅飞走。所以捕蝉者必须耐心且轻手轻脚,才有收获。


85FCD0AF-785B-4493-B62F-1D05D2439F6D.jpeg




        蝉在中国古代象征复活和永生。从周朝后期到汉代的葬礼中,人们总把一个玉蝉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护和永生。

       由于人们认为蝉以露水为生,因此它又是纯洁的象征。其实,蝉大多时候是以头部尖锐的触角深入树干以吸食树的汁液为生的。


FE86CFEE-734B-4A14-BEEE-5F731A47AF35.jpeg




       蝉与禅同音,因此让蝉这种小动物又有了些许禅意。

        听蝉,大自然的歌手,昆虫音乐家的联袂演出,让人暂时忘却了炎炎夏日的噪热。悟蝉-悟禅,心静自然凉,甚是!


75E7E67D-0085-4F43-9D36-3CB932827156.jpe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2 03:19 , Processed in 0.283457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