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南】河南科技大学1

[复制链接]

993

主题

0

听众

1029

积分

县侯

Rank: 4Rank: 4

乡约币
222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4-7
注册时间
2010-9-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小海豚   发表于 2011-2-24 13:53: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河南科技大学 校徽

河南科技大学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工业与旅游城市洛阳市。 学校始建于1952年,是河南省内最早创建的工科院校之一,先后隶属于国家农业机械部、国家机械工业部、河南省人民政府。经过58年的发展,学校汇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在全国享有良好声誉,在中原地区具有重要影响,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另两所是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简介基本信息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缩写为HAUST ,河南科技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工业与旅游城市洛阳。面向新世纪,河南科技大学逐渐立足河南、面向全国、   
河南科技大学校徽

走向世界的办学格局。在成为河南一流大学的基础上向成为全国一流大学奋进。
  学校始建于1952年,是河南省内最早创建的工科院校之一,先后隶属于国家农业机械部、国家机械工业部、河南省领导。经过58年的发展,学校汇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在全国享有良好声誉,在中原地区具有重要影响,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另两所是“211工程”重点大学郑州大学和河南省属重点大学河南大学)。 学校曾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0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学校”,学校拥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在2008年5月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取得了优秀佳绩。
  学校现设25个学院,有75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1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10大学科门类,具有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兽医学硕士和农业推广硕士等专业学位授予权,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是国家教育部门授权的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今年筹建的软件学院开始招生,学制两年,学历为专科。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3万余人。建校58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14万名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4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84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5人、硕士学位的教师1064人。学校有共享院士7人、中原学者1人、省级特聘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49人。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专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等高级人才212人。有国家教学团队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6个。 学科建设  学校有45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有河南省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山重型装备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2个;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及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省级特色专业)。有教育部摩擦学与材料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大型铸锻件成型制造技术实验室、环境与畜产品安全实验室、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实验室、车辆工程与装备实验室、材料损伤与摩擦学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共7个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实验室);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等省级研究基地;有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和电工电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中国齿轮教育培训中心、中国轴承陈列馆、河南省机械工业CAD培训中心、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等国家及省级教学培训基地;有10个洛阳市重点实验室和5个洛阳市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三种版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社科版是河南省一级期刊,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科研工作  学校在锥齿轮研究方面保持着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曾先后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高性能铜合金引线框架技术、数控和机电一体化技术、轴承设计与摩擦学、耐磨材料及材料保护技术、车辆设计与内燃机技术、新型功能材料、牡丹快速繁殖技术等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计算机信息处理与控制、肿瘤学、神经外科学、法医学、显微外科、农业收获机械与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旱作栽培与育种、预防兽医学、动物育种与繁殖等学科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特色。
  自2010年起,国家将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我校是国家教育部门指定的河南省首批招收此类学生的三所院校之一,今年在河南招生计划为100人。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西苑、景华、周山、开元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4316.56亩(287770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8.7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5.6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1.80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馆藏文献335.51万册,中外文期刊近2000种。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校园网主干带宽2.5G,数据存储容量41TB,校园网用户36364户。体育场馆面积为101359平方米,其中室内运动场馆10400平方米,另有与洛阳市共享并用于教学的体育中心面积75086平方米。
  学校有三所附属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省级综合性教学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医院有床位1200张,固定资产总值3.36亿元;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均居河南省综合性医院前列。
  学校在长期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中,践行"明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形成了"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教风、"勤学慎思,尊师诚信"的学风和"和谐自强,严谨求实"的校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地理位置  河南科技大学坐落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 古称豫州,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中国著名的历史 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城市。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城市的兴起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
  洛阳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南望伏牛,北靠太行,这里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孕育了华夏文明,创造了灿烂文化。“甲天下”的洛阳牡丹闻名于世。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十大重工业基地之一。先人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给河洛大地留下了白马寺、龙门、关林等许多珍贵的遗产,今人们又创造了堪称共和国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历史、人文景观荟萃一地,古今成就交辉一处,造就了一片育人之胜地。
历史沿革  河南科技大学在2002年3月由原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其中洛阳工学院始建于1952年,是河南省创建最早的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工科院校之一。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75年。 洛阳工学院  1952年8月国家机械工业部创办北京拖拉机工业学校,设拖拉机工程、机械加工、铸造、锻压四个专业。
  1953年11月,北京拖拉机工业学校搬迁到天津市,与正在筹建的天津汽车工业学校合并为天津汽车拖拉机工业学校,12月末,天津汽车拖拉机学校更名为天津拖拉机制造学校,专业调整为拖拉机制造和金属切削加工。
  1956年4月,因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大项目有7项落户洛阳,建立重工业基地,一机部为配合建设   
教学楼

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将拖拉机、农机两专业迁往洛阳,成立洛阳拖拉机制造学校。两专业的师资、教学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和1955年入学的两专业各一个班学生一并搬迁到洛阳拖拉机制造学校。同年8月,洛阳拖拉机学校在河南省首次招生713名,9月14日举行了开学典礼。
  1958年8月30日,在洛阳拖拉机制造学校的基础上创建洛阳工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
  1960年6月28日,洛阳工学院改建为洛阳农业机械学院。
  1982年8月25日,洛阳农业机械学院恢复原“洛阳工学院”校名。
  1998年学校由机械工业部划转到河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 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58年洛阳医学院创建
  1962年洛阳医学院(部分)分建河南省洛阳卫生学校
  1970年河南省洛阳卫生学校更名为洛阳地区卫生学校
  1978年洛阳地区卫生学校升格为洛阳医学专科学校
  1992年洛阳医学专科学校更名为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96年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并入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1975年岳滩农学院(筹)创建
  1978年岳滩农学院(筹)改建豫西农业专科学校
  1992年豫西农业专科学校更名为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校训校风学风     
莘莘学子

校训:

  明德博学,日新笃行
  校风:
  
 和谐自强,严谨求实
  学风:
  勤学慎思,尊师诚信
校歌  滔滔黄河,巍巍嵩岳,桃李芬芳,根在河洛。
  踏过商周遗迹,追逐汉唐明月,传递华夏文明,放飞希望之歌。
  滔滔黄河,巍巍嵩岳,桃李芬芳,根在河洛。
  我们日新笃行。我们名德博学,我们励志图强,我们成才报国。
  啊!莘莘学子,炎黄后裔,菁菁校园,奋发学习。
  啊!莘莘学子,炎黄后裔,菁菁校园,奋发学习。为我民族振兴科技,振兴科技

0.jpg (9.06 KB, 下载次数: 99)

0.jpg

1.jpg (9.06 KB, 下载次数: 133)

1.jpg

2.jpg (4.18 KB, 下载次数: 107)

2.jpg

3.jpg (8.7 KB, 下载次数: 101)

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9 03:25 , Processed in 0.265931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