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开到中途,肖兰忽然大叫一声:“停车,我要回家!”林康吓了一跳:“肖兰,你说什么?”“我要回家!我忘记带化妆盒了。”肖兰急得快要哭出来……
一向素面朝天、清爽自然的肖兰迷恋上了化妆。对她来说,化妆已经是一件比吃饭睡觉还重要的事情,不化妆,她甚至难以面对自己的丈夫。
肖兰本来一直都是素面朝天的,但今年突然迷上了化妆,先是买回一大沓时尚类杂志,回到家里连饭也顾不上吃,就专心地看了起来。此后,已经具备了一定化妆知识的肖兰跟丈夫要了一张银行卡,走进商场购买了5000多元化妆品。买回化妆品后,开始不断地钻研,她越研究,越觉得化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明明是同一个女人,可是不同的唇彩、不同的眼影、不同的粉底装扮出的是完全不同风格的女人。肖兰越研究越入迷,索性报名参加了一个美容**,专门学习美容和化妆。一个月下来,她的化妆技巧大有长进。经过精心装扮,她变得越发流光溢彩、美丽动人。
化妆让肖兰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赞美,也让她对自己的容貌越来越自信。刚开始,丈夫对化了淡妆后的妻子还表示惊奇和赞美,可没想到这种赞美反倒助长了肖兰对化妆的迷恋。每天,她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化妆上,每次出门前都要化上好几个小时,要是有朋友聚餐,那化妆的时间就更长了。她给孩子们上课也不那么专心了,看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经常因为化妆导致上班迟到,被学生埋怨,领导批评。
面对心理医生,林康显得有些无奈,他说:“每次和朋友一起吃饭,她都要化上好几个小时,还经常因为化妆而误了时间。不仅如此,要是席间她发现自己的妆容有瑕疵,她会借口到卫生间补妆,一补就是半个小时,甚至一个钟头,有好几次,甚至直接跑回家了,这让我在朋友面前很尴尬。”
“以前,她也就早上出门的时候化一下,现在晚上洗完澡也要化上半天,每次等她从洗澡间里出来,我都困得睡着了,根本谈不上夫妻生活……”
林康告诉心理医生,自己当初喜欢肖兰,就是因为她单纯自然,素面朝天,不爱虚荣。妻子也知道他的想法,可就是一头栽进化妆品里出不来了。有时候,他甚至伤心地想,也许自己真的娶错人了,也许肖兰根本就不像他当初认识时那样单纯自然,她也爱修饰,好虚荣,这份婚姻也许真的该解体了。
在心理医师看来,林康一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帅气的男人,而且事业有成,的确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而肖兰比较普通,话语不多,比较娇弱和内向。守着这样一个男人,女人很容易就会产生自卑和不安全感,也许肖兰对化妆的迷恋就是这个原因。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医师询问林康,是否有比较漂亮的女同事或朋友对他展开过追求,而且妻子知道这件事情。
林康承认有一个大学同学,也是现在的同事,对自己一直都有好感,她叫袁仪,是公司公共事务部的部长。袁仪个子比较高挑,人也长得漂亮,加上平常很注意着装打扮,显得很时尚。可是,林康说自己并不喜欢精心装饰的女性,所以拒绝了袁仪的追求,而选择了肖兰。
他告诉医师,肖兰见过袁仪,是在公司成立十周年庆典上。因为妻子成长在书香世家,不太喜欢社交活动,所以一般这种交际宴会他都不勉强妻子,但那次庆典,老板要求必须带上伴侣,所以肖兰和自己一起去了。那晚回家后,肖兰有些闷闷不乐,问她怎么了,她只是说不太舒服。于是,自己也没太在意。说到这里,林康又加了一句:肖兰好像是从那以后,开始慢慢迷上化妆的。
听完林康的话,医师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袁仪的存在,可能更加让肖兰觉得不施脂粉的自己显得没有女性魅力。而且,那次庆典上,肯定还发生了什么林康不知道的事情。
医师转而问肖兰是否还记得自己陪丈夫参加公司十周年庆典的情景。
肖兰说记得,以前自己从来不化妆,那天也就穿了一件简简单单的碎花棉布连衣裙,脚下一双黑色平底系带凉鞋,素面朝天,简单得就像一个大学生去参加同学间的聚会。其他人都穿着晚礼服,自己站在那里显得特别的另类。
她还说了另外一些事情:
林康因为要去招呼从美国飞过来的老板一家,于是将肖兰介绍给了自己的同事袁仪,让她帮忙照顾一下。袁仪身着阿曼尼的黑色晚装,LV的手袋,眉毛、眼睛、嘴唇、指甲,都经过了精心的修饰,显得高贵美丽、仪态万方。林康走后,袁仪对肖兰说:“林康是当年我们学院最帅的小伙子,当时大家都想,不知怎么样美貌的女子才配得起他呢?他娶了你,你好福气哟!”袁仪说着,倒了两杯红酒,递一杯给肖兰,自己端一杯轻抿一口,接着说:“我和林康相识多年,大家感情密切,因此说话不怕你不高兴。比如说今天的晚宴吧,大老板特地从美国飞来,公司还请来很多社会名流,这么盛大的晚宴,所有的男士一律西装领带,女士也大多盛装出场。相比之下,你连妆都没有化,穿的衣服也太简单了。这样做不但有损公司形象,也会让林康很没面子的。”
肖兰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就在这时,林康回来了。袁仪跟林康说笑时,肖兰一直站在一边默默地看着他俩。她突然注意到,穿着西装、英气逼人的林康跟身着晚礼服、仪态万方的袁仪站在一起,是那么和谐、那么相称,她心里突然涌上了强烈的自卑……
肖兰说,她后来开始反思自己平常是否太随意了,并化了点淡妆,试探了一下丈夫。傍晚6点多钟,当林康下班回到家里时,她鼓足勇气走出卧室。林康放下皮包,照例给了妻子一个拥抱。没想到,就涂了一点淡淡的口红,洒了一点香水,丈夫就发现了自己的变化,还说涂了口红,人显得精神一些,脸色也不那么苍白了。总的来说,效果还不错。当时,她就觉得袁仪是对的,没有哪一个男人不喜欢艳丽的女人,帅气的林康自然也不例外。
此后,她就慢慢迷上了化妆,没想到现在自己对于化妆变得如此痴迷。她也想控制一下自己,减少对化妆的关注,但她发现已经做不到了。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她会不时掏出小镜子,照照自己脸上的妆容是否完美;下了课,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冲进洗手间补妆。现在对她来说,化妆已经是一件比吃饭睡觉还重要的事情,不化妆,她就难以面对别人,甚至无法面对自己的丈夫……
解析
肖兰对于化妆的痴迷,已几乎发展到强迫症的地步。
她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化妆上,甚至不化妆就觉得无法见人,不化妆就感到强烈的不安、无法做任何事情。这其实源于她内心的自卑感和强烈的不安全感。嫁了一个英俊帅气、引人注目的丈夫,让她在心理上有了很大的压力,而化妆使她找到了完善自己的途径,增加了自信。但她在化妆过程中过分专注、过分追求完美,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她的正常生活。
现代都市女性都希望展现在别人面前的是自己最美丽、最动人的一面,化妆本是一个很好的凸显女性风采的手段。适当的化妆,可以增加女性的姿色,让人显得更加年轻、漂亮。在一些社交场合,化妆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就像出席正式场合,男性要穿西服一样。但和肖兰一样,过分地迷恋化妆,以至于不化妆就无法见人,这显然已经使化妆这件愉快、有益的事情,转变成生活的累赘、婚姻的破坏者。
一般而言,对化妆过于迷恋的女性,其性格或者有些自卑,或者过于追求完美,或者二者同时存在。
林美上周失去工作,因为她的主管再也无法忍受她无数次地为化妆而迟到,无数次地在与客户洽谈时突然躲进洗手间去补妆。她今年才25岁,年轻漂亮,唯一的问题是,她对化妆上了瘾。
林美是一家外资企业的员工,刚工作时她也是素面朝天,但单位里有不少女孩都是化了淡妆来上班的,看久了林美也想试一试。在朋友的指点下,林美第一天化妆上班就获得很大成功,许多同事都夸她“没想到你化了妆这么漂亮”,一些男同事更是夸张地张大了嘴巴。
林美心里美滋滋的,自此以后,她每天不把淡妆化好就不出门,因为增加了这些粉彩,她总能得到赞美之声。
不久,林美谈了位男朋友,林美约会也总是化了妆前往,连两人亲热都是带妆进行。男朋友对林美也是爱护有加。直到一个多月前,林美和男友去吃饭。因为天热,林美脸上的妆有点脱落,又忘了带化妆品,结果只能洗了脸上的妆。可男友一见了她却睁大了眼睛,脸上的笑容也在瞬间失去,“原来你不化妆的时候这么丑呀?”男友有些不相信地说。这一顿饭因此有些不愉快,饭后两人就分了手各自回家。林美不打算再出门,她还是神经质地化了妆。
那之后不久,林美真的和男友分了手。虽然原因不明,但林美固执地认为,男友是因为她没化妆而分手的。
和男友分手后,林美更离不开化妆了。每天早上林美早早起床,化完妆后哪怕只是一点点不如意都要重来,结果弄得经常迟到。晚上回到家,林美也不敢卸妆,总是担心万一有人造访,自己没化妆如何见人,就干脆浓妆艳抹地睡觉。即使是工作时,林美也总担心脸上的妆,隔半小时不到就要照照镜子、弄弄头发。每次见客户前,她还会躲到洗手间里去重新补妆,也不管客户就坐在外面干等。部门经理警告几次无效后,将林美辞退。
女人化妆似乎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得不承认,化妆后的女人,在精心修饰和包装下完成蜕变,给人以感官上的美感。但是,这种美丽往往是经不得推敲的,一旦卸下那层面具,女人便失去了自信,往往会连门都不敢出,更不敢见人。化妆依赖症便是这样形成的。严格地说,化妆并不能给女人带来质的变化,它的作用更多的是心理暗示。在这种意义上,化妆并没任何好处,反而可能给女人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依赖化妆的女人,她的生活中可能缺少充分的自信心,故而想在化妆中寻找以获得心理的平衡。要知道,女人真正的美,来自于优雅的言谈、高贵的人格、成熟的魅力及足够的自信,她立足于世的资本,不是漂亮的外表,而是其内在的素养。摆脱化妆品的束缚,女人其实也可以生活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