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程国栋

[复制链接]

560

主题

0

听众

561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17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4-2-12
注册时间
2010-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u891224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1-29 14:27: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去年我国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青藏铁路的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这使得通往“天域”的征程变得顺畅而快捷。青藏铁路施工过程中面临最大的科技难题就是冻土问题,而将这个难题攻克保证铁路建设顺利实施的就是这位背后英雄,我国著名冻土学家,中科院院士程国栋。

程国栋,冻土学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43年7月11日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1984年--1986年在美国陆军寒区研究与工程实验室进修,获该实验室名誉研究员称号。曾任国际冻土协会主席。现任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是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并荣获甘肃优秀专家及200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称号。

他自1965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以来,为了祖国的需要,自愿来到地处西北边远地区的兰州,把自己的热血与青春奉献给了我国的冻土事业。他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冻土研究,系统地解决了地下冰的成因、分布规律、制图方法和在其上进行工程建筑的原则和方法问题,为青藏高原上几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方法。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冻土问题研究系国家组织的联合攻关项目。程国栋院干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出色完成了任务,该项目获1978年全国科学在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在青海热水煤矿厚层地下冰地段路提试验研究中,他率先将系统的实体工程观测、近似解析计算与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既成功地解决了生产问题,又在理论上有重要突破。该成果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有关文章在第三届国际冻土会议上发表并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程国栋院士在交通部主持的项目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黑色路面修筑技术中的青藏公路改建沥青路面工程中的冻土问题研究中成绩卓越。该项目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后,程国栋荣获荣誉证书。在该课题研究基础上由程国栋作为第二作者编撰的专著《冻土路基工程》获1990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他的程氏假说解决了冻土学中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近地面厚层地下冰的成因。这是冻土学中一个重大的理论难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提出过多种见解,但均未能如愿。程国栋院士则在总结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验证了当时还鲜为人知或被常识所不易接受的新思想,如正融土中的水分适移和成冰,同时发现了温度波动条件下未冻水的不等量迁移规律,并将这些新思想、新发现有机地结合一起,创造性地提出了厚层地下冰形成的重复分凝机制,圆满地解释了这类冰的分布、组构和性状等特点,同时也将冻融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他创造性地提出的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的三向地带性理论也得到广泛的赞同和引用,并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为此1991年应邀在两瑞典召开的山地多年冻土和冰缘环境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作了山地多年冻土与气候的综述报告,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及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所显示的能力,1993年由国际冻土协会理事会表决,一致选举为国际冻土协会主席。他已成为国际著名冻土 学家,成为国际学术界反映我国冻土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之一。 程国栋院士在冻土学研究的同时,还进一步拓展科研领域,为西部开发献计献策。在青藏铁路的建设、西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生态的恢复与重建等方面作出了贡献。面对国家加快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建设,逐步缩小东西部发展水平差距,建设山川秀美新西北的需求。他站在21世纪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学科发展的前沿,以西部地区和重点,针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曾多次带领科研人员深入甘肃省的河西地区、内蒙古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初步探明了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含量,并成为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管理试验示范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争取经费1000万元。
他主持完成的黑河水资源问题与对策建议已成为水利部向国务院提高建议的重要依据。为了更好地宣传西部、发展西部,他主持主办了《西部论坛》,为更多的学者、专家提供了西部开发论谈的园地。他从1999年到现在已在《西部论坛》上发表论文20多篇,被一些高校、科研单位邀请作了10多次学术报告。作为博士生导师的他积极担任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工作,经他培养的博士生已毕业9人,硕士生已毕业12人,博士后已出站3人,这些毕业生有的已成为科技骨干,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目前,他正培养的博士生19人、博士后12人,为科技人才的培养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8 20:20 , Processed in 0.26495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