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
- 帖子
- 148
- 积分
- 148
- 精华
- 0
- 最后登录
- 2011-1-29
- 注册时间
- 2011-1-28
 
- 乡约币
- 307 枚
- 乡约宝
- 0 枚
- 最后登录
- 2011-1-29
- 注册时间
- 2011-1-28
|
 | |  |  | 鸡枞乃云南四大名菌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食用历史悠久,早在明熹宗时期就被作为贡品,视为至宝。如今,誉满全国乃至国际,成为云南山珍中最负盛名的一珍!以肉质细嫩爽口,含有钙、磷、铁、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份,味道特别鲜甜而著称。吃了还想再吃,且再吃也不上火,绝对的休闲旅游、馈赠亲友之佳品! | 食用方法: 开袋即食。贮存方法: 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 常吃菌,除百病。开袋即食,下饭也好,当零食吃也罢,很入味很入味 ,极具云南风情!!! | 此产品图片为样品实物拍摄,都以最新生产日期发货,并保证在保质期内,请放心购买。 |
众所周知,云南因其山川地地貌特殊及所在经、纬度地理关系,被誉为植物王国,菌类就是这植物王国中的特殊一簇,鸡枞是菌簇中的上品,因肥硕壮实、质细丝白、鲜甜脆嫩、清香可口,其内部纤维结构、色泽状似鸡肉、加之食用时又有鸡肉的特殊香味,故得名鸡枞。
鸡枞菌整个生长周期都要依靠土栖性的白蚁,长有鸡枞菌的土壤下面必有白蚁巢结构。 一般头年生长的地方,第二年还会在原地长,这个地方叫“鸡枞窝”。如果蚁巢结构受到干扰导致白蚁动迁,来年此处就不会有鸡枞了。
清代乾隆时的大学问家赵翼随军入滇,吃了鸡棕后大为赞叹,记之曰:“老饕惊叹得未有,异哉此鸡是何族?无骨乃有皮,无血乃有肉,鲜于锦雉膏,腴于锦雀腹。”鸡棕之名,由此而传。
鸡枞堪称云南野生菌之王,只有云南有产,产于七八月雨季,至今仍未实现人工养殖。鸡棕破土而出,形如钝锥,一两天后形体陡长,形如伞盖,呈棕灰色,其肉肥硕,质细丝白,菌盖初期呈圆锥形,似斗笠中央部分有显著的□□状突起,呈深褐色,周围呈淡黑色,边缘呈灰褐色,有辐射状裂纹。其味鲜、甜、嫩、香直可与鸡肉媲美,而其纹理可以手撕成条,仿若煮熟的鸡肉,故得名鸡枞菌。鸡棕不仅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
鸡枞云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每年七月九月生长在生长在未受污染的红壤山林的半山坡上,针阔叶林分布较广的山坡,或田野草丛中的白蚁窝上,多是群生。鲜鸡枞最贵的时候,价格达到五百元一公斤。
野生菌难以保存运输,要想将鲜的野生菌长时间保存,只能冷冻和制干。在云南,大家都会在干巴菌盛产的季节将鸡枞撕成片或整朵晒干,这样可以在其它季节里也吃到美味的鸡枞菌。
鸡棕吃法很多,无论炒食,清蒸,做汤皆宜。当地通常的吃法是:鲜鸡棕炒火腿配以鲜辣椒鲜花椒大蒜及鲜鸡棕煲汤。鸡棕经过晾晒、盐渍或植物油煎制而成干鸡棕、腌鸡棕或油鸡棕(在鸡棕上市最多的时候,大量购买回来,洗净稍晾干后拌以辣椒,花椒,盐,用香油将鸡棕炸成鸡棕油),可以贮存较长时间,以备常年食用,食之仍有鸡棕的特殊风味。
野生菌鸡枞风味爽口食品,采用纯天然野生菌鸡枞及上等原料,按传统工艺制作而成,产品营养丰富、香辣爽口,富含被人体吸收的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是馈赠亲友,居家旅行的休闲食品。同时它还是配菜的好选择,可配合家里的菜肴如肉类、蔬菜等用炒、煮、炖的手法烹饪出极富特色又绝对清香美味之佳肴。
|
| |  | |  |
|
-
0.jpg
(114.14 KB, 下载次数: 90)
-
1.jpg
(145.57 KB, 下载次数: 95)
-
2.jpg
(143.26 KB, 下载次数: 87)
-
3.jpg
(192.47 KB, 下载次数: 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