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传统天文历法

[复制链接]

391

主题

0

听众

472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351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2-8-20
注册时间
2010-9-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品味人生   发表于 2011-8-31 16:34: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国传统天文学是伴随着农业文明的产生而出现的。由于传统农业和自然界的四时交替、日月循环的自然节奏有着天然的密切合拍,推动了中国传统天文学的早熟和辉煌。主要表现为对天象观测与认识的不断发展和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天文历法的日臻完善。

一、天象观测与认识的不断发展

《左传》引的《夏书》记载了夏代发生在房宿位置上的一次日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

《诗经》中记载得周幽王六年(前776)的一次日食,是世界上最早一次有明确时间的日食记录。《春秋》记载了从鲁隐公三年(前720)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37次日食,其中32次已证明可靠。前613年,周史官还观测到“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据考古专家论证,古代中国人确定天体及星相位置的二十八宿体系大概诞生于春秋中期。

战国时期,齐人(一说是鲁人或楚人)甘德的《天文星占》和魏人石申的《天文》,合称《甘石星经》,测定了黄道附近约一百二十个恒星的方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可惜已经失传。

关于天体结构曾出现三种不同说法,即宣夜说、盖天说和浑天说。宣夜说已失传。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象一个盖笠,地象一个复盘。浑天说则认为天和地都是圆的,天在外,象蛋壳,地在内,象蛋黄。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张衡总结了过去和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并亲自进行观测,写出了天文学著作《灵宪》,比较正确地说明了月光和月亮盈亏朔望的道理。他认为“月光生于日之所照”,月食是由于“蔽于地”所致。《灵宪》中还比较精确地记录了在中原地区能经常见到的星数2500个,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在浑天说的基础上,张衡发明了利用水力转动的天文仪器——“浑天仪”。浑天仪据说是用铜铸成浑象(即天体仪),球面上标出黄道、赤道(相交成二十四度角)、南极、北极,并刻有二十八宿及其它星座。用漏壶的水力推动每天回转一周,非常巧妙。

魏晋时期天文历法的重大成就之一,是发现了“岁差”。晋代以前人们尚不知岁差,认为太阳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总是在某一个固定点上,即太阳走完了一周年,也就走完了一周天。东晋虞喜发现冬至点实际上是缓慢移动的,一周年不等于一周天,周年与周天间之差叫岁差。祖冲之根据自己的观测计算,证实了岁差的存在,这是世界天文史上的首创。

隋唐时期是我国天文学发展的辉煌时期,在实际观测与计算、天文仪器的制造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唐代天文学家张遂。

宋元祐元年(1086),苏颂、韩公廉奉命重制浑仪,两年后制成新型的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俗称天文钟)。它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组合在一起,上下分三层,总高约12米,上层是放置浑仪的观测室,中层放置旋转的浑象,下层是报时钟和动力装置,以水力推动,通过变速与转动装置,使三部分仪器运作起来。其制作之精妙、结构之复杂、功能之齐全堪称世界之最。

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1231-1316)不仅精通天文、算术和水利,而且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创造和改进了简仪等13种天文仪器,主持了全国26个地区的天文观测,在大都建立了司天台,积累了宝贵的天文观测资料。

明清时期,设有国家天文台——“钦天监”,总掌天文观测。今北京建国门内的古观象台,始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台上有大型铜铸天文仪器,台下为紫微殿、漏壶房、晷影房等附属建筑,功能十分齐全。

对于中国古代杰出的天文成就,李约瑟曾感叹道:“中国人在阿拉伯人之前,是全世界最坚毅、最精确的天文观测者,并在很长一段时间(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0世纪)几乎只有中国人的记事可供利用。”

二、历法修订的日臻完善

《夏小正》

商人又用干支记日,即以十干和十二支交相组合成六十个单位,以一个单位代表一日。当时人们还把一个月分为三旬。

司马迁《太初历》,规定一年为365天又335/1539日,一月为29又43/81日,十九年置七个闰月。这是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

祖冲之《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运用到历法中,定一回归年为365.24281481天,与近代科学测定日数相差不到50秒。

张遂于开元十五年(727)编成闻名中外的《大衍历》,根据日影实测来确定历法,纠正了前代历法中的许多错误。

郭守敬《授时历》,推算极为精确,一年为365.2425天,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同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即格里哥里历)的一年周期相同,但要早于它三百年。


胜利和眼泪!这就是人生! ——法 巴尔扎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5-18 15:04 , Processed in 0.21913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