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水名人集

[复制链接]

560

主题

0

听众

561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17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4-2-12
注册时间
2010-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u891224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2-1 12:10: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天水向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著称关陇,不论是上古时期的伏羲、女娲、还是秦汉以后的秦非子、纪信、李广、赵充国;也不论是有唐以来的胡缵宗、安维峻、还是晚清历史上的冯国瑞、邓宝珊,这些载于史册的天水籍名人是天水寻找历史文化据点的重要坐标。

  始祖伏羲肇启文明

  华夏鸿蒙惊一画,象天法地立九州。在中国夏之前的上古时代,有一个传说的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之首伏羲氏就出生在渭水流域的成纪(今天水秦安县)。伏羲是中华民族心智的先启者,是人类从原始状态步入文明时代的探路人。
  人们更多地赋予伏羲以神性,他像风信子一样因风而生,人首蛇身(蛇是最受古人崇拜的东西)。人们也在伏羲身上集中了更多的创造和梦想:伏羲引导万民弃穴巢而定屋舍,去生食而择炝食,离裸身而饰兽衣,断杂居而始嫁娶。伏羲也曾折木为琴,而有音乐;以书契代结绳,而有纪
事;纪常行五龙,而有记时。伏羲更观天地万物,画八卦、作河图、绘洛书而通自然、生命之至理臬真。以伏羲为代表的集团部落,有着自渭水流域(黄河上游支流)向黄河中游迁徙的艰辛过程。

  女娲氏抟土造人

  女娲是我国远古传说时代母系群团或氏族的著名首领之一。
  最初记载女娲名字的典籍有:《楚辞·天问》、《礼记·明堂位篇》和《山海经·大荒西经》。这些都是战国或秦汉时代的论著。女娲和伏羲二名并称则始于西汉《淮南子·览冥篇》。
  相传女娲和伏羲一样,亦出生于成纪,凤姓,人首蛇身或人首龙身,以蛇或龙为图腾。据古文献记载和近代人类学家。考古学家考证研究,相传伏羲和女娲系兄妹结合为夫妇,繁衍了子孙后代。是母系群婚的反映。

  轩辕、嫘祖

  历史上称为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崛起于成纪,与妻嫘祖一起成为继伏羲神农之后的氏族集团领袖。从轩辕开始,华夏氏族逐渐归顺结盟统一,开创了战事征伐、疆域开拓、经济农桑的新时代。

  牧马成大器秦非子

  秦非子,是帝颛顼后裔,祖先大骆,系世祖大费(即伯翳、伯益)之后。大费佐禹平水土,佐舜训鸟兽。舜赐姓嬴,号曰秦嬴。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羌渭之间,马大蕃息。……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仍为朕息马,朕封其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淝水之战苻洪苻坚

  苻洪、苻坚,氐族,略阳临渭人(今秦安县东南),十六国时期前秦建立者。东晋时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不久,自称三秦王,建立前秦政权。苻坚(公元338年--385年)二十岁时立自己为大秦天王,三十一岁时先后攻灭前燕、前凉等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公元383年,征调九十万军队攻晋而败,这就是军事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苏蕙《璇玑图》

  前秦苻坚时,秦州城出了位女诗人苏蕙,她创作的回文诗《璇玑图》影响深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苏蕙,字若兰,武功人,苏道质第三女。她出身诗书世家,智识精明,仪容秀丽,谦默自守,不求显扬。在十六岁时,嫁于秦州刺史窦滔。窦滔英俊潇洒,精通经史,能文能武,政绩显著。窦滔十分喜爱苏惠才貌双全,心灵手巧。他们居住在秦州城西(现天水市秦州区育生巷南原二郎巷)刺史官宅内,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李渊李世民

  李渊,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人,李之后代,隋朝时任谯州、陇州、歧州三州太守,太原留守。隋末起义,兵出太原,直指关中,以二十万大军攻入长安,称皇帝,号唐高祖,国号唐朝。李渊作为中国历史上辉煌、强大繁荣盛唐的缔造者,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割据战乱的局面,其史迹足以彪炳史册。
  李世民,李渊之子,公元626年继皇帝位,称唐太宗,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时,人民生活逐渐稳定富足,国力日趋强大,唐朝疆域时东至于海,西达西域焉耋,南抵至越南,北入大漠,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东方帝国。

  “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唐代大诗人。少具诗才好剑术,游历南北。天宝元年(742年)因贺知章荐举,召为供奉翰林,后为权贵排挤。此后长期漂泊。并受安史之乱祸,险被流放夜色郎。遗稿由堂叔李冰阳编为《草堂集》十卷。李白一生未实现济苍海、安社稷的宏大理想。他的诗作却以半叛逆思想,豪放的风格,清新的语言,把历经千年的中国诗歌艺术推向了顶峰,人们把李白称为“诗仙”。今天的校园,课堂上,处处有李白诗歌的吟唱。
唐代杰出画家李思训

  李思训字健。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宗室孝斌之子。以战功闻名于时。
  曾任过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其子李昭道称为“小李将军”。其画风精丽严整,以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作山水,细入毫发,独树一帜。在用笔方面,能曲折多变地勾划出丘壑的变化。法度谨严、意境高超、笔力刚劲、色彩繁富,显现出从小青绿到大青绿的山水画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他和同时期兴起的水墨山水画,都为五代和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奠定了基础。其作品均遗失。《宣和书谱》记载尚有《山届四皓》、《春山图》、《海天落照图》、《江山渔乐》、《群山茂林》等十七幅,现在仅见《江帆楼阁图》和《九成宫纨扇图》。
  

  孔门贤人石作蜀

  后作蜀,字子明,号卓子。冀(今甘谷县西四十里铺石家台子)人。据《甘谷县志》载,其“幼好学,闻孔子聚徒讲学,跋涉万里,就学孔门。受诗书,终为孔子中‘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之一。学成返乡,宣传儒家学说,传播西周文化,淳教化,移风俗,自此三陇一带文教大兴,人文蔚起,风范通泽,后世景仰。
  吴可读道光年间任伏羌教谕时,撰《石子墓记》:“墓在伏羌,又有秦祖、壤驷赤,孔门七十二徙,陇得三人,墓今荒芜不堪,仅存墓址。”

  烈志激笃纪信

  纪信,秦时陇西成纪人。公元前206年,刘邦、项羽鸿门宴会时,纪信已在沛公军营,与樊哙、夏候婴、靳疆等齐名,都曾保卫护送过刘邦。明朝初年,又在纪信故乡秦州,即今天水市秦城区所在地,筑有祠堂,俗称城隍庙。上面悬挂现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写“汉忠烈纪将军祠”横匾;两旁刻有天水乡贤邓宝珊将军摹写清代郡守董琴虞所作对联一幅。联云:“楚逼荣阳时,凭烈志激昂,四百年基开赤帝;神生成纪地,作故乡保障,千万载祜笃黎民。”

  陇上文宗冯国瑞

  冯国瑞,天水著名学者,1901年生于天水县石莲谷,字仲翔,号牛翁,一号渔翁,别号麦积山樵。他七岁入私塾,十一岁考入天水私立亦渭小学(现称解一小学),十五岁其父即请前清进士任承允、翰林哈锐为之讲习古文辞。1921年,冯国瑞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毕业后复又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深造,受业于梁启超、王国维等国学大师门下,从而积淀了深厚的国学功底。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后,曾任国立兰州大学教授、中文系系主任,兼任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青海省政府秘书长,陕西省政府顾问等。建国后,历任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省政协委员等职务。著有《绛华楼诗集》、《张介侯先生年谱》等。

  陇上铁汉安维峻

  赠安维峻
  行无愧事,读有用书。[清]左宗棠

  清光绪十九年(1893),一份满纸义愤、铁骨铮诤的奏疏,从东南沿海的福建直抵大清王朝的金銮大殿,如同万钧雷当空炸裂,顿时朝野震惊,因为这份奏疏的刀锋,直逼权倾一时的直隶总督大臣李鸿章和恩威并重实握皇家大权的慈禧太后。这份奏疏就是威震天下的《请诛李鸿章疏》,上疏者便是被誉为“陇上铁汉”的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甘肃秦安神明川人安维峻(字晓峰,号阿道人,生于1854年,卒于1925年)。
  

  邓宝珊

  邓宝珊(1894—1968),甘肃天水市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民革的卓越领导人之一.解放后,他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委等,他还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8 18:59 , Processed in 0.38087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