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莘县职业中专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0

听众

440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976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1-20
注册时间
2010-10-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榴莲花   发表于 2010-10-19 12:19: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莘县职业中专始建于1979年,前身是莘县教师进修学校,学校占地260亩,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现有教职莘县职业中专工338人,其中专任教师272人;双师型教师70人。学校设机电、电子、微机、电焊、服装、畜牧兽医、英语、园艺、汽车驾驶、数控、模具、综合高中等12个专业类别,在校生8000多人。辖职专校区、观城校区、本斋校区三个校区,形成了多专业、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模式。
    近年来,学校坚持“崇尚职德,成才创业”的办学宗旨,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以让社会了解莘县职业中专、让莘县职业中专走向社会为目标,牢固树立“以德立校、依法治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凭制度去管理,向管理要效益,靠质量求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办学规模逐步扩大。自2001年以来,在校生人数每年递增1200人,建筑面积每年增加10000平方米,教学设备每年投入100多万元。
    几年来,学校累计培养各类中级技术人才5000多人,有3650名毕业生升入对口高等院校,未能升入大学的毕业生分别安置到胶东、上海、苏州等地就业,就业率98%。2005年11月,山东省职业
    莘县职业中专教育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推广介绍了我们的经验和做法。2003年,我校被确认为“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山东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单位”;2004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山东省百万农民星火科技培训基地”;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莘县职业中专位于县城西首,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一所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特有工种岗位技能鉴定为一体的花园式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分职业部、综合高中部、预科部三部分。现有52个教学班,在校生3400人,教职工239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者115人,省、市级教学能手35人。拥有教学实验楼一幢,教学楼三幢,学生宿舍楼四幢,教师住宿楼两幢,高标准餐厅一幢,并于近期动工建设办公楼、餐厅各一幢,建有计算机、电工、电子、家电维修、、电焊、缝纫等24座标准化实验、实习室。设有计算机、电子、机电、英语、牧医、服装等六大专业。
学校以质量求生存,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以特色促发展,不断拓宽办学新思路,狠抓了基础设施、师资队伍、专业现代化、产业实习基地和现代管理制度“五大建设”。通过激活办学机制,实现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办学。抓住“职业”特点,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当地经济,把学校办成了特有工种培训基地,技术人才的摇篮。在加强骨干专业建设的同时,还面向社会、企业实行“订单式”教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近两年学生以每年1000多人的速度递增,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一、立足莘县实际面向市场办学
职业中专根据莘县实际,面向市场,形成了学生就业的大致思路,切实办好农口专业,让毕业生回乡自己创业,直接为全县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办好工科专业,让毕业生异地就业,直接为农民创收,共同繁荣农村经济。为了适应本县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学校适时开设了畜牧兽医专业。自1997年以来,累计为全县培养初、中级畜牧兽医人才200余人。毕业生大多在本县各地开办兽医门诊、养殖场、饲料厂,为本县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适应企业需要,学校增设了电气焊、家电维修短训班,实行定单式培养。
二、强化科学管理提升办学质量
莘县职业中专在学校管理上引入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制定了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因事定岗,严格设岗,公开、公平竞争,聘任上岗,优胜劣汰,初步实现了观念上从“能上不能下”到“能上能下”的转变,思想上从“只求无过”到“优胜劣汰”的转变,行动上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形成了团结一致,努力拼搏的大好局面。理念催生机制,机制激发活力,学校办学成绩一年好于一年,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先后荣获市、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03年3月被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重点职业学校,2004年2月被评为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学校摸索建立了“四条线”的管理模式和专业组长负责制。根据学生成绩、学生评议、年度考核、教师成绩四个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量化、评比,实行5%末位淘汰。专业组长依据《教职工量化管理办法》等制度对教学工作进行质量监督和考评,并载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模、晋级的重要依据。此项改革有效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严格请假制度,对宿舍、教室实行卫生、素质等5S管理。课间操整齐有序,口号宏亮。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为了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经常组织乒乓球、篮球、拔河比赛等体育活动,庆“五一”、“元旦”晚会等文艺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教室、宿舍环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宿舍文化成了职业中专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还经常组织评比“职专学星”等活动,有力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探索教学新思路改革旧模式
为使学生在职业中专能真正学到知识,学到技术,学校积极探索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借鉴外地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融入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分层次教学和模块教学。使专业设置新颖化,教学过程协作化,课程开发动态化。
在抓好专业理论的同时,着重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并根据市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素质和能力方向的需求和生源结构,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超前性和实用性,对不同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对基础好的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延伸,学校积极组织各类兴趣小组,指导学生参加计算机、电工、车工、电焊、家电维修等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
学校在强化教师的创业意识、基础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同时,大力开展了说课和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使全体教师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四、理念转变拉升高考新空间
随着职业教育的新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口高考的途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2003年职业中专192名学生参加对口高考,陈传靖等15人分别被青岛大学、烟台大学等本科院校录取,其余全部升入专科院校,升学率100%。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愈加重视,要求五年内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与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持平,且本科院校从职业中专招生的数量逐渐增加,试题贴近课本。2004年全省在职业中专招生本科数由去年的2400人猛增至5000人,从根本上拓宽了学生升学渠道。现在升学班的学习气氛空前浓厚,今年职业中专上线人数争取比2003年翻两翻。

01300000323733123710174197521_s.jpg (19.6 KB, 下载次数: 205)

01300000323733123710174197521_s.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9 04:25 , Processed in 0.273725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