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山东落子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2
注册时间
2013-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山东落子   发表于 2013-3-2 23:40: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山东落子〗是一种流传于山东境内的曲艺形式,它演变自古代的“莲花落”。落子乐器主要是大钹(俗曰光光)、竹板、节子,而不用弦乐。
  名称考据
  山东落子亦名“莲花落”、“莲花乐”,俗称“光光书”。因原曲衬词“落莲花,莲花落”而得名。翟灏《通俗编》引宋代僧人普济《五灯会元》云:“俞道婆常随众参琅琊,一日闻丐者唱莲花落,大悟”。可见早年本为僧家警世歌曲。山东落子宋代已在民间流传,元明流行甚广。
  分支
  清中叶流行山东各地的,通称“山东落子”,因其伴奏乐器为单页大钹,亦称“铙铙书”,以其流行地域、语言、唱腔不同,又分为三种口。泰安以南流行的为“南口”,影响较大,流行济南及鲁西北的为“北口”;流行于潍县、平度一带的称“东口”。演唱时一人左手自打铜钹,右手以大竹板击节演唱的叫“荷叶吊板”;一人敲钹,一人打竹板演唱的,叫“擎板”。“老口”落子腔慢,较为婉转动听,后适应说书需要演变为“平腔”快口。传统书目有《大关西》、《黑松林》、《周仓偷孩子》、《四环记》、《薛礼还家》等。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2322

01300001093852130193614344927.jpg (64.38 KB, 下载次数: 104)

0130000109385213019361434492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2 19:49 , Processed in 0.379894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