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雷发达

[复制链接]

560

主题

0

听众

561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17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4-2-12
注册时间
2010-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u891224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1-11 10:32: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雷发达,字明所,永修(建昌)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卒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归葬金陵。清代初年,雷发达与堂兄雷发宣,因以建筑工艺见长,应募赴北京修建皇室宫殿。雷发达年70解役,著有《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工程营造录》等著作。发达生三子:雷金玉、雷金鸣、雷金升。发达长子金玉,字良生,生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继承父业,到光绪末年,已传到六代孙雷建昌,掌管"存式"房长达二百余年。他们参与设计的建筑物除皇宫外,还有四园: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三山;三海;二陵
 雷发达修建皇室宫殿担任工部样式负责人,他虚心求教,融会贯通,技艺很高。康熙中期,他修建了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规模最大的数太和殿也就是人们泛称的金銮宝殿。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先后称奉天殿皇极殿。清康熙初重新修建,改名太和殿。工程开始时,因缺少大木梁,发达建议拆取明陵楠木旧梁柱充用。上梁之日,康熙率文武大臣亲临行礼,正当上梁之际,大梁因卯眼不合,悬而下落,工部长官相顾愕然,唯恐有误上梁吉辰,急忙找来雷发达,并授与冠服,雷袖斧猱升,急攀梁上,高扬钢斧,只听"笃、笃、笃"连响三声,木梁"轰隆"一声,稳稳地落了下来。刹时,鼓乐齐鸣,文武百官,三呼"万岁"!上梁礼成,康熙皇帝龙心大悦,当即召见雷发达,面授发达为工部营造所长班。因此时人留下"上有鲁班,下有长班,紫徽照令,金殿封宫"的歌谣。以后,规模宏大的圆明园工程开始,发达调任圆明园楠木样式房掌案,也就是担任工程总设计师的任务。此时的雷发达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尤其在设计方面成绩卓著。他善于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如中国古代建筑群采用中线南北纵深发展,采取对称布置的方式等。他在进行清宫设计时,不墨守成规,既在中线上的建筑物保持严格对称,又对主轴两侧轴线上的各建筑物采用大致对称,而显灵活变动的新格局。这样,不但突出了中心又体现了"居中为尊"的思想,而且形成了统一并有主次的整体,从此,雷发达被人们誉为"样式雷"。
成就及荣誉  雷发达虽是朝迁御匠,但他仍十分思念家乡(即今□□乡□庄雷村)。相传,他在朝时,汇钱给雷族大人,委托他们兴建雷氏祠堂。当时雷氏大人,将此钱私自花掉了。雷族大人后听说雷发达要亲自回家拜祭祖先,雷氏大人只好到处借钱,急急忙忙建了一间祠堂,名叫"尊祖堂"。现由于年久失修,早已倒塌,但在祖居雷村,现仍留有一断墙残壁。雷发达出于对雷氏家庭祖宗的尊敬和忠孝,有一次南行公务,顺道到家乡看看,当行至德安境内时,向当地老百姓打听,到永修雷村有多远,当地百姓回答,还有一天的路程,发达随身侍卫误听还有一千路程。由于发达旅途奔波,染上疾病,再要行程一千里,恐难支持,亲身侍卫劝说雷发达打道回京,致使此次回乡未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8 06:21 , Processed in 0.32729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