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1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冠县-中华第一梨园风景区

[复制链接]

492

主题

0

听众

552

积分

论坛版主

Rank: 18Rank: 18

乡约币
3161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9
注册时间
2010-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天剑逍遥   发表于 2010-6-8 22:21: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梨 园 四 季
                     
梨园春光    梨园夏景    梨园秋色    梨园冬趣


梨 园 景 观
梨树王    梨王宫    结义园    梨仙居    八仙聚
观花栈道    御宿园    五子救母    观雪台


梨 园 故 事


济南人骄傲他们的名泉,聊城人骄傲他们的秀湖,而冠县人则骄傲他们的梨园。
    在马颊河、卫运河之间铺展开来的这方平坦的黄土地上,没有峰峦叠嶂,没有波影涛声,没有晨钟暮鼓,没有驼铃阵阵,但有了这片梨园,便足以构成鲁西平原上一道特有的景观,成为冠县的骄傲与自豪。
    梨园,是一道清新淡素的风景。她不能以大气磅礴取胜,也无法用奇、险、幽、秘引人,但她那春的娇媚,夏的葱茏,秋的斑斓,冬的静穆,无不以自己独特的韵致拨动着人们的美感神经。当你用敲够了键盘的手指去触摸那柔嫩的花瓣;当你用听够了城市喧嚣的耳朵去聆听风过梨林的絮语;当你那吸够了工业废气的鼻孔嗅到鸭梨的芳香,当你那在舞池中转累了的双脚踏进小雪初降的梨园,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解脱,什么是潇洒,什么是纯真和灵性,什么是真正的回归自然。
  梨园,曾是黄河母亲留给冠县人抚慰伤痛的一剂灵药。两千年前,在王莽称帝,义军蜂起,饥荒连年,哀鸿遍野的年代,黄河咆哮着掉头而去,给冠县留下了百里故道和连片的决口淤积区。从此,风起沙飞,岗耸丘连,兔奔狐走,草黄茅白便成了冠县大地上的特色景观;从此,风沙荒旱便开始和冠县百姓相依相伴,成为他们主要的苦难之源。但是,大自然毕竟还存了几分公平。这无边的黄沙,竟是适于梨树生长的土壤,于是,在一代又一代先民手下,成片的梨树在风沙中顽强的生长繁衍起来。让莽莽苍苍的荒沙窝里,春天来时,也会有沁人的花香流溢;夏雨过后,也会有生命的绿色蓬勃;到了秋高梨熟的季节,鸭梨的香甜,更会调和沙窝百姓生活的苦涩。
  在冠县几十万亩梨园里,到处都是古往今来的传说和故事。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也许史籍不载,也许无据可考,但反映的都是故道梨园的古老与神奇;述说的都是梨乡人民的勤劳、勇敢、聪明和善良;寄托的都是他们在苦难深重的现实之中,对于真、善、美的浪漫幻想。因为,面对黄沙茫茫、林莽苍苍,人们怎能不产生跨越古今的联想?面对那一棵棵曲枝虬干、疤结累累的百年老梨,人们怎能不产生超越凡俗的想象?
  但是,神话的美好,并不能改变冠县梨园多灾多难的命运。千秋百代,风沙依旧肆虐,盗匪依旧横行,灾荒依旧频繁,梨乡百姓对幸福安乐的期盼,依旧在美丽的神话中诉说。古老的梨园里,虽然穿行过武义士行乞兴学的彳亍脚步,回荡过黑旗军起义的战马嘶鸣,但那不过是沉沉暗夜里转瞬即逝的流星的璀璨。
真正的神话实现在共产党到来之后。党领导下的一场场浴血奋战,使梨乡百姓真正成为梨园的主人。经过了血肉之躯和风妖沙魔的殊死拼搏,古老的冠县梨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茂。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春雷惊醒了这方古老的土地,冠县梨园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不再是古老品种的一统天下,而成为名、优、特、新品种组成的梨园家族;它不再靠天生地养、粗放管理来广种薄收,而靠高新科技来催发量和质的飞跃。如今的梨园,不再是农民聊补无米之炊的副业,而是发家致富的主营。
  如今,冠县梨园发展史上,正书写着前无古人的一笔。
2005年4月,又是一度梨花怒放时节。那位极具诗人气质的聊城市市长,在徜徉于万亩香雪海时,以他那领导者施政时的睿智和诗人对于美的敏锐,把心中酝酿已久的策划提上了日程——打造冠县梨园的旅游文化名牌,为聊城的“水城旅游”增加新的亮点,进而带动整个冠县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这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带来了冠县梨园历史性的变化。在扑面而来的强劲东风里,冠县县委、县政府动起来了,有关单位忙起来了,以寒露为中心的冠县梨园热闹起来了。在县长刘强同志的强力指挥、精心督导下,分管副县长苏法旺同志亲自率领5个办事组开始高效运转。从这一历史性时刻开始,在莽莽黄沙中培植出梨园的冠县人,追求的不再仅仅是梨儿的硕大和甘甜,他们开始从文化的层面、美学的视角,来谋划和建设梨园崭新的未来。
  花开花落,梨青梨黄,秋风白露,早雪晚霜。当杨柳又绿,梨花又白的时候,冠县梨园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在万亩花海之上,高高的观花台巍然耸立,把无边的美景尽收眼底;长长的观花栈道上,你可以拂着花枝、浴着花香、伴着蜜蜂和蝴蝶扶栏慢行;蜿蜒曲折的石板小路,连接着玉树琼林中的一个个景点:梨树王、梨王后、夫妻树、三君子、四朝元老、五子救母、六卫士、七仙女、八仙聚等,让你可以尽情领略老梨树的风姿;刘秀、蚕姑、燕王、刘伯温的种种传说,更可以让你陶醉于梨园的古老和神奇。
  从此,冠县梨园的价值已经从物质的层面拓展到精神层面,她贡献给我们的已经不再仅仅是产量和产值,而是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从此,冠县梨园带给人们的不再仅仅是梨的香甜,而是美的享受,休闲的愉悦,投入大自然怀抱的那份舒适和安逸。
    我们有理由期待:当冠县梨园从现在的400多亩发展到第二期工程的一万亩时,她将和“江北水城”、“马颊河度假村”连为一线,吸引来更多的游客,那时,这里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鸭梨第一园”。


    冠县,是全国著名的“鸭梨之乡”,成方连片的梨园(查看组图)达30万亩,面积之广,全国罕见。花开花谢,梨青梨黄,四季美景,蔚成大观。
“堆雪铺玉三千顷,飞甜流香十万家。”以此形容冠县阳春三月的梨乡风光,绝非夸张。
春风送暖,梨花怒放,雪铺四野,香飘漫天。车在花中行,人在花中游;远望,—片片如烟似雾;近看,一株株粉妆玉琢。更兼梨园中,杏花落尽,绿叶满枝,桃花虽过,半树残红。还有现在已很少看到的李子、沙果、红子等稀有果树,与梨花争艳斗胜,给30万亩玉雪世界点染着无尽的翠绿和嫣红。在这无边的玉树琼林之中,芳香弥漫,蝶舞蜂飞,游人迷醉。每逢四月清明,梨乡赏春游客,采风文人,络绎不绝。人们倘徉在百里芳香阵中,流连于千顷锦绣林里,无不交口赞叹。此时的故道花海,的确是“平原游春最佳处”。
看惯了奇松怪柏的游客,如果见到老梨树的千姿百态,肯定会眼界大开。由于栽培年代的久远,冠县的韩路、张八寨、邓官屯、刘屯一带的梨园中,百年老梨树比比皆是,它们树干粗短,疤痕累累,大枝如龙,昂首四向,小枝如爪,屈曲朝天,大枝小枝,纵横交错,蜷曲扭结。那种苍老、刚劲的风姿,比老梅高大,比古松多情。更奇的是,它们历尽百年风沙,仍能逢春繁花似锦,遇夏枝繁叶茂,临秋硕果摇枝。其中不少老梨树,都有着神秘的名字和动人的传说:
在冠县兰沃乡韩路村的梨园里,很远便可看一棵高大、苍劲的老梨树高耸于众树之中,这便是著 名的“梨树王”。它高8米,粗可二人合抱,树冠占地近百平方米。据说该树系韩路王氏先祖于康熙八年 (公元1669年)所植,如今已有330 多年,年产鸭梨仍达3000余斤,堪称奇闻。据专家评定,“梨树王”树型之高大,树龄之古,产量之丰厚,均为全国第一。
在“梨树王”周围,还有几株著名的老梨树。“八仙聚”――树干粗矮,枝繁叶茂,顶端有8根粗如碗口的大枝并行生出,伸向八方,似“八仙”各显神通于碧波之上。“卧龙树”――树干贴地,蜿蜒前伸,树冠高起,如巨龙昂首。还有一株百年“红子”树,叶似梨,花似桃,果似山楂,十分罕见。
梨园之秋,更是令人心驰神往。八月仲秋,鸭梨成熟,千顷梨园,黄澄澄的果子挂满枝头,别是—番风景。下梨了,路边村头,金黄的鸭梨堆成了山,甜香四溢,游人可随意品尝。待初霜过后,梨园尽染。梨叶虽不及枫叶鲜艳,但浅红、金红、棕红,色彩斑斓。此时游览,天高云淡,气爽风清,登高放眼,无边无际的梨园一片暗红,足以让人大饱眼福。
梨林冬景,妙在老树。踏枯草,登沙丘,寻找一片百年老树。故道的风沙,使它们一株株苍黑如铁。你若仰望,以蓝天相衬,那交错的枝丫,酷似画家笔下的老梅,又似金钩铁画的篆书。你若有幸恰逢微雪初晴,黑褐色的树枝上,覆盖着薄薄的白雪,便可目睹一幅天然的水墨丹青——“寒林初雪图”。如果你身背摄像机,定会不停地按动快门;如果你是绘画爱好者,必然挥毫泼墨如痴如醉。


游览提示
赏花路线:冠县县城——兰沃——韩路——张八寨——邓官屯——刘屯——县城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0

主题

0

听众

26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6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7-5
注册时间
2010-6-12
沙发
waoocxk   发表于 2010-6-19 13:46:55 |只看该作者

. . . .

.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15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49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7-6
注册时间
2010-6-12
板凳
虎酒个骨   发表于 2010-6-19 18:39:46 |只看该作者

. . . .

.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43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4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7-6
注册时间
2010-6-12
地板
爱情霉m   发表于 2010-6-19 19:16:38 |只看该作者

. . . .

.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49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49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7-6
注册时间
2010-6-12
5#
hwh0762   发表于 2010-6-19 21:06:03 |只看该作者

^_^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0

听众

127

积分

管理员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乡约币
565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27
注册时间
2010-5-24
6#
菜菜虫   发表于 2010-6-21 15:00:33 |只看该作者

{:2_31:}离这么近,应该去看看,去尝尝

离这么近,应该去看看,去尝尝

友谊万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7 00:00 , Processed in 0.287356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