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代济南城中的德王府

[复制链接]

492

主题

0

听众

552

积分

论坛版主

Rank: 18Rank: 18

乡约币
3161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9
注册时间
2010-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天剑逍遥   发表于 2010-10-12 15:54: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珍珠泉大院正门前的老牌坊于1930年被拆除。
  编者按:打造明府城特色标志区是咱济南提得越来越响的旧城改造目标。明府城原来啥模样,自然让很多人心生好奇。本期《老济南》,给你拉拉明府城中的第一大院德王府,它对济南古城的影响可大着呢……
  朱见潾兴建德藩故宫
  明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复立长子朱见深为太子,同日封其余四子为德、秀、崇、吉四王。被封到德州的德王朱见潾(1448年~1517年)为英宗次子,初名见清,因爱恋济南湖山泉水之胜,以德州地方贫瘠,风沙过大为由,要求改建王府于济南,然而这一请求却没有得到明英宗的批准。直到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明宪宗朱见深继承皇位后,才批准德王改其驻地为济南。 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朱见潾来济南就位。
  获准改驻济南后,朱见潾所作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以珍珠泉为中心大兴土木,修建德王府。德王府系在济南城区最繁华的地段——原济南公张荣府邸旧址上扩建而成。德王府亦称“德藩故宫”,为明代济南城中最大的建筑群。它东至县西巷,西至芙蓉街,南至今泉城路,北至后宰门街。据清乾隆《历城县志·故藩》记载:“德府,济南府治西,居会城中,占(城)三之一”。
  王府池子与德王府
  王府周围有两丈多高的宫墙,府前立有高大的牌坊,宫院四面各辟宫门,正门外有一座砖砌的影壁,影壁后有半圆形围墙,东、西各开一门,即东辕门和西辕门(今珍珠泉大院西侧尚存西辕门街)。德王府内的珍珠泉和濯缨湖为西苑。濯缨湖,汇聚珍珠、散水、溪亭诸泉而成,当时广约数十亩。此外,朱见潾在大院内还开凿了玉带河,与今珍珠泉大院以西的曲水河(亦称“梯云溪”)沟通,营造了画舫,供自己和他的嫔妃们在濯缨湖游乐。
  明崇祯十二年正月,清兵入关,攻陷济南府,德王朱由枢被执,后于崇祯十五年正月死于关外,德王世系就此告终。
  据统计,自第一代德王朱见潾筑建德王府开始,先嗣后有六位德王相继入住。
  济南被清兵占领后,德王府建筑大都被焚毁,显赫一时的王宫旧院从此改换了门庭,清康熙年间,在德王府旧址建巡抚署,将濯缨湖西部划出,因曾在王府内,民间素称之为“王府池子”,今天尚存。
  北极庙与德王府
  北极庙,亦称北极阁、真武庙,位于大明湖东北岸放鹤亭故址高达7米有余的石镶土台上。
  这座始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的道观与明代德王府有何关系?也许下面这首描述北极庙的“济南竹枝词”及其注文会使你茅塞顿开。竹枝词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范坰 ,其诗及注文为:“玄武台高踞水滨,风雷呼吸聚天神。閟 宫净乐怀明发,想见藩王锡类仁。德王从道家言,谓神乃净乐王子,于殿后别构四楹,祀神父母,名净乐宫,刘函山有记。”
  另据《真武庙启圣殿记略》记载,由于朱见潾信奉道教,自从成化三年来到济南后,每年都要来到北极庙献礼供奉,并年年派人对庙宇加以管理和修缮。朱见潾死后,其子朱佑榕袭封王位,又在北极庙的正殿后“别为殿四楹”,取名为启圣殿。殿内绘有其父母的画像。墙上壁画,皆为演奏、舞蹈、献果等祝寿场面。
  北极庙东侧还有眼感应井泉,它的来源也与德王有关。据立泉边的《感应井泉记》碑文记载,明正德九年,朱见潾派白闻宇修缮北极庙。施工期间,因湖畔众水井都是漤水井,百余名工匠每日饮水都得到很远的地方去汲取,费时费力。一天夜里,白闻宇焚香祈祷,拜求神灵,以解饮水之忧。蒙寐之际,得“神灵”明示:泉在北。次日额让工役凿挖,果然有泉涌出,色清味甘。于是用道教常用的术语“感应”二字将此泉取名曰“感应井泉”。
  以“王府”命名的老街巷
  按明朝的封藩制度,除太子作为储君外,诸皇子均封为亲王,各就封地,称“亲藩”。亲王的嫡长子封世子,世袭亲王;诸子则封为郡王,并在亲王所在地分建郡王府。郡王亦应由其嫡子世袭,诸子则为镇国将军。镇国将军以下,诸子则以世次递封为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直至皆奉国中尉。受封德王的明英宗次子朱见潾在济南就藩后,在济南共传袭了七代,其子孙先后有 15人受封为郡王。到了崇祯朝时尚有8个郡王,在济南相应有八座郡王府。
  郡王府,俗称小王府。明朝灭亡后,散布于城中的其他各郡王府遂逐渐废为街巷民居。旧时济南以郡王府命名的老街巷有三条,一条是德庄王第四代孙宁阳王府所在的东小王府街,另一条是德庄王第七代宁海王府所在的西小王府街(两街后来合并,统称小王府街),再就是嘉祥王府、清平王府所在的府馆街。旧时济南还有两条称名为“东玉斌府街”和“西玉斌府街”的老街。玉斌府,在清光绪年间的济南地图上标为“仪宾府”。“仪宾”是明代对宗室诸王女婿的称谓,而“玉斌”乃是“仪宾”的谐音。相传当年为陈姓仪宾居于此处,故而街巷以“仪宾”(玉斌)名之。
  以“王府”设置命名的老街巷
  济南以“王府”设置命名的老街巷主要有两条,一条为天地坛街,另一条是后宰门街。天地坛街就是位于济南老城区中心的南北轴线上,它北起院东大街和院西大街路口,南至升官街、南城根街路口,由于其地原为德王府祭祀天地的祭坛而得名。明代灭亡之后,天地坛亦随之废弃。有清一代,人们在坛的遗址上逐渐建起了民居、店铺,形成了一条长约350米的街道,并沿用“天地坛”这个称谓作为街名留传。
  从珍珠泉大院后门向北行,不远处有一座名为“百花桥”的小桥。在小桥东侧是一条400多米的东西长街——后宰门街。这条街在明代时称“百花桥街”,由民间运往德王府的货物都是先在这条街上停放,然后再从王府的北门送进王府。北门为后门,叫广智门,而人们依照元、明时的惯例,又通常把它俗称为“厚载门”。清代,明时的德王府虽然垮了,但地处德王府北的百花桥街却被人们更换为“厚载门街”,此后“厚载”二字随着时间的流逝,以讹传讹,又逐渐衍化“后宰”,故而成为今日的“后宰门街”了。(本文选自任宝祯先生新作《珍珠泉史话》一书,有删节。该书由济南出版社本月出版。)


0.jpg (32.95 KB, 下载次数: 130)

0.jpg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2 01:11 , Processed in 0.260083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