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颐和园谐趣园修缮竣工 9月10日重新开放

[复制链接]

25

主题

0

听众

27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乡约币
6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7-21
注册时间
2010-9-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回形针   发表于 2010-9-30 15:18: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颐和园谐趣园修缮竣工 9月10日重新开放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网站    日期:2010-09-10
  历时440天的颐和园谐趣园修缮工程于9月10日竣工,并正式向游客开放。工程总投资1350万元。
  颐和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谐趣园原名惠山园,始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该园仿江南名园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增建了涵远堂等建筑,并将园名改作“谐趣园”取自“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境。1860年谐趣园遭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八年(1892)重建并保留至今。
  谐趣园位于颐和园内东北角,万寿山的东麓,占地一万平米。中央是一座池塘,环池建有知春亭、引镜、洗秋等大大小小建筑15栋,涵盖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元素,是颐和园园中之园。
  尊重历史 科学修缮
  新中国成立后,谐趣园虽经修缮,但经历了多年的风雨侵蚀,景区建筑瓦件缺失、部分木构件糟朽,油饰普遍出现褪色、脱落,部分游廊由于地基的冻胀造成木构件歪闪,形成安全隐患,为此市政府决定作为重点工程进行抢修。经过国内文物专家缜密的论证后,在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6月,颐和园开始实施谐趣园修缮工程。谐趣园修缮工程被列入2009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工程遵照不改变文物原状,不破坏文物价值、最小干预的修缮原则。主要包括修补景区内的青砖地面,按照历史原貌恢复散水及园路;修补石活、屋面、木结构与墙体的裂缝;修补、添配受损、缺失的瓦件;修补、加固所有建筑的内、外檐装修;修补涵远堂的内檐彩画,重绘部分游廊破损无法修复的彩画;按历史原貌重新裱糊室内顶棚;完善综合防雷与安防预警系统等基础设施。
  修缮建筑面积总计2226平米,囊括了园内所有古建,其中建筑15栋,游廊115间,石桥4座。
  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
  修缮中按照颐和园的建筑等级将景区屋面重新恢复为捉节夹垄的布瓦形式,所有能够继续使用的原始瓦件被当作了“宝贝”,继续使用,添配的新瓦件则使用在后坡或不明显处。这样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建筑的历史痕迹,修缮之后的谐趣园景区保留了景区应有的历史沧桑感。
  恢复棚壁糊饰工艺
  修缮后的涵远堂等古建内檐采用了安徽潜山的传统作坊制造的仿乾隆高丽纸、苏州丝绸博物馆生产的仿制宫廷用芝麻纱以及河北香河的绿色团龙万字不到头银印花纸,延续了清代皇家建筑棚壁糊饰的面貌。
  采用彩画评估体系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古建彩画的风貌,修缮前所有的彩画都要根据“颐和园彩画评估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价值评估,凡是有价值的原有彩画均进行保留,使用软毛刷刷掉彩画表面尘土和蜘蛛网等进行除尘保护,拍照保留历史资料,仅南侧游廊部分无法修复的彩画被依照档案重新绘制,涵远堂等重要古建的均完整保留下来。
  丰富景区内涵开展文化展陈
  修缮后的谐趣园不仅免费向游客开放,还将根据清代陈设档,恢复为原状陈列展室,同时开展系列文化展览一同向游客开放。
  涵远堂将举办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与颐和园共同主办,北京颐和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长城学会、中国长城书画院与北京皇家园林文化创意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的《和谐中华——开国元勋后裔及将军名家》书画作品展。
  修缮后的谐趣园恢复了古园昔日的青砖古韵,宫门上新近添配的门钉,在阳光中焕发出夺目的金光,再现了皇家园林应有的历史风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9 08:25 , Processed in 0.38765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