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民族精神

[复制链接]

391

主题

0

听众

472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351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2-8-20
注册时间
2010-9-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品味人生   发表于 2011-8-31 16:01: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传统哲学在数千年的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精神风貌,包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在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

一、天人协调精神

天与人的关系是中国哲人普遍关心的问题。除去尊天、顺天、胜天以外,强调天人协调、天人和谐的参天思想占具主流地位。参天思想来源于《易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参”这一概念是荀子最先提出的。荀子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天地的造化功能,要靠人的参与才能完成,“参”就是参与天地的变化,通过“清其天君(心),正其天官(眼耳舌鼻等感官),备其天养(裁非其类以养其类)”,以“全其天功。”《中庸》说:“唯天下至诚,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参天之说既肯定人是自然的产物,又突出人不同于其它自然物;既承认天的客观必然性,又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其着眼点特别强调天人之间的协调发展。人对于天,既不是一味盲从,毫无作为,又不是一味蛮干,为所欲为。参天说的基调是

二、入世济世精神

所谓入世精神就是对社会的关注、对人生的关注、对人世的执着精神。中国哲人大都抱着“以其道易天下”的宏愿,或著书立说,授徒讲学,或游说诸侯,从政治国,都具有入世精神的显著特点。儒家上说下教,自任天下之重;墨家“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法家“信赏必罚,以辅礼制”,策略有所不同,其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并无二致。庄子表面上看似超脱、冷酷,但对人类社会并未忘情。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实际里却深深地透露出对人生、生命、感情的眷恋和爱护。”宋明理学虽然重心性,但也强调“以斯道觉斯民”。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陆九渊说:“宇宙内事乃己份内事,己份内事乃宇宙内事。”

中国哲人不深究实体,而特重人与天、心与物、己与人、人性与天道等关系。他们非常热烈地讨论伦理问题,因为他们认为伦理与社会政治密不可分。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法丰富而深刻,但却不是概念的辩证法,而是人生的辩证法。中国哲学讲政治、论社会、谈人生、说道德,是人生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伦理哲学,入世与济世的精神一贯而彰显。

三、理想主义精神

1、理想人格——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出自《庄子》,但它表述的却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内圣”指内修或具有圣人之德,“外王”指外施王者之政。孔子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人”。《大学》里讲的“明明德”即内圣,“亲民”即外王,二者的结合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儒家的内圣与外王是统一的,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出发点和关键所在,外王是内圣的落脚点和归旨,“格物”、“致知”、“诚心”、“正意”属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属外王。

2、理想政治——仁政王道

孔子提出的仁学理想,已包含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泛爱众”、“为政以德”、“举贤才”等内容,孟子进而发展为系统的仁政学说,认为王道以德服人,霸道以力服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征地以战,杀人盈野”的兼并战争皆为霸道。仁政学说表现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反映了人民大众对改良政治、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渴望,是古代思想的精华。

3、理想社会——大同世界

中国古代思想家描绘过各种各样的蓝图,其中最著名的是托名孔子讲的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大同世界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持久而巨大的影响,成为许多思想家、政治家乃至农民起义的共同旗帜。近代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想,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不同程度地引述了这一思想。大同世界,永远是中国人的一个美丽的梦。


胜利和眼泪!这就是人生! ——法 巴尔扎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15:38 , Processed in 0.29710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