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明:甘肃小伙北大休学参军

[复制链接]

560

主题

0

听众

561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17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4-2-12
注册时间
2010-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u891224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1-29 14:16: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高明:甘肃小伙北大休学参军


  核心提示:两年前,曾经以甘肃省正宁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高明,突然停止两年学业,去当义务兵。这事让许多人想不通!如今这位要强的在军营同样取得不凡成绩的男儿再过两个月,将退伍回到北大继续学业。而关于他的事情又被人们关注,引发新一轮关于“高明现象”的讨论。本网综编新华网、中国青年报等篇报道,以飨众网友!


  新华网9月4日专稿 2005年11月17日,高明二十岁生日那天,他到北京市海淀区武装部报名参加征兵体检。在那里,他吃了一碗长寿面。

一个月后,还在读大三的高明办理了休学手续,中断了北京大学的学业,飞往千里之外的第二炮兵部队某部,穿上了绿色的军装。

二十岁,是橄榄绿的年龄。高明在这一岁,圆了自己绿色的梦。

为什么当兵:男儿何不带吴钩

入伍以后,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来当兵',高明笑着说。

的确,中断北大学业、参军入伍--当初高明的选择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他的老师、时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的马化祥就直言:没想到。

据马化祥介绍,高明出生于甘肃省正宁县,12岁时他的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靠微薄的收入供他上学。高明将苦难化作前进的动力,在2003年高考中,以甘肃省文科第8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热门院系光华管理学院录取。

2005年高明读大三时,我国首次在北京大学在校学生中征集新兵,高明响应号召应征入伍,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大学第一名在校参军的大学生士兵。

马化祥说,在校入伍的学生,需要推迟两年毕业。光华管理学院的学生就业前景非常之好,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超过10万。如果算一笔经济账,花两年时间入伍,损失是很大的。高明是贫困生,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属不易。

高明的选择也让身边同学意外。高明品学兼优,在校期间同时攻读经济管理和国际关系双学位,先后担任班长、团支书,连续两年被评为北大三好学生,多次获得奖学金,是同年级中最早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学生。当时,很多好友劝高明,凭你的条件,完全可以保送研究生,花两年时间去服役,不值得!高明的家人也担心他因为一时冲动而耽误了大好学业。

面对周围人的不解,高明回答了自己为什么来部队。他说,我想来,该来,有机会来,于是来了。

所谓想来,高明说,当兵,可能是每个男孩儿时都有的梦想。军人是令人尊敬的荣誉的称号。自己的出生地甘肃正宁古来便是征战之地,有尚武之风,在现代也是老革命根据地,自己的爷爷也曾经当过兵。受成长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觉得,好男儿就应该一身戎装,挥戈上阵,保家卫国。

所谓该来,高明说,父亲去世以后,是国家的资助让他得以在北大继续学业。作为国家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他要回报社会,回报国家。而且,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北大,从建校开始,兴亡感与责任意识便成为一种自觉而内在的承担。他说,每次坐在未名湖畔,他都不禁问自己:这家国天下的责任,我担得了几分?我该如何担当?高明说,大学生服兵役,这在很多国家都是惯例,是对国家尽义务;他的一名韩国同学,毕业之后就要回国服役。中国国情决定可能无需施行这样的政策,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有这样的责任与义务意识。

高明回忆说,2004年,他曾经参加北京高校在北大礼堂举行的新世纪论国防演讲比赛,有位选手的话让他很受震动:中华当振兴!高明说,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振兴中华我们义不容辞。2005年,当北大开始落实在在校生中征集新兵的政策时,高明觉得,为国奉献的机会来了,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而第二炮兵部队作为一支面向未来的高技术部队,成为高明入伍的首选。

男儿何不带吴钩?高明说,军队是国泰民安、国强民富的保障。古时班超迫于国难投笔从戎,决绝中平添几分悲壮;而我是携笔从戎,参军是多了一种人生选择,在报效祖国的同时也磨练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比班超更幸运。

在部队中成长:我们要自讨苦吃

从军报国不是唱高调,只有激情是靠不住的,还要能吃苦。到二炮后,高明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

入伍教育第一天,教导员吴学军对包括高明在内的所有新兵说,不论来部队前你是学生、老板,你在家闲过、在外打工,你受人尊敬、不被看好,你品学兼优、不务正业;到了部队,没有人再认识你,你就是一张白纸。高明从未名湖畔天之骄子,变成了一张白纸。

第一天出早操,高明便迟到,新训班长陆少华敲着高明的床,叫了高明十多声,才把他从睡梦中唤醒。第二天,陆少华给高明安排任务,正在叠被子的高明随口回了一声稍等,遭到陆少华的严厉喝斥:条令规定,当听到别人叫自己名字时,必须答'到'!战场上你说'稍等',敌人会等你吗?

第一次跑五公里,高明跑了22分钟多,在全连属于中游,单双杠成绩也不理想。第一次参加导弹专业理论考试,高明考了47分,是他自小学以来历次考试的最低分。

所有这些,对高明而言,都是打击。

但是他没有气馁,他说,相同的错误我绝对不犯两次。迟到,稍等,这些高明再也没有过。而且他开始每天加强训练,加强军事专业知识学习。

每天,高明都要跑一个五公里,晚点名之后,他还会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深蹲起立。平时做引体向上,别人做12个就过关,他却主动要做20个。同连战友张恒说,新兵连住处附近有个胡同,他经常看到高明悄悄在那儿踢正步、练队列。

为了弥补工学短板,高明还从战友和同学那里借来相关书籍,自学了《电工学》《电子电路》和《机械制图》等多门相关课程;他从营部资料室借阅了数十本专业教材,一本一本地啃,加班加点地学习。高明从不以北大学子自居,他积极地拜师学艺,经常向老士官们请教问题。

高明说,我们要自讨苦吃,不能久处于安逸,要不断寻找新的目标并为之付出。部队,无疑为高明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高明,这个别人眼中的文弱书生,以18分17秒的成绩成为全营五公里长跑的冠军。一年以后,高明掌握了普通士兵要花三到五年才能掌握的导弹某专业核心电路图,专业素质远远走在同年兵的前列,连续18次在各级组织的军事考核和比武中名列前茅。

由于高明专业理论成绩非常出色,战友们遇到不会的问题都向他请教,他从来都是耐心解答。据说有时候问问题的人会排起队来,高明就说,你们别急,把问题写下来放着,我回头一个一个解释。高明还利用班上的小黑板,给学习专业理论吃力的战友上课。大家都很喜欢听高明讲解问题,战友王江说,越听越想听,高明讲问题很幽默。

新训班长陆少华后来坦承,高明当初来部队时,自己并不想带这个兵,因为怕这个北大学生兵不安分眼高手低还牛气哄哄,但是高明的表现让陆少华感叹道,他是最好带的兵!。高明所在部队的导弹技术尖子、五级士官王忠心也感慨地说,我当了21年兵,带了16年徒弟,高明是学得最快的!

现在,部队破格让高明担任导弹某专业的关键操作号手,过去这个位置通常由二期以上即具有五年以上兵龄的士官来担任的。部队还破格让他担任班长,他是所在部队唯一一名义务兵班长。

推动部队建设:我们是部队的未来

作为一个个体,高明是低调而谦逊的。入伍以后,他从未主动和战友说起自己是北京大学的学生。新兵连战友胡彪说,如果不是有一次班长陆少华找高明聊天,无意中透露高明是北大学生,可能直到今天,他们都不知道高明这个背景。接受记者采访时,高明更多提到的是身边战友带给他的启发和感动;他笑说自己应该只是一个媒介,让外界通过他能更多地了解军队。

但是,作为一名战士,高明自信而骄傲,他信奉着他进军营第一天看到的横幅上的那句话: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在平日的部队建设中,高明体现出非常强的主人翁意识。

他为部队管理献计献策。他结合自己在北大学到的管理专业知识,根据现代管理理念,提出了实施目标激励管理法、建立管理绩效评估机制的建议。部队非常重视他的意见,还安排他给部队领导们上管理课。最终,高明的建议被采纳,形成了《增强训练动力的激励机制》等制度,大大提高了部队的管理水平。

他给上政治教育课的教导员提意见。吴学军是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政工干部,新兵下连的第一堂政治课结束后,他考虑到高明学历较高,主动找他了解上课情况。没想到高明一点儿都不客气,给教导员指出了好几个问题。吴学军说,高明给我上了一课,以后备课不敢马虎,我得往北大教授的水平去努力!

他还给部队使用的专业教材挑刺儿。高明利用5个多月的业余时间,翻阅数十本相关书籍,写成近两万字的关于教材的修改意见呈送给上级,在部队引起轰动。

高明是新时代一名高素质士兵,同时身上也带有80后一代人鲜明的个性特征。部队里像高明这样的士兵正越来越多。二炮政治部副主任邓天生说,高明式的高素质人才来到部队,改善了部队的兵员结构,缩短了信息化条件下的战斗力生成周期,降低了部队训练的成本;同时,他们也促使基层带兵人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推动部队的管理方式由强压式向引导式转变,促进文明带兵、科学带兵、以情带兵的实现。

现在,高明将满二十二岁。他在部队已经一年半多。

入伍后,高明晒黑了,挺拔了,头发变短了,一身的军装彰显着男人的英武之气。

然而转变不仅是形象上的。高明说,自己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学到了课堂上没有的东西,在体能、意志、作风纪律、集体观念、效率意识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特别是理解了军人的意志、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说,我身体里流淌的,不再是一名学生的血,而是一个军人、一名战士的血。

人年轻时要作出很多选择,这些选择,决定着他今后的路。二十岁那一年,高明选择了部队,选择了责任,选择了吃苦。

即使如今要延迟两年毕业,高明也从未因这个选择后悔。相反地,他很自豪。

我在部队得到的东西是无价的,高明说。



0.jpg (167.29 KB, 下载次数: 113)

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8 16:50 , Processed in 0.362368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