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夏衍

[复制链接]

560

主题

0

听众

561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17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4-2-12
注册时间
2010-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u891224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1-15 16:26: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夏衍(1900.10.30-1995.2.6),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汉族,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彭埠镇严家弄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祖籍河南开封,1900年10月30日生于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彭埠镇严家弄,1995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
青年夏衍

夏衍

夏衍1900年10月30日生于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彭埠镇严家弄50号;

  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与同学一道发起并创办了当时浙江第一个进步刊物《双十》(第2期改为《浙江新潮》);

  1920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4年,他经孙中山先生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外国名著;

  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

  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

  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

编辑本段作品集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辗转到重庆,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撰写大量杂文、政论文章,同时继续从事话剧、电影创作。改编创作《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
夏衍铜像

问题》等理论专著。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夏衍电影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论创作》等。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上海领导文化事业,创办电影文学研究所

0.jpg (3.46 KB, 下载次数: 72)

0.jpg

1.jpg (3.28 KB, 下载次数: 88)

1.jpg

2.jpg (5.73 KB, 下载次数: 126)

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8 10:58 , Processed in 0.376000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