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博士生导师] 山东大学-张士闪:博士生导师,现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复制链接]

39

主题

0

听众

39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98 枚
乡约宝
0 枚
兴趣爱好
sdf
最后登录
2013-4-25
注册时间
2013-4-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wangchuntao   发表于 2013-4-18 21:58: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张士闪 ,现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e30e924b899a90146a27d301d950a7b0208f524.jpg


人物概述:

  张士闪,1964年11月生于山东淄博,获山东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第五批中青年学术骨干(2001)。兼职山东艺术学院教授、艺术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潍坊学院教授、山东省民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等。学术兼职主要有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等。2009年入选中国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俗学基础理论、艺术民俗学,所任课程艺术民俗学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2006)。近年来主持国家、省部级等社科研究项目多项,先后出版学术著作9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曾组织“乡民艺术与近现代华北社会学术研讨会”(2006·济南)等多个有影响的学术会议,并主编有《齐鲁民俗》等丛书。
主要著作:
1. 《中国艺术民俗学》(二人合作,第一作者),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 《中华文学精要》(副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 《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独自),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 《中国家族教育》(副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 《艺术民俗学》(独自),泰山出版社2000年版
6. 《时尚指标》(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 《家书抵万金》(副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 《竞智斗趣话灯谜》(独自),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 《文学教程》(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主要论文

1、《当代民俗志书写应有的追求》(独自),《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联村仪式:乡土社会中的和谐追求》(二人合作,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4月17日
3、《从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到返归乡土语境——评20世纪中国乡民艺术研究》(独自),《文史哲》2007年第3期
4、《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民众主体的作用——以京西联村古幡会为个案》(独自),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版
5、《京西幡会:一个追求“天人吉祥”的联村仪式》(独自),《民族艺术》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化研究》2008年第5期
6、《传统妈祖信仰中的官方叙事与民间叙事》(独自),《齐鲁艺苑》2007年第6期
7、《艺术民俗学:将乡民艺术还鱼于水》(学术访谈),《民族艺术》2006年第4期
8、《村落语境中的艺术表演与文化认同》(独自),《民族艺术》2006年第3期  
9、《中国传统木板年画的民俗特性与人文精神》(独自),《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造型艺术》2006年第3期
10、《论乡村社会中民间信仰的艺术化趋势》(独自),《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11、《俗化的信仰与神圣的艺术》(独自),《民俗研究》2005年第1期
12、《山东村落中“神圣空间”的传统格局与现实效用》(独自),《民俗研究》2003第4期
13、《关敬吾论日本传统故事的类型与结构》(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14、《艺术民俗学视野中的民间文艺》(独自),《山东社会科学》2002第4期
15、《游艺民俗与艺术的起源》(独自),《民间文化》1999年第2期
16、《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独自),《齐鲁艺苑》1998年第2期
17、《游艺民俗:当代科际整合趋势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支点》(独自),《民俗研究》1997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学》1998年第1期存目
18、《山东传统民歌中儒学文化的渗透与影响》(独自),《民族艺术》199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音乐、舞蹈研究》1997年第5期存目
19、《略论博山地区民间艺术风格特征的历史社会成因》(独自),《齐鲁艺苑》1998年第2期
20、《略论“金瓶梅筵席”的美学特色》(独自),赵建民、李志刚主编《<金瓶梅>酒食文化研究》,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8年版
21、《游艺民俗:当代科际整合研究趋势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支点》(独自),《民俗研究》1997年第3期
22、《民俗·习惯法·典范社区》(独自),《民俗研究》1997年第2期
23、《梅花桩拳派传承与源流蠡测》(独自),《精武》1996年第5期
24、 《梅花桩拳派文场武场习俗与传统文化精神》(四人合作,第三作者),《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6期
25、《艺术院校文学教学的规律探索与改革实践》(独自),《艺术教育》1996年第6期
26、《山东民间美术中祈福求吉意象的成因》(独自),《民俗研究》1996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造型艺术研究》1996年第4期存目
27、《微山湖渔民“端鼓戏”艺术探解》(二人合作,第一作者),《齐鲁艺苑》1996年第1期
28、《民俗学:一种崭新的文化视角(兼论民俗学与艺术文化的互渗整合)》(独自),《齐鲁艺苑》1995年增刊
29、《从梅花桩拳派看义和团运动中的民俗因素》(独自),《民俗研究》199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近代史》1995年第4期存目
30、《艺术院校文学教学的“艺术化”探索》(独自),《山东高教研究》1994年第1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3 01:31 , Processed in 0.253267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