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悠久的葡萄酒

[复制链接]

492

主题

0

听众

552

积分

论坛版主

Rank: 18Rank: 18

乡约币
3161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9
注册时间
2010-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天剑逍遥   发表于 2010-8-28 14:29: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没喝葡萄酒时,已经读熟“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瑟琶马上催”。

  等到家长允许喝酒了,小时候过年时喝大瓶的通化葡萄酒、中国红葡萄酒,开始了红酒文化生涯。再以后,1990年代喝干红、干白,以及若干年前在各种灯红酒绿的场合“时髦”XO,我自认为是喝过一些葡萄酒的。

  移民到加拿大,接触到赫赫有名的冰酒。相较东方的繁华都市,安静纯朴的加拿大就是一个“大屯子”,屯子里居然出产世界上最难得的一种葡萄酒——冰酒。但冰酒大众型的并不贵,最便宜的不过是二十元,两个小时力工工钱罢了。

  这些年也积累了些红酒文化的知识,早在刚接触白兰地的时候,我已经知道白兰地并不等同于葡萄酒。拿轩尼诗XO当白酒喝更不对,毕竟结识不少开酒吧的朋友——只是酒吧老板自己也这么喝。

  葡萄起源与发展

  葡萄,是落叶藤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圆锥花序,开黄绿色小花。葡萄一般即指这种植物又指其果实。果实圆形或椭圆形,成熟时紫色、黑色、红色、黄绿色或白色。随着葡萄种植技术的发展,葡萄颜色越来越多样化。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栽培葡萄这种果树,欧洲的《圣经》和中国的二十四史,到处可见对葡萄的记载。中文有关红酒文化的记载,可确认的最早是《诗经》。如同人类所有培育的经济、粮食作物一样,葡萄也来自天然宝库,据说原产于小亚细亚,至今还有大量野生葡萄品种。葡萄的种植从小亚、中亚开始向东西方传播,大约公元前6世纪开始传到欧洲的地中海沿岸。传到美洲是在大航海时代以后。

  传统史学认为,中国种植葡萄始自西汉,伟大的探险家张骞通西域,将葡萄从中亚带到玉门关以东,玉门关在今天甘肃敦煌一带。考古证据表明,在玉门关以西,此前葡萄已经广泛种植。而张骞所经的西域,相当一部分就是今天中国新疆,至今是中国最著名的葡萄产区。所以笔者认为,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葡萄的地区之一。

  目前已有的葡萄种类有8000多种,但是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品种是大规模种植的。葡萄的种植大都集中在北半球的暧温带区域,主要在欧洲和中亚南部,在南非、美国加州、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暧带地区。热带也有生长。

  葡萄有食用品种、酿酒品种、观赏品种等等。1980年代以后,中国市场上出现一种称为“提子”的葡萄,个大肉厚,很耐储运。随着新品种增多和市场价格变化,今天提子和葡萄的概念已经基本混同。

  葡萄产量以法国、意大利最多。葡萄除直接食用外,大量制成葡萄干储存,此外主要用作酿酒。近年人类注重保健,葡萄子被开发成一种保健类食品,与名目繁多的深海鱼油、补钙制剂、多维制剂摆放一处,居然价格不菲。

  欧洲地中海沿岸成为种植葡萄重地,原因有两个,一是历史悠久,二是此地出产的葡萄最宜酿酒。

  什么条件都可以出产葡萄,只是阳光照射太少会酸,太多则过甜。地中海沿岸地区日照适度,海洋反射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光,这些生态条件对葡萄的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品质均有良好的影响,再辅以当地浓厚的葡萄酒生产传统,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的葡萄种植、酒类酿造形成不可动摇的地位。

  悠久的葡萄酒

  葡萄酒,是以葡萄果实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饮料。历史悠久、产量极大,是葡萄酒的两大特点。

  考古表明,六千年前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差不多同时开始酿造葡萄酒。罗马帝国灭亡原因,是罗马史研究中一个恒久的课题,学说众多,有学者认为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之一是:罗马人大量的饮用葡萄酒,所用的杯子经常是铅杯,罗马人普遍铅中毒导致帝国的蓑落。葡萄酒进入唐诗,很有力地说明这种酒在中国的影响。

  除了低酒精饮料这一功能,葡萄酒还有一些别的用途。

  无论东西方,葡萄酒自古以来都做为调料被用于烹饪。在西餐中,葡萄酒起着提香、去异味和着色作用。中餐使用葡萄酒烧制也很普遍,我吃过的就有香槟红糟排骨、红酒鸡翅、葡酒大虾。

  在现代医学建立以前,欧洲人曾经长期把葡萄酒用于医疗,做为兴奋剂使用。中医则自春秋时期就视葡萄酒为强身、增寿、暖腰的保健品。现代人对葡萄酒的保健作用更为强调,著名化学家巴斯德的名言:“葡萄酒是最洁净,最保健的饮料。”是酒商最爱说的话。

  酒做为礼仪用品,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很早就已确定。葡萄酒不一定是红的,但最常见的葡萄酒是红色,因此被基督教视为耶稣血液的象征。连带提高了酒杯的地位,圣杯是广义基督教最重要的礼仪用具。

  葡葡酒历史悠久、产品多样,形成世界范围的红酒文化,出版的有关著作汗牛充栋,专业人材辈出。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7 15:35 , Processed in 0.28833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