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明远

[复制链接]

560

主题

0

听众

561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17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4-2-12
注册时间
2010-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u891224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1-28 18:12: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风风雨雨,南征北战,张明远将军既率队冲锋陷阵,又穿行于硝烟弹雨之中,组织秘密的前沿侦察,并为大军挺进做后勤保障工作,是一位英勇奋战在艰苦岁月中的老革命家。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位陇籍将军的传奇吧!

  1911年,张明远出生于甘肃岷县西寨乡坎卜塔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是个皮靴匠,由于手艺精细,在卓尼、临潭等地较有名气。

1926年,当地土豪劣绅盘剥穷苦农民,为民出头的“老民”(出头替穷人说话有威望的人)反而被投入县牢房,张明远的父亲也因此事而逃离家乡,不久便患心脏病不幸离开了人世。家乡人民与土豪不断地却又收效甚微的对抗,对幼小的张明远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他在童年时期就逐渐形成了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的性格。

1927年,顶替别人当壮丁的张明远来到兰州华林山集训,之后被编入了冯玉祥部高树勋师。从此,他开始了漫长的戎马生涯。而在随军参加的一系列如第二次反革命“围剿”等战役以及目睹遭受了军阀的惨无人道之后,让张明远认识到参加红军才是正确的卫国途径,对敌抗日才是至关重要的,便在1931年12月14日的宁都起义中加入了红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由于自身的特殊经历,张明远的思想认识与政治觉悟提高地特别快,同年12月底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其所在的红五军经过短期整训,面貌焕然一新,随即就投入了保卫苏区的战斗,张明远在许多战役中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值得一提的是,1932年与广东军阀陈济棠的“水口之战”,他怀抱机枪,冲入敌群扫射,身受两处重伤:一颗子弹从右肩穿过,打断了锁骨;另一颗子弹将左手腕打断。他的英勇表现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1934年8月,张明远被任命为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侦察科长;9月,被调第三军团保卫局任侦察科长。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侦察科担任先遣队。红军四渡赤水,到了贵州扎西县,由于情况需要,中央军委决定加强徒步侦察,张明远又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徒步侦察队队长,主要是摸敌情、找向导、绘地图。红军南渡乌江后,张明远带领4名侦察员,装扮成国民党军官,日行200里直奔绞西坝子乡公所,活捉了代理乡长,在当地群众协助下占领了绞平渡,为红军渡江创造了条件。

1935年6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在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的路上,由于张国焘错误路线的干扰,三次往返于茫茫草地,红军战士不仅严重缺粮,受到恶劣气候和敌人的困扰。而当时正是在张明远所带领的收容队的努力下,使不少在生死线上挣扎的伤病员重新赶上部队,继续踏上征程。

1936年8月,张明远带着为部队筹集军粮的任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被任命为岷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他利用乡亲熟、语言通的便利条件,不仅顺利完成了任务,还揭穿了国民党的阴谋,宣传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让群众对红军有了明确的认识,并为红军充实了部队力量———组建了一个3000人的新兵团。

到达延安之后,外交部(当时不公开)任命他为交通管理局局长。1941年,张明远在中央党校毕业后留校任总务管理处处长,随后奉命调到达东北。1947年8月,他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军械部部长,沈阳解放后,又调任四野后勤部军械部部长。

1950年,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9月,张明远奉中央军委命令,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朝鲜大使馆武官,后经朝方批准赴朝鲜有关地区勘察地形。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作战,张明远随军入朝,任入朝部队前勤指挥部部长。当时,后勤工作的官兵和前方将士一样,吃了不少苦,在为前方运输物质过程中,张明远的小车还翻过两次。通过将士们的共同努力,志愿军后勤部建成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使战士们由一把炒面一口雪的困境,到能吃到大米饭。

1953年赴朝部队轮换,张明远接替了后勤司令员之职。7月,朝鲜战争停火,张明远留在朝鲜做善后工作,帮助朝鲜搞战后建设。

1955年,张明远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回国后,他仍没有离开后勤工作。1988年,中央军委授予了他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十年动乱期间,张明远曾受到过屈辱,但他始终坚持原则,在十分困难的处境中,坚持为党为人民努力工作,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表现出共产党人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崇高品德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9 03:38 , Processed in 0.25229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