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县技工学校创建于1987年,是经省计委、省劳动厅批准成立的一所具有较强培训实力的中等综合性技工培训学校。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占地37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教学楼、实习场、礼堂、男女生宿舍楼、教职工家属楼,有6230平方米的体育活动场地和2500平方米的集中绿化地。教学设施齐全,有21个普通教室,高标准的电工、钳工、微机、车工、电气焊实习专用教室,电工电子综合实验室和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微机室装置微机100台,钳工实习车间110个工位。学校克服资金困难,精打细算,筹资60万元新建实习车间1500平方米,投资100万元,建立车工实习车间,拥有我县最先进的数控车床等大型机加工设备。学校在校生1716人,开设钳工、纺织保全、砖瓦抹灰、商品经营、会计、烹饪、电工、计算机应用、市场营销等专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工56人,80%以上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中高级职称和专业技术人员37人。无论是学校发展的规模、基础设施的投入师资队伍的建设都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是目前我县唯一的一所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的专业学校。2002年4月我校经省经贸委批准成立了“茌平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基地”,可承担电工、金属焊接切割、起重机械、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等8个工种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核。同时进行校校联合办学,自2001年起,我校与山东技术学院联合举办“2+3”高职大专班,学生在校2年完成技校阶段的学习后,通过对口招生考试,升入山东技术学院学习三年,毕业后颁发山东省教委验印的大学专科毕业证,享受同类大学生分配待遇,届时可取得由国家劳动部核发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自2003年起与山东第二技术学院联合举办机电一体化专业高技班,学生在校学习四年可取得高技职业资格证书。
建校十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路线,我校明确提出了学校工作中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教学为中心,坚持德育的首要地位,坚持学校的整体改革。这为学校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改革创新之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德育方面,校党支部提出了深化德育研究,加强网络建设,开通教育渠道,体现德育价值的基本思想,并指定了相关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校德育工作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学工作:学校提出了“双”字方针,内容包括教学思想的“双着”战略,即着眼于素质,着眼于能力;学校工作的“双为主”地位,即学校工作以教学工作为主,教学工作以实习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的“双服务”关系,即文化理论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实习课服务。教学管理的“双结合”要求,即理论教学必须与实习教学相结合,实习教学必须为就业和再就业相结合。加强教学的“双基”原则,即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对学生的“双应”要求即中级技术工人的应知、应会。强化教学质量的“双证”考核,即技工学校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字”方针的提出,确定了实习教学的中心地位,理顺了教学关系,推动了教学、教改工作的开展。
整体改革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的方针,在办学模式、机构设置、教育教学、招生分配、奖金分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上级部门和兄弟学校的好评。
学校管理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强化管理,从严治校的指道思想,无论对教职工还是学生,都是严格要求、严明纪律、严密组织、严格奖惩。初步形成了“尊师爱生.团结守纪”的校风,“爱学生、重师表、勤钻研、讲奉献”的教风;“文明有礼、勤学苦练、立志成才”的学风和“忠与职守、公正无私、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工作作风。
十几年来,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被省劳动厅命名为“山东省教学质量优秀单位”;被市劳动局授予“实习教学样板单位”、“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连续10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职工教育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团县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在历次市、县两级举办的钳工、电工、计算机应用、会计等专业技术比赛中,我校都名列前茅,山东技术学院、高级技校招生,我校十余年保持全市考取人数和升学率第一。2004年毕业生中112人报考高职大专,有25人被录取,报高级技校19人,全部被录取,创总录取率86%的好成绩,远高于全省平均录取率39%。2002年4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山东省重点技工学校。”2003年我校钳工专业被省劳动厅命名为省级重点专业。
技校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技校的前途在于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致力于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的创办,进一步扩大教学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通过3—5年的努力,把我们的学校建成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具体说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技校的发展思路和措施是:
第一.要坚持深化改革,形成竞争有序的发展机制。改革是技校发展的唯一出路。技校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新的进展,就必须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和奖惩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适应加入WTO的需要,技校必须用市场的方法来经营,即一方面要用先进的经营思想来取代传统的教学管理;另一方面要以产品的观点贯穿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精心打造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品牌。
第二、要坚持横联整合,全面扩大办学规模。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与市际、省际技校的横向联合,技工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师资.专业和设备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联合办学,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这是县办技工学校再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要坚持纵向调整,进一步增强办学实力。一是与高校联办高学历教育,提升办学层次。通过开设现代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提供继续教育机会;二是继续巩固和发展中等技工教育,大力推行校企联合办学的“双元制”模式。根据企业用人需要和用人计划,确定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和课程内容;三是发展对在职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入世”后,企业职工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需要不断更新和提高,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技术、技能和体制上的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发展职业培训。
第四、要坚持加大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计划三年内建成一定规模的机加工校办企业,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壮大办学实力,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符合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标准的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站,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语言室等基础设施。
经过全体教职工十几年的共同努力,铸就了茌平技校今日的辉煌,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展望未来重而道远,我们要以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为指针,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道下,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兄弟单位的积极帮助,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一定能开创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新局面,一定能创造茌平县技工学校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