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苗族鼓藏节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1
注册时间
2013-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苗族鼓藏节   发表于 2013-3-1 14:57: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雷山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是苗族历次大迁徙后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属一鼓(即一个支系)的支族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灵的大典,俗称吃鼓藏。鼓藏节12年举办一次,每次持续达4年之久,现在改为持续3年。苗族聚族而居,雷山苗族以血统宗族形成的地域组织\"鼓社\"为单位维系其生存发展。\"鼓\"是祖先神灵的象征,所以鼓藏节的仪式活动都以\"鼓\"为核心来进行。  

    一、起源  

    据《苗族古歌》载,鼓藏节在先秦以前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就已经有了。三苗国在与夏王朝的战争中解体,苗族在往西南迁徙过程中仍然过鼓藏节。苗族迁到雷公山地区定居后,鼓藏节更为盛行。鼓藏节,苗语称\"牯哝江略\",意为鼓社节,即以血缘宗族为单位的祭鼓活动。  

    鼓藏节的来历在苗族经典《苗族古歌》里有记,说的是人类祖先姜央过鼓藏节是为了祭祀创世的蝴蝶妈妈。传说蝴蝶妈妈是枫树生出来的,所以苗族崇拜枫树。既然祖宗的老家在枫树心里,用枫树做成的木鼓就成了祖宗安息的地方,祭祖便成了祭鼓。苗族最高的神是祖先,是生命始祖枫树和蝴蝶妈妈。鼓藏节就是祭祀神枫树和蝴蝶妈妈。  

    二、主要仪式  

    鼓藏节12年举办一次,每次持续达4年之久,现在改为持续3年。各支族祭祖的年份也不尽相同,且各地杀牲祭祖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鼓藏节的仪式由鼓社组织的领导\"鼓藏头\"操办,\"鼓藏头\"经由群众选举产生。从杀猪或牛祭祖到节日活动的系列程序均由\"鼓藏头\"组织安排,人们必须服从。鼓藏节的活动以跳芦笙舞为主,一般5~9天,也要单数。  

    鼓藏节第一年二月申日举办\"招龙\"仪式。全鼓社男女老幼集中到迎龙场的枫香神树脚,由\"鼓藏头\"在五彩宝辇下主持\"招龙\"仪式。第一年的七月寅日举办\"醒鼓\"仪式。第二年十月卯日举办\"迎鼓\"仪式。第三年的四月吉日,举办\"审牛\"仪式。第四年十月丑日,举行杀猪祭鼓仪式,称为\"白鼓节\",是\"鼓藏节\"的结束仪式。  

    1、招龙  

    招龙仪式是雷山苗族祭祀本宗支祖宗神灵的大典,各种礼数讲究都有相应的规定。杀的猪必须是阉割后的公猪,而且猪的毛旋涡必须周正,杀猪的时候,猪的头要朝着东方。而杀死猪后,要先将猪心窝上的一块肉割下祭祖。而猪的四大腿要砍下来留着,待女婿、姑爷、舅舅和至亲送礼时做回敬,自家吃的只是肚腹和胸腔部分。  

    在苗族世代相传的古歌《枫木歌》中说,最早这个世界上有着12头水龙,12条旱龙,12条水龙是由水牛来主管,而旱龙由人来主管。苗家人主要以养殖农耕为主,因此苗家人招龙,主要是招\"水牛龙\"。希望招回水龙后,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因此,招龙既是一种习俗,更是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在鬼师的引领下,寨子里各家各户选出的代表,扛着铜鼓,背着祭品沿着本寨的最高山脉而来。雨越下越大,而这丝毫也没有阻拦招龙的队伍行进的节奏。不管是男人还是妇女,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好像人人都怀揣着祈祷,肩扛着希望。  

    到了高高的山顶,鬼师和寨子的长老们摆好了祭桌。鬼师开始庄重的抛撒\"招龙米\"并开始念祭语。  

    鬼师念完招龙词,开始了回家的归途,一路上,鬼师抛撒着招龙米,每过一个山头,还插上一个招龙的白纸钱。当招龙的队伍来到了\"迎龙坪\"时,寨上的男女老少早已在此等候了,供桌上摆好了祭品,鬼师将各家各户聚集的招龙米和村民们在附近的龙脉上挖来的龙土,连同猪肉一起分发给寨子里的各家各户,表明已经将龙引进了各家各户,得到了龙的护佑。  

    三、传承价值  

    苗族鼓藏节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是苗族人生价值观的展现,怀念祖先、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勤劳俭朴、富裕安康等是鼓藏节的祷告主题。苗族鼓藏节是研究苗族历史与文化的百科全书,具有重要的价值。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827

2010110814381950.jpg (185.67 KB, 下载次数: 268)

201011081438195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2 07:39 , Processed in 0.405225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