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创新启示录--寻找浙江发展的文化“芯片”

[复制链接]

17

主题

0

听众

19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5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0-19
注册时间
2010-10-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靖懿   发表于 2010-10-15 15:16: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文化创新启示录--寻找浙江发展的文化“芯片”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 2010-08-20 09:14:00 选择字号:

寻找浙江发展的文化“芯片”


  每一天,我们都在想如何生活:
  足不出户我就在华数上“淘”了心仪的东西;
  办张剧院文化卡,全年80场演出随心所欲看;
  刚学会的器乐,正好可以在社区的“嘉年华”上露一手;
  ……
  我们所期望的一切“潮”的生活方式,都有赖于文化的创新。
  借助于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字和IT技术的不断“升级”,新的文化创意灵感的介入,文化产业的链条越来越长,文化产品的外延也越来越大。演艺娱乐、动漫网游、电子阅读器、高清电视……这些层出不穷的文化产品,让我们的精神生活前所未有的滋润。
  正所谓,文化创新源于大众又归于大众。
  而扩大来看,文化创新之于社会发展,更像是“芯片”之于主板。
  以前,我们习惯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如今,文化早已不再是“搭台”的配角,文化产业已经昂首登上了浙江经济振兴的“舞台”。作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支撑力,文化产业将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在这个人人都谈论“低碳、环保”的时代,你可曾发现,绿色、低碳、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正是新兴文化产业的魅力。
  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日臻成熟,催生了高科技支撑的新媒体和文化产业化,数字出版、手机报纸、网上书店等新兴文化业态,正在快速成长。
  我们看到,浙江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营造一种发展新环境,让活力竞相迸发,让灵感充分涌流,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建设。
  我们看到,公共文化服务正打开多元化、社会化的“另一扇窗”。如何通过更有价值更具包容性的服务体系,让文化猫腰钻入普罗大众的日常空间,是文化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
  我们也看到,文化创意以一种无孔不入的方式改变那些原本已习以为常的生活感知,包括方式、路径甚至态度,因为文化创意,生活与众不同。
  在这里,我们用文字记录下了15个形态各异的文化创新样本:
  重组中的红旗出版社——
  是浙报集团抢先顺应全球传媒发展趋向,拓展报业产业链的重大举措,是传统报人打响新浙江文化制造的宣誓。
  以人为本的杭州爱乐——
  让高雅艺术擎起“惠民”大旗,以文化人,是他们的坚持。
  交互的华数“三网融合”——
  用魏格拉理论解释,就是以板块碰撞实现了文化服务和消费方式的无限可能。
  全新的城市文化扩张方式——
  频频闯入镜头的城市景区,将杭州这张崭新的外景地名片散向全球。
  ……
  文化产业是个性化的,也许无法复制,但总有启示。


0.jpg (235.1 KB, 下载次数: 62)

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9 08:17 , Processed in 0.29025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