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440
- 积分
- 440
- 精华
- 0
- 最后登录
- 2011-1-20
- 注册时间
- 2010-10-18

- 乡约币
- 976 枚
- 乡约宝
- 0 枚
- 最后登录
- 2011-1-20
- 注册时间
- 2010-10-18
|
 | |  |  | 安徽财经大学于1959年5月经安徽省委批准创建,省委财贸部主管。当时校址设在合肥市南门外原银行学校旧址(现中国科技大学东校区西院)。
学校简介
安徽财经大学,简称安财,[英]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校徽
学校位于中国安徽省蚌埠市,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史学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财经院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
建校时间:1959年5月
校址:安徽财经大学西校区,蚌埠市宏业路255号;
东校区:蚌埠市曹山路869号
成人教育学院,蚌埠市交通路177号
校训:诚信博学,知行统一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安徽财经大学于1959年5月经安徽省委批准创建,省委财贸部主管。初名安徽财贸学院,当时校址设在合肥市南门外原银行学校旧址(现中国科技大学东校区西院),学校规模800人。
50年代校舍
1961年迁至蚌埠市交通路(现老校区校址)。1965年学校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接管,后更名为"安徽商学院"。文革期间,同全国其他财经院校一样,一度被迫改办中专(先后更名为“安徽省财经学校”和“安徽省供销商业学校”)。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安徽财贸学院,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安徽省共同管理,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为主。
1983年学校本部迁至新区。1984年老校区经商业部批准改为"商业部安徽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安徽财贸学院"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1987年"两院"分设。1992年9月"两院"正式合并组成新的安徽财贸学院。学校先后隶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
80年代至90年代初校门
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政府管理为主,面向全国招生、就业。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
编辑本段学校发展 学校位于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市,现有三个校区构成,龙湖东校区、龙湖西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4A风景区龙子湖两畔,占地面积1521亩,建筑面积70.1万平方米,藏书近180万余册,电子图书52万册,各类中、外文期刊1700余种。有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室、语音室、体育馆、游泳池、室外运动场等完善的教学、体育设施以及实行公寓化管理的学生公寓,学习条件良好,生活环境优雅,荣获“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安徽省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安徽财经大学东校区西门
建校50年来,学校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070人,其中教授115人,副教授32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安徽省教学名师5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人,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2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3人,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6人。
近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逐步提高。目前,学校设有4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经济研究中心、棉花工程研究与培训基地、合作经济研究与培训基地),13个学院,2个教学部,3个校直属研究机构,10个院所合一的研究机构,43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3个专业学位授予点: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为满足社会的需要,开拓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办学形式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普通本科制形式,实行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函授、夜大学、干训生、自学考试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培养制度。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6267人,其中本科生15016人,硕士研究生813人。
编辑本段图书馆 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建于1959年,现有馆舍面积35000平方米,阅览座位4300个。 近50年来,图书馆在学校党委、校长的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全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办馆条件不断完善,办馆水平不断提高,在履行教育职能与信息服务职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为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根据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馆内机构设置了采编、流通、期刊、情报资料、外文等五个业务部门和一个办公室。其中采编部负责中文纸质文献的采访、分编、典藏等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流通部负责中文图书的利用和管理工作;期刊部负责连续出版物的利用与管理工作;情报资料部负责文献的开发利用、文检课的教学及主机房管理工作;外文部负责外文及港澳台文献的采访、编目、利用等管理工作,实行“一条龙”管理;办公室负责上传下达和图书馆日常运转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 89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34人,初级职称15人。
图书馆
馆藏文献是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教学科研需要,多渠道、多层次的广泛采集,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图书为基础,以招收研究生的学科、重点学科和各类参考工具书、检索工具书为重点,兼顾其它需要,具有学校专业、学科特色的藏书体系,基本上能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求。截止 2007年8月底,图书馆藏书总数173.55万册,其中:中文图书158.32万册,外文图书2.78万册,期刊合定本近12.45万册。拥有电子图书52万册,中外文报刊1700种,购买和试用的数据库46个,自建数据库4个。 是全国合作经济文献信息中心。
图书馆文献信息采用计算机管理,拥有先进成熟的管理系统和技术手段,实现了采访、编目、典藏、流通、期刊管理、统计、查询的自动化。网络服务平台通畅高效,数据实现海量存储,存储量可达 30T。构建了数据库跨平台检索系统、网上馆际互借系统、随书光盘发布管理系统、硕士论文提交和查询系统、音视频文献点播系统等。
图书馆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遵循“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管理理念,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读者服务工作为落脚点。一切为了读者,一切满足读者,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深化服务内容。图书馆16个书刊阅览室、8个借书处,4300个阅览座位,每周向读者开放98小时(7天х14小时),数字资源每天24小时开放。服务模式上采取分室藏书、开架借阅、藏阅合一、一站式服务。主要服务项目有:书刊阅览外借服务、咨询服务、编印二次文献服务、文献传递及馆际互借服务、数字资源服务、复制服务、读者培训服务等。
图书馆拥有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的知识导航体系,清晰简明的标识系统,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准确详实的读者指南以及多层次、多元化的用户教育和信息咨询机制。这些都为读者提供了全方位使用图书馆的便利,充分实现了图书馆检索、阅览、外借、咨询、下载一体化的快捷服务。为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信息支持。
编辑本段教学资源 建校47年来,学校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教职工1508人,其中专任教师1108人,正、副教授437人。安徽财经大学多次举办全国性的经济学术讨论会、专题研讨会。聘有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授课,并选派教师赴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奥地利、瑞士、丹麦、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修、访问和攻读学位,积极推动与国内外院校之间的交流。
安徽财经大学藏书近150万余册,电子图书6542片,各类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学校建筑面积近54万平方米,有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室、语音室、体育馆、游泳池、室外运动场等完善的教学、体育设施以及实行公寓化管理的学生公寓。学校先后获“省园林式单位”、"省花园式单位"、"安徽省绿色学校称号"。
学校在抓好教育质量的基础上,教学科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10年来,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240项,出版专著120余部,教材工具书370多部,公开发表论文8000余篇,荣获各种奖励300余项,学术刊物《财贸研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编辑本段教学及教辅机构 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商务学院,会计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院,法学院(法律硕士JM教育中心),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研究生部,体育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图书馆。
四个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经济研究中心,合作经济研究与培训基地,棉花工程研究与培训基地。
编辑本段学科、专业设置硕士学位学科专业 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10个二级学科点:产业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4个二级学科点:会计学、企业管理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美术学、专门史、农业经济管理、社会保障、情报学),三个专业硕士授予点: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校园风光
本科专业 经济学、工程管理、新闻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汉语言文学、国际政治、财务管理、国民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贸易经济、旅游管理、保险、审计学、金融工程、电子商务、英语、物流管理、税务、国际商务、投资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广告学、土地资源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行政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绘画、统计学、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文化产业管理、管理科学、社会工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重点学科 示范专业 1个省级A类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7个省级B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财政学、企业管理学。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政学、经济学。4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
编辑本段科研成果 学校在抓好教育质量的基础上,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05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1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6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558篇,出版各类科研著作110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37项;举办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校外专家学术报告217场次,校内专家学术报告870场次;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11次。学校学术期刊《财贸研究》成为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校园风光
体育场
编辑本段对外交流与合作
安徽财经大学校门口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经常举办全国性经济、管理类学术研讨会,聘有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授课并选派教师赴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奥地利、瑞士、丹麦、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修、访问和攻读学位,积极推动与国内外院校之间的交流
编辑本段未来建设 改革开放30年来,学校的各项建设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新的世纪里,学校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秉承“诚信博学,知行统一”的校训精神,汲取传统商业文化的精髓,承接徽商文化和淮河文化的底蕴,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始终坚持办学特色、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为区域和行业发展做贡献,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经济、管理类学科优势突出,在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大学。
2010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我校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学校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安徽财经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发布的东风,把学校办成在全国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编辑本段领导机构一九五九年 5月16日,中共安徽省委财贸部总号63号文批准成立安徽财贸学院,隶属安徽省财贸部领导。院址在合肥市合安路。
院党政领导:
党委书记:杨友芝
院长:杨友芝
副院长:刘孝民
机构设置:党委办公室(含院长办公室职能,党院办合一)、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总务处、商业经济系、财政金融系、工业经济系。
一九六〇年 8月2日,中共安徽省委员会第160号文任命刘慕臣为副院长。
院党政领导:
党委书记:杨友芝
院长:杨友芝
副院长:刘孝民 刘慕臣
机构设置: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院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科学研究部、会计系、财经系、贸易经济系、工业经济系、夜大学、函授部、共同课教研室。
一九六一年 7月暑假期间,学院校址由合肥迁移到蚌埠。
院党政领导:
党委副书记:陈一石(主持工作)
副 院 长:陈一石 刘慕臣 刘孝民
机构设置: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院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科学研究部、会计系、财经系、贸易经济系、工业经济系、夜大学、函授邯、共同课教研室。
一九六二年 院党政领导:
党委副书记:陈一石副 院长:陈一石 刘慕臣 程子英(新增)
机构设置:在原有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增设武装部。
一九六三年 院党政领导班子增设沈立中为党委副书记。
一九六四年 根据国务院(64)国文办字235号文,学院隶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安徽省委双重领导,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理为主。
一九六五年 机构设置:政治部(含党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人武部)、党委兼监委、共青团委、教育工会、院办、人事处、教务处、总务处、图书馆、财政金融系、贸易经济系、会计统计系。
一九六六年 3月1日,学校改名为安徽商学院。院党政领导增加杨培伦副院长。
领导干部:
党委副书记:沈立中 副院长:程子英 杨培伦 刘慕臣
机构设置:党办、院办、组织部(监委、人武部、统战部)、宣传部、团委
一九七〇年 9月10日,学校改名为安徽省财经学校(中专),隶属安徽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1975年划归省财办领导。
领导干部:
革委会主任:沈立中
革委会副主任:赵会启 陈望明 刘子佩
机构设置:政工组、人保组、教育组、后勤组、一连(工业会计系)、二连(农业棉系)、三连(商业会计系)、四连(财政银行系)。
一九七六年 7月1日,学校改名为安徽省供销商业学校,隶属安徽省供销社。
领导干部: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周明源
一九七八年 安徽财贸学院重建,隶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安徽省委共同管理。
一九七九年 录属体制:由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和安徽省双重领导,以全国供销合作社为主。恢复“安徽财贸学院”称号。
党政领导:党委书记:慈惟纪 副书记、副院长:李斌 王朝品 陈益道
机构设置:党委四部一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人武部、办公室)。
一九八〇年 机构设置: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院长办公室(与党办合署办公)、教务处、人事处、总务处、科研处、商业经济系、会统系、财经系、商品学系。
一九八一年 党政领导:书记、院长:慈惟纪 副书记、副院长:李斌 王朝品 陈益道 副院长:李耀寰 彭 鹏 院顾问:刘子佩
人员编制:教职工391名(其中教师155名),学生925名。
一九八二年 党政领导增加:副院长:周万钧 陈家芹
人员编制:教职工549名(其中教师274人),学生940人。
机构设置:党办、院办、计生办、组织部、宣传部、团委、统战部、纪委、人事处、工会、保卫科、干训部、基建办、总务处、教务处、马列教研室、德育教研室、科研处、基础部、财金系、会统系、商经系、商品学系、图书馆。
一九八三年 院党政领导:书 记:彭鹏 副书记:廖飞武 副院长:周万钧 陈家芹 顾问:慈惟纪 王朝品
同年安徽财贸学院迁至蚌埠市宏业路(现校址)。
一九八四年 安徽财贸学院分成安徽财贸学院、安徽商业管理干部学院,两个机构,一块牌子。
院党政领导:彭鹏、洪燧之、廖飞武、周万均、陈家芹、沈思荣
机构设置: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纪委、德育教研室、政治工作研究室、团委、工会院办、人事处、保卫处、财务处、科研处、教务处、体育教研室、印刷厂、总务处、基建办公室、图书馆、商业会计统计系、财政金融系、商业经济系、商品学系、基础部、马列主义教学研究部、函授部。
一九八七年 安徽财贸学院与安徽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分设。
党政领导:
院长:周立民 党委副书记:苏浩 副院长:周万钧 陈家芹 沈思荣
纪委书记:廖飞武
机构设置: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科研处、图书馆、医院、武装部、军事体育教研室、马列部、思想政治教研室、总务处、基建办、保卫处、科技咨询开发公司、教务处、基础部、学生处、函授部、商业经济系、计划统计系、财政金融系、商品学系、会计系、合作经济系 (与合作经济研究所合一)。
一九八九年 机构设置:党委办公室、纪委、工会、团委、院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审计处、财务处、基建处、保卫处、科研处、学报编辑部、科技与咨询开发公司、总务处、商业经济系、会计学系、计划统计系、财经系、商品 学系、合作经济系、合作经济研究所、基础部、马列部、军体部、政治思想 -教育研究室、图书馆、函授部、夜大学、医院、印刷厂。
一九九〇年 院领导新增:副书记、副院长:邵有为 副院长:张忠善
一九九一年 院领导新增:副书记:杨兴海 副院长:陈伟鸣
一九九二年 同年9月,安徽财贸学院与安徽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隶属商业部。
党政领导:
党委书记兼院长:王晋卿 副院长:洪燧之 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邵有为 副院长:张忠善 党委副书记:杨兴海 副院长:陈伟鸣 纪委书记:廖飞武(副院级)
一九九三年 安徽财贸学院隶属的商业部改名国内贸易部。
院长兼党委副书记:邵有为
副 院 长:张忠善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杨兴海
副 院 长:陈伟呜
院领导新增:
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石秀和
副 院 长:钱啸森
机构设置:学院办公室(含党办、院办、培训中心办公室、外事办),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审计处(合署办公),组织部、人事处(合办,含党委 党校办公室,离退休干部管理处),宣传部、思想政治教研室(合办),统 战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合办),科研处、《财贸研究》编辑部(合办), 图书馆、财务处、总务处、校办产业管理处、基建处、保卫处、工会、贸易 经济系、会计学系、财政金融系、商品学系、经济信息管理系、企业管理系、法学系、经济学系、基础部、成人教育部,军事体育教研部、武装部 (合办),合作经济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医院、科技开发公司、华商公司。
一九九五年 学院历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党政领导:
党委书记:邵有为
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石秀和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杨兴海
副 院 长:张忠善 陈伟鸣 钱啸森
新增副院长:蒋玉珉
机构设置:学院办公室,纪委、监察处(合署),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德育教研室(合署)、党委统战部、党校办公室、工会、团委、教务 处、研究生处、图书馆、科研处、学报编辑部、人事处、离退休工作处、学生处、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审计处、总务处、基建处、保卫处、合作经济 研究所、医院、实业总公司、贸易经济系、会计学系、财政金融系、物质贸易工程系、经济信息管理系、企业管理系、法学系、经济学系、基础部、成人教育部、军事体育教研部、武装部。
一九九六年 党政领导:
书 记:邵有为 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石秀和 副书记:杨兴海
副 院 长:陈伟鸣 蒋玉珉
新增副院长:沈太基
机构设置:学院办公室、纪委、监察处、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德育室、党校办公室、工会、团委、教务处、研究生处、图书馆、科研处、学报编辑部、人事处、离退休工作处、学生处、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审计处、总务处、基建处、保卫处、合作经济研究所、高教研究所、医院、实业总公司、培训部、贸易系、会计系、企管系、信管系、财税系、金融系、物贸系、法学系、经济系、基础部、军体部、成教部。
一九九七年 机构设置:在九六年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增设棉花工程系。
一九九九年 隶属体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二〇〇〇年 机构设置:
院(党)办、外事办、组织部、宣传部(德育教研室)、统战部、党校办公室、监察处、审计处、人事处、财务处、学生处、科研处、教务处、资产处、离退休工作处、基建处、保卫处、工会、团委、贸易经济系、会计系、信息管理系、企业管理系、金融系、财政税务系、经济学系、法学系、计算机科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基础部、军体部、成教部、培训部、研究生处、棉花工程研究所、电化教育中心、图书馆、经济研究所、高教研究所、总务处、医院、实业总公司。
二〇〇一年 党政领导:
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石秀和
副院长:沈太基 姜利军 丁忠明
机构设置:
院(党)办、外事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党校办公室、机关党总支、科研教辅部门党总支、基础教学部门党总支、后勤部门党总支、离退休教工党总支、监察处、审计处、人事处、财务处、学生处、科研处、教务处、资产处、离退休工作处、基建处、保卫处、工会、团委、国际经济贸易系、市场营销系、会计系、统计系、经济信息管理系、工商管理系、金融系、财政税务系、经济学系、法学系、计算机科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基础部、军体部、成教部、培训部、研究生处、棉花工程研究所、电化教育中心、图书馆、经济研究所、后勤服务集团、后勤社会化改革办公室、医院。
二〇〇二年 党政领导:
党委书记、院长:石秀和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姜利军
副院长:沈太基 姜利军 丁忠明
机构设置:
学院办公室(党办、院办、外事办)、纪委监察处、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学生处、团委)、机关党总支、科研教辅部门党总支、后勤部门党总支、基础部教学部门党总支、工会、人事处、财务处、审计处、教务处、科研处(学报编辑部)、棉花工程研究所、电教中心(实验室管理中心)、图书馆、保卫处、离退休工作处、基建处、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集团、校医院、研究生处、成教分院、军体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培训部、经济学系、财政税务系、金融系、国际经济贸易系、市场营销系、工商管理系、法学系、会计学系、经济信息管理系、统计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计算机科学系、行政管理系(社科部)。
二〇〇三年 党政领导:
党委书记、院长:石秀和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院长:姜利军
副院长:丁忠明 兰玉杰(9月起)
机构设置:
学院办公室(党办、院办、外事办)、纪委监察处、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学生处)、团委、机关党总支、工会、人事处、财务处、审计处、教务处、发展规划处(学科学位建设办公室)、科研处(学报编辑部)、经济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经济研究所(合作经济研究中心)、棉花工程研究所、电教中心(实验室管理中心)、图书馆、保卫处(人武部)、离退休工作处、东校区综合办公室、基建处、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集团、校医院、研究生部、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培训部、经济学系、财政税务系、金融系、国际经济贸易系、市场营销系、工商管理系、法学系、会计学系、经济信息管理系、统计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自然科学教学部)、外国语言文学系、中文系、计算机科学系、行政管理系(社科部)、体育教学部。
二〇〇四年 党政领导:
党委书记、校长:石秀和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姜利军
副校长:丁忠明 兰玉杰 周之虎(2月起)
机构设置:
学校办公室(党办、院办、外事办)、纪委监察处、组织部(党校办)、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学生处)、团委、机关党总支、工会、人事处、财务处、审计处、教务处、发展规划处(学科学位建设办公室)、科研处(学报编辑部)、经济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经济研究所(合作经济研究中心)、棉花工程研究所、电教中心(实验室管理中心)、图书馆、保卫处(人武部)、离退休工作处、东校区综合办公室、基建处、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集团、校医院、研究生部、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培训部、经济学系、财政税务系、金融系、国际经济贸易系、市场营销系、工商管理系、法学系、会计学系、经济信息管理系、统计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自然科学教学部)、外国语言文学系、中文系、艺术传媒系、计算机科学系、行政管理系(社科部)、体育教学部。
二〇〇五年 党政领导:
党委书记、校长:石秀和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姜利军
副校长:丁忠明 兰玉杰 周之虎 孙学斌(2月起)
机构设置:
学校办公室(党办、校办、外事办)、纪委监察处、组织部(党校办)、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学生处)、团委、机关党总支、工会、人事处、财务处、审计处、教务处(招生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学科学位建设办公室、教学督导与评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科研处(学报编辑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合作经济研究中心、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棉花工程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图书馆、保卫处(人武部)、离退休工作处、基建处、资产管理处、实验室管理处、后勤服务集团、校医院、经济与金融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管理学院、商务学院、会计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文学于艺术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研究生部、体育教学部。
二〇〇六年 党政领导:
党委书记、校长:石秀和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姜利军
副校长:丁忠明 兰玉杰 周之虎 孙学斌
机构设置:
纪委监察处、机关党总支、组织部(党校办)、宣传部、统战部、团委、工会、校关工委、学校办公室(党办、校办、外事办)、人事处、教务处(招生办公室)、科研处(学报编辑部)、学工部(学生处)、发展规划处(学科学位建设办公室、教学督导与评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申博办公室、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实验室管理处、审计处、基建处、保卫处(人武部)、离退休工作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合作经济研究中心、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棉花工程研究所、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后勤服务集团、校医院、经济与金融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管理学院、商务学院、会计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文学于艺术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研究生部、体育教学部。
二〇〇七年 党政领导:
党委书记:石秀和
党委副书记、校长:姜利军 (1月起)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丁忠明(1月起)
副校长: 兰玉杰(8月止) 周之虎(8月止) 孙学斌 陈年红(1月起) 王建刚(1月起) 姚厚贵(1月起) 陈忠卫(8月起)
机构设置:
纪委监察处、机关党总支、组织部(党校办)、宣传部、统战部、团委、工会、校关工委、学校办公室(党办、校办、外事办)、人事处、教务处(招生办公室)、科研处(学报编辑部)、学工部(学生处)、发展规划处(学科学位建设办公室、教学督导与评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申博办公室、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实验室管理处、审计处、基建处、保卫处(人武部)、离退休工作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合作经济研究中心、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棉花工程研究所、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后勤服务集团、校医院、经济与金融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管理学院、商务学院、会计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院、法学院、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文学于艺术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研究生部、体育教学部。
近年安徽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科目: 生源地: 年份: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9494520509--3本科二批2008484507492--10本科二批2007487507497--10本科二批2006477513491--10本科二批2006477513491--10本科二、三批2005444481461--16本科二批2004436--449----不详2003419--------不详2001----433----不详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专业名称
最低
最高
平均
暂无数据
| |  | |  |
|
-
0.jpg
(8.09 KB, 下载次数: 107)
-
1.jpg
(8.71 KB, 下载次数: 155)
-
2.jpg
(7.57 KB, 下载次数: 114)
-
3.jpg
(5.92 KB, 下载次数: 154)
-
4.jpg
(5.92 KB, 下载次数: 159)
-
5.jpg
(6.41 KB, 下载次数: 126)
-
6.jpg
(6.25 KB, 下载次数: 128)
-
7.jpg
(8.65 KB, 下载次数: 121)
-
8.jpg
(5.13 KB, 下载次数: 108)
-
9.jpg
(3.86 KB, 下载次数: 117)
-
10.jpg
(6.19 KB, 下载次数: 111)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