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北泉板凳龙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5
注册时间
2013-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北泉板凳龙   发表于 2013-3-5 22:15: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北泉板凳龙系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流传的以长条板凳为主要道具的龙舞艺术。它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原始形态的板凳龙毫无装饰,一条四脚长板凳,三人操之,两人玩龙头,一人玩龙尾,伴着鼓点,以“套翻身”、“两边侧”两个简单动作,在田间院坝腾跃翻舞。
    经过几代人的挖掘、整理、加工,板凳龙有了很大发展。角色上增加了逗宝人;规模上增加到数条乃至十数条板凳的大型组合;动作上则增加到大小板凳花、踏龙背、上天梯、龙缠身、群龙抢宝等数十个花头套路,逗宝人也有滚宝、抛宝、亮宝、藏宝、舞宝、盘磨腿藏宝、穿龙腹、鱼跃抢宝、踏龙背、骑龙、引龙等十数个动作,并形成了玩龙人的翻、摆、缠、游、跃、闹、穿、窜、盘和逗宝人的亮、抛、藏、举、托、骑、踩、引、钻等舞蹈语汇;在音乐伴奏上,也由只凭口念锣鼓经的“肉锣鼓”发展成为以大鼓、镲、锣、马锣、唢呐、钹等为乐器的打击乐,并套以川剧锣鼓曲牌进行伴奏。
    板凳龙在长时间的传演中,形成了村落文化需求的习俗性、家庭成员文化的自娱性、简便易学的可参与性、任意表现的随意性、广泛参与的大众性和女人也可参与的逆反性等特征,多次参加区、市赛演获奖,不仅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省卷》,而且还上了中央电视节目向全国展播。
    由于活动阵地逐渐缩小,传承链出现断裂,缺乏系统的、有组织的传艺和培训,北泉板凳龙面临传承危机。
    抢救、保护北泉板凳龙,对传承、发展龙舞艺术,丰富中华龙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803

001fc6d0f1e3109abdd534.jpg (182.55 KB, 下载次数: 70)

001fc6d0f1e3109abdd53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3 20:24 , Processed in 0.391583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