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阳谷县农民张德宪36万元教育基金资助近千寒门学子

[复制链接]
阳谷一中张德宪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阳谷一中张德宪   发表于 2010-7-30 23:06: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阳谷县农民张德宪36万元教育基金资助近千寒门学子
      在阳谷县第一中学,向学生打听“张德宪”其人,大家都会肃然起敬。自2001年设立“张德宪教育基金”以来,张德宪已拿出36万元资助了近千名寒门学子,其中绝大多数都考入高校深造,有的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

  张德宪,今年72岁,是阳谷县闫楼镇吴海村的一名普通农民。老人多次谢绝采访,10月23日上午,记者终于走近了他。

  家庭贫寒不乏温暖

  张德宪老人衣着十分朴素,虽年过古稀,但精神矍铄。单从外表看,让人无法将老人和每年6万元的“教育基金”联系起来。

  在那个连吃饱都成问题的年代,由于家庭条件差,家中兄妹多,上学对张德宪来说是一个想也不敢想的奢望。成家后,张德宪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尽管如此,他仍全力供儿女上学。孩子都很争气,二儿子张怀生的成绩尤其突出。

  当时,张怀生就读于阳谷一中,距家十多公里,每周徒步来回奔波,自家做的萝卜咸菜和杂面窝窝就是每天的伙食。不过,邻居们经常送些衣服,学校的老师对品学兼优的张怀生也是关爱有加。张德宪深深体会到了贫困家庭供孩子上学的艰难,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生活中接触的家庭都是比较困难的。虽然我的日子不好过,但遇到有困难的邻里乡亲,我会毫不犹豫地帮助他们。”张德宪说。

  设立基金一心助学

  儿女渐渐长大成人,张德宪一家的生活也好了起来。他多次和孩子们商量怎样资助那些家境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张怀生在北京事业有成,每年都会给父亲几万元钱。于是,张德宪决定用这些钱来助学,并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

  2001年,张德宪在阳谷一中设立了“张德宪教育基金”,每年拿出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我没有文化,从小生活很苦,所以能理解别人的苦。一听说有孩子上不起学,我心里就着急。现在生活条件好多了,但仍有家庭困难的孩子面临辍学,国家因此可能会损失一个人才。多帮一个孩子就能多为国家做些贡献。”

  虽然张德宪助学很大方,但他的生活却十分简朴。老人从来不舍得买新衣服,平时吃饭也很节省。“能省就省,浪费可不行。钱省下来给那些贫困的孩子们,我心里觉得痛快。”简单的话语,透出老人的浓浓爱心。

  不图名利继续捐助

  6年来,张德宪只去过阳谷一中两次,一次是在2001年设立“张德宪教育基金”时,一次是在去年。学校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时他不出面,学校把受资助学生的名单给他,他也不保留。“我不图名不图利,孩子们也不需要给我什么回报,只要能多为国家做贡献就行。”

      老人对名利看得十分淡,不少媒体纷纷致电表示有意采访,均被他婉言谢绝。

  受资助的学生从学校里得知张德宪的名字后,试图当面表示感谢,并四处打听老人的住址和联系方式。但是,大家都知道老人的脾气,所以没有人将这些信息“出卖”给学生。

  张德宪老人说:“这个教育基金我当初准备设立五年,但几年来深切感受到这些钱确实能给贫困孩子带来一些帮助,所以我打算将这个教育基金继续设立下去,不间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8 19:01 , Processed in 0.406202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