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50
- 帖子
- 1029
- 积分
- 1029
- 精华
- 0
- 最后登录
- 2011-4-7
- 注册时间
- 2010-9-28
 
- 乡约币
- 2227 枚
- 乡约宝
- 0 枚
- 最后登录
- 2011-4-7
- 注册时间
- 2010-9-28
|
 | |  |  |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理、工、农、经、管、文、法、教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多科性省属全国重点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
农大概况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理、工、农、经、管、文、法、教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多科性省属全国重点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1.6万亩,教学用地3,950亩。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江西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溯源于1940年10月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农学院,1952年在其基础上组建江西农学院。1958年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1968年更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69年江西农学院并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80年11月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现设有农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理学院、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职业师范(技术)学院、南昌商学院、软件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院等16个院,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设有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学校加大了学科建设力度,现有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6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二类特色专业1个、一类特色专业3个,江西省特色专业4个,为江西省品牌专业19个,江西省示范专业1个。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52个,其中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5个,有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有博士学位学科授权点5个,有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26000余人(含独立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500余人(不含独立学院),有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教授87人,副教授210人,博士112人,有90人次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3人、省级人选1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员3人,柔性引进了包括8名院士和2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在内的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学校教学、科研设施齐全、先进。图书馆馆藏图书100余万册,引进了中文科技期刊、中文学术期刊、EBSCO全文库、Springer全文库等多个文献数据库,并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单价800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生均5000元;建有饲料科学、农作物、昆虫等32个研究所(室)以及1个农业科技园;建有设备先进的分析测试中心、计算机中心和校园网
校庆70年的logo [1]
络中心;近年来新建了一批多媒体教室、视听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等现代教学设施。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在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成果。近三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
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鉴定成果40项,其中包括3个国家超级稻新品种,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9项;编写专著(教材)320余部,在统计源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2550余篇,在SCI、EI、ISTP收录研究论文180余篇。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多个省份推广应用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和技术成熟、操作性强的实用技术,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近31亿元。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科研管理先进单位”和“江西省科研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2002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已进入北大图书馆、科技部
江西农业大学
科技信息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三家国内权威核心期刊系统。
江西农业大学是江西省最早对外开放单位之一,属“聘外国文教专家AI类资格单位”,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学校同美国、荷兰、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对外学术交流活跃,先后接待过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来访专家、学者共10,000余人次。
江西农业大学对精神文明建设、校风建设常抓不懈,曾多次获得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20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目前,已初步建设成具有浓郁的学术氛围,高雅的文化品味,良好的道德水准,优美的校园环境,充满现代气息、体现时代特征的花园式学校。70年来,学校累计培养本专科生、研究生8万余人,其中大多数已成为教学、科研、行政、经营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和领导干部。
在新的历史时期,江西农业大学继承老共大的优良传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创新,“产、学、研”相结合,努力成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基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再创新的辉煌!
党委书记 石庆华
编辑本段农大荣誉 江西农业大学:全省十个第一
经过近70年的办学历程,江西农业大学已经形成了自己明显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江西省高校中创下了十个第一:
◆江西农大是江西省第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江西省办学历史最长的高校之一
◆江西第一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产生在农大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大建立了江西省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江西农大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地方猪种资源DNA基因库
◆江西农大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居全省高等学校之首
◆江西农大自“八五”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和经费数居全省第一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江西省高校中唯一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的刊物
◆江西农大校园是全省第一个且面积最大的生态示范校园
◆江西农大是江西唯一同时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和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称赞和题词的大学
◆江西农大是全省唯一连续19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全国“三下乡”先进单位称号的高校
编辑本段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石庆华
校长、党委副书记——黄路生
党委副书记——曹钟朗
副校长——金志农
纪委书记——徐兰宾
副校长——王华林
副校长——上官新晨
副校长——潘晓华
副校长——陈金印
副校长——廖为明
副校长——贺浩华
校长助理——胡春晓
校长助理——许斌华
编辑本段农大师资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近1500人(不含独立学院),有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有正高职称人员100人、副高职称人员396人、博士179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1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25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全国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13人。有1人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3人连续两届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学部学科评审专家,1人被聘为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和南方稻区首席专家,3人被聘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柔性引进了包括10名院士在内的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建有35个校级研究中心(所)和一个农业科技园;设有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图书馆馆藏图书100余万册,引进了中文科技期刊、中文学术期刊、EBSCO全文库、Springer全文库等多个文献数据库,并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编辑本段农大校训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旧)
抱朴守真,厚德博学(新)
编辑本段学院介绍
农学院 【办学历史】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是一个具有64年办学历史的知名学院。1994年由原农学系、植物保护系和园艺系合并而成。现有5个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村区域发展、植物科学与技术)、5个教学实验室,5个教学标本室,有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165人(含农业推广硕士等专职研究生53人)、本科生624人。
【师资条件】
学院现有教职工71人,其中正高18人,副高23人,具博士学位及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24人;博导6人,硕导3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江西省跨世纪中青年人才4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2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省级名师1人,校级名师1人。学院形成了一支梯队健全、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办学层次】
现有博士点2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作物学、生物学)、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动物学、果树学、蔬菜学、草业科学、生态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另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高等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本科专业5个(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村区域发展、蚕学,其中农学、园艺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蚕学暂停招生),2005年增设三个专业方向:农学专业(农产品安全与贸易方向)、园艺专业(绿地建植与养护方向)、植物保护专业(动植物检疫方向),并设有江西省自学考试专业2个(农学、园艺),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现代化办学体系。
【学科建设】
多年来,学院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学院具有学科面广、学位层次高、学位授权点多的特点。现已建成博士授权学科2个、硕士授权学科11个;拥有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动物学3个为江西省“十五”重点建设学科;建成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作物品种改良基地1个。
江西农业大学
【科研成果】
近5年来,全院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2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6项,国家发改委项目1项,科技部项目课题6项,共获科研经费2600余万元;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2项,发表科研论文600余篇,居全校首位。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先后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西省农科院、萍乡等近20个科研单位(市、县)建立了校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实行科教兴农,共推广科技成果30多项。
专业介绍
农学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试验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经济与管理、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学、基因工程。
农学(农产品安全与贸易方向)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免疫化学、生物化学、现代生物技术、现代仪器分析、农业生态学、农产品质量标准与管理、生物安全及转基因产品检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市场营销学、WTO农业规则与国际农机农产品法规、国际贸易。
园艺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设施园艺学、设施农业工程学、花卉学、果树学、蔬菜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经营管理学、园艺产品贮运学。
园艺(绿地建植与养护方向)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功能草地建植、绿地规划与设计、草坪学、牧草学、草地生态学、绿地植物种质学、绿地养护学、草业生物技术、生态旅游规范、绿地管理学。
植物保护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遗传育种学、现代生物技术、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农药学、生物制药工程、资源微生物、经济昆虫资源学、城市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
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方向)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病毒学、动物学、昆虫学、动植物检验检疫法规、农药与兽药残留分析检验、动物卫生检验学、动物检疫检验、植物检疫检验、现代生物检测技术、国际贸易。
园林与艺术学院 【办学历史】
园林与艺术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创办的中正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历经1958年创办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林学系,1980年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林学系,1993年更名为林学院,2002年更名为园林与艺术学院。
【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102人,博士研究生7人,本科生990人。有林学、园林、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含环境艺术设计和电脑设计两个方向)、中药资源与开发、林产化工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林学、园林2002年被评为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有森林培育、森林经理2个博士点,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植物学、森林经理、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和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5个硕士点,同时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林业)以及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森林培育)。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3人,其中博士14人(含在读)、硕士16人(含在读),获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获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学院还聘请了国内外16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学院设有森林培育、森林经理、森林保护、树木与生态、气象、中药资源与开发、园林设计、花卉与观赏园艺、城市规划、建筑工程、测量、绘画、艺术设计等13个教研室。
【学科结构】
学院的植物学科和森林经理学科为“九五”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森林培育、森林经理学科为“十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的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有园林规划研究院(二级设计资质)、园林花业公司(二级施工资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另有植物天然产物与林产化工研究所、树木资源研究室和现场统计研究室等多个研究所。学院的树木标本室为国际植物标本馆网络成员,国际代码为JXAU,收藏省内外2000余种木本植物的标本;有种类较为齐全的昆虫标本室,有为教学、科研、生产服务的绘图室、CAD室、气象观测站、30亩的花卉盆景实训基地等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学院在宜丰、新干、资溪、赣州市建筑设计研究所、赣州市城市园林有限公司和南昌市昌北规划院等地建立了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学院资料室收藏有专业图书7000余册,专业期刊90余种,各学科也拥有自己的专业资料室。
【学术科研】
学院现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林业局及省部级项目40多项,横向研究课题20余项,学院先后与美国Kentucky State
University、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近10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专业介绍
林学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植物学、树木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测量学、森林培育学、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计测学、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经济管理。
园林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美术、设计初步、园林制图、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艺术、园林工程、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建筑结构与构造、园林史、风景区规划、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园林植物虫害防治、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法规、景观生态学等。
艺术设计专业:授予文学学士
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主干课程:透视学、素描、色彩、三大构成、人体工程学、装饰材料与施工技术、居住空间设计、工作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景观建筑设计、广场景观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景观工程、园林艺术、电脑三维制作、照明设计、展示设计等。
电脑艺术设计方向:
主干课程:透视学、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装饰画、电脑绘画基础、字体设计、招贴设计、标志设计、图形设计、三维造型艺术、商业插画、包装装潢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网页设计、多媒体制作、动态艺术创作、影视艺术创作、影视片头设计、CI设计等。
城市规划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城规CAD、城规GIS、旅游及风景区规划、建筑设计、城市系统分析、园林建筑、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区域规划、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城市给排水规划、工程管线规划、城市交通分析与道路设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等。
中药资源与开发: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分类学、药用植物气候资源学、中药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药用植物病理学、药用植物昆虫学、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药政法规。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办学历史】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1992年,始名为畜牧兽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前身是1936年成立的江西省兽医专科学校及1952年成立的江西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历经江西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牧医系、江西农业大学牧医系。学院现设动物科学系、动物医学系和江西省饲料科学研究所等下属单位。在校博士生、硕士生100余人,本科生700余人。
【师资条件】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职工9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9人、讲师26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0人、国家级中青年专家1人、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6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获得博士学位10人、在职攻读博士17人,获得硕士学位38人。学院教学条件优越,设备先进齐全,实验室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有8个教学实验室。
【学科结构】
学院现设动物科学(含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畜牧业生产与管理、动物生物技术、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4个方向)、动物医学(含动物医学、动物检验与检疫、兽用生物制品与药品、生物兽医学工程4个方向)、动物药学和水产养殖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是江西省的重点专业,也是江西省的首批品牌专业。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6个硕士授予点,均有同等学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得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3年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获得博士授予权。“动物生产学”为江西省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为江西省“九五”重点建设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为江西省“十五”重点建设学科,“动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为江西省第一个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西省唯一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科研成果】
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仅2000年至今,共承担完成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特别是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2项、三等6项,其他奖6项目。学院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协作办学活动,20年来有一大批毕业生被派遣到国外留学、进修或参加学术交流。
专业介绍
动物科学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畜牧微生物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饲料与饲养学、动物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养猪学、养禽学、草食动物生产学、畜牧业经济管理、特种经济动物学、。
动物医学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与寄生虫病学、兽医公共卫生学、兽用生物制品学、动物药学与药剂学、动物检验检疫技术、基因工程原理饲料添加剂、畜牧生态学等。
水产养殖学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 水生生物学 鱼类学 鱼类生理学 组织胚胎学 水产动物疾病与防治 水产增养殖学特种水产养殖学 观赏鱼类养殖学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等。
工学院 【办学历史】
工学院的前身为农机系。1969年,成立于1958年的江西农学院农机系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农机系合并组建新的农机系。为适应学科发展,拓宽专业设置面,1985年农机系更名为农业工程系,1995年和计算机系合并,组建工程技术学院,2000年计算机系分出成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保留并于2002年改名为工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19人,本科生1355人。
【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
学院坚持“以‘三个代表’和‘三个面向’为指针,坚持教学科研并进,质量效益并重,充分挖掘潜力,主动适应市场,努力扩大规模,大力弘扬特色,稳步提高质量”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机械电子为主体,以农业工程为特色,其他工学学科同时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成人教育;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建设人才”的办学定位。
【师资条件】
学院现有教师50人,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17人,博士学位教师3人,具有和正在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8人。教师中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优秀教师1名,江西省劳动模范1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名,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名、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学院注重实验室建设,有机械制造与新技术、电工与电机、电子、自动控制、汽车新技术、拖拉机与农机、农业生物物理、建筑等8个实验室,1个金工实习基地,配有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电火花成型机、线切割机等先进的车、铣、刨、磨、钻、焊设备;1个汽车驾驶基地,占地40余亩,铺有标准的水泥路面和倒桩场地。教学设备总值822.6万元,教学设备齐全,教学手段先进,在校外建立了13个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为满足教学和实习需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专业介绍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生物学基础、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其应用、机械制造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CAD/CAM、汽车与拖拉机、农业机械学、现代测试技术、工业企业管理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其应用、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CAD/CAM、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
交通运输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运筹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微机原理及其应用、汽车构造、汽车检测技术、机械维修工程学、汽车运用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交通运输安全监理等。
土木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房屋结构、建筑施工、房屋建筑学、建筑CAD、建筑工程概预算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脉冲数字电路、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移动通讯、电路CAD、数字通信原理等。
工程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高职)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技术及应用、CAD/CAM、工程材料、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工业企业管理等。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高职)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材料、模具CAD/CAM、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数控技术、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工业企业管理等。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高职)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汽车构造、汽车性能与使用、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修理、旧机动车鉴定与估价、汽车运输企业管理等。
| |  | |  |
|
-
0.jpg
(3.92 KB, 下载次数: 137)
-
1.jpg
(2.28 KB, 下载次数: 137)
-
2.jpg
(7.61 KB, 下载次数: 137)
-
3.jpg
(6.15 KB, 下载次数: 131)
-
4.jpg
(8.68 KB, 下载次数: 137)
-
5.jpg
(4.51 KB, 下载次数: 133)
-
6.jpg
(7.56 KB, 下载次数: 137)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