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贵

[复制链接]

560

主题

0

听众

561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17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4-2-12
注册时间
2010-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u891224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1-28 14:21: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朱贵与朱贵祠




朱贵(约1778-1842),清朝将领。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人。武生出身。嘉庆年间,曾先后随额勒登保、杨芳等镇压川、陕、鄂豫等地白莲教起义;道光初,从杨遇春平定张格尔叛乱。1841年,升任浙江金华协副将。
“背嵬五百压六屯,
  阵脚如山屹不奔;
  臣自死忠儿死孝,
  九原挥泪拜君恩。”

这是清代著名诗人贝青乔为纪念在鸦片战争中甘军将领朱贵(河州人)率二子昭南、昭暐和陇右健儿抗击英国侵略者,血战大宝山,为国捐躯而作的一首诗。

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侵略者又于1841年从广东转向浙江,定海、镇海、宁波相继失守。道光帝派奕经为扬威将军,从江西、湖北、安徽、陕西、甘肃等省调集军队近两万人,开往浙江应战。其中甘肃将士4200多人,甘军以800人驻守杭州,其余两千由新任金华协副将朱贵率领,于1842年3月8日进驻浙江慈溪。另外1000多人由安徽寿春总兵尤渤(甘肃武威人)率领,驻防江苏。

浙江慈溪,是沿海战略要地,西面大宝山,是保障慈溪的要冲。朱贵率军到慈溪后,派先锋刘天保分兵守大宝山左,他亲领主力驻大宝山右。3月15日晨,英军2000多人在海军司令西巴的督战下,从山右攻入。朱贵指挥二十门抬炮,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打死了250多名英军。敌人正面不能进攻,就增加援军,从山后和山左来进包抄。朱贵拒敌到下午4时许,英军援军从太平桥赶到,正面紧逼,背后清军别部被击溃,占了山头,炮击朱贵的营帐,顿时营帐失火,刘天保迎击失利,敌军乘势占了山左,形成了对山右朱贵的包围态势。

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朱贵不顾个人安危,率领部下英勇杀敌,五个时辰饥不得食,渴不得饮,仍寸步不退。狡猾的敌人集中火力,瞄准朱贵射击。朱贵右臂连中几弹,血染战袍。可他忍着剧痛,仍坚持战斗。清军伤亡越来越大,朱贵手提长矛上马,一连戳死了十多个英军。当他力战正酣时,战马被击中,他随马倒地。英军一拥而上,妄图生擒朱贵,不料朱贵突然大喝跃起,夺过敌人手中的两把大刀,又砍杀敌人。英军头目见敌不过朱贵,掏出手枪连连射击。朱贵不幸倒在血泊之中。随他杀敌的两个儿子和400多名陇右健儿也全部壮烈牺牲。

大宝山血战,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英军都公开承认,自侵华以来,还未曾遇到如些强劲的对手。慈溪人民为纪念其功,修建朱贵祠庙,树立“显武朱贵将军庙碑”。



朱贵祠又名慈郭庙,俗称“朱将军庙”。位于浙江慈城镇大宝山西麓。
  



朱贵(1778-1842)字黻堂,君山,甘肃临夏人,武庠出身。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以浙江金华协副将奉命驰赴宁波,参与抗英战役,守卫城西大宝山,次年二月,英军进犯。在后缓无望的情况下,与两个儿子和部众坚守阵地,浴血奋战,最后中弹阵亡。
  
祠为纪念鸦片战争中英勇阵亡的朱贵将军而募资兴建,原名高节祠。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为木结构建筑,前后二进。正殿为五开间硬山式,内悬挂着清云贵总督林则徐亲笔书写的“忠规孝矩”大匾,还有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仲秋礼部侍郎吴骏撰写的“慈郭庙碑”以及孝丰县知事朱绪曾题写的“慈溪大宝山武显朱将军之碑”等碑文。






朱贵祠寺正殿








朱贵祠内抗英壁画









朱贵祠内塑有朱贵将军


0.jpg (142.78 KB, 下载次数: 178)

0.jpg

1.jpg (64.75 KB, 下载次数: 142)

1.jpg

2.jpg (74.02 KB, 下载次数: 104)

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9 02:18 , Processed in 0.53088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