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梨簧戏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6
注册时间
2013-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梨簧戏   发表于 2013-3-6 22:30: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芜湖梨簧戏: 是市井戏,也是草根戏,虽然明朝的正史《太平府志》记载当涂、芜湖、宁国立春日“妆戏到,征女伎”,《芜湖县志·名宦》记载,雍正七年(1668年)知县张鹫“去任时,沿途供帐,演剧送行”但是梨簧未曾得到皇家供奉,一直是老艺人自养自传。梨簧戏的名称可能是江淮春日:梨花为妆、丝竹伴奏,因名梨簧。梨簧戏也叫平安戏,源自老芜湖祈求赭山神姑保佑人寿年丰、四季平安。但我以为芜湖是水网地带,在船上生活的人有一颗“驿动的心”,只能祈求平安来规避暴风雨。大约在道光十年(1830年),芜湖东门外伍先生与奚仁潜师徒,组成了第一个职业性的梨簧戏班子。清朝一品大员黄钺告老寓芜写《于湖竹枝词》,把平安戏定名为“梨簧戏”。其时,外来徽斑唱腔和苏州评弹强势登陆芜湖,为了以本土化争取票友,梨簧戏索性改为“泥簧”戏或称篱簧,迎合芜湖下里巴人的口味。 城南还有李鸿章为小妾造的带花园的老房子,据说这个小妾会唱梨簧戏、爱穿香云纱。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668

20091102101843328.gif (138.49 KB, 下载次数: 89)

20091102101843328.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4 05:04 , Processed in 0.359434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