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欣,精诚教育集团董事长。 他挚爱教育事业,富有开拓创新精神,以担当社会责任为己任。热爱自己选择的事业,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目光,积极探索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并行发展途径。
领航者的孤独与追求
领航,需要你在未知的领域去探索,在别人还没有出发时先行一步,在没有同行者的路上独自消化孤独,用十八班武艺来应对风云时起的险境,也许要付出生命;领航,你还要有过人的力量,呼唤后来者前行;因为你领航,成功的那一刻,也许你只有一个人,所以你得学会为自己喝彩!
精诚教育集团董事长王国欣就是这样的领航人,15年来,他带领着他的团队,在中国少儿业余教育的道路上,举旗领航,默默地前行着。
获得生命的诀窍不仅仅是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着。
王国欣,从出发那天起,就是背负着“领航中国少儿业余教育”这个目标上路的,所以,他的脚步一直都没有停歇过,即使倦了、累了,也只是把医院当做获得给养的驿站,休整片刻又匆匆上路。背负着这个目标,他一路走来,已有15个年头。
在业余培训风起云涌,弥漫整个神州大地的1992年,他也进入了这个领域。创办少儿业余教育伊始,他就打出“办学不办班”的鲜明旗帜,而且一直坚持着。在当今培训市场鱼龙混杂、竞争无序的状态下,他坚持着自己的坚持。在少儿英语“四段一体”的教育体系逐渐完善以后,他推出少儿第二外语的概念,而且付诸实践。如今,精诚的法语班、韩语班、日语班都相继推出,而且渐成亮点。为给北京首次申奥加油助威、引起全社会对少儿英语的重视,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1993年他出资承办首届“北京市少儿英语大赛”,开创娃娃赛英语的先河,首都百万儿童参加,自此,外语赛事逐渐兴起……
精诚现象引起全社会关注。2002年的冬天,我有幸采访了王国欣,那时,精诚的事业已经腾飞,我说他是一个《放飞希望 追赶太阳的人》,那时是精诚10年。如今,王国欣追赶太阳的脚步依旧,只是头上多了些白发。用王国欣自己的话说“我老了,我老了!”可是,每每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是笑着说的,而说这话的时候,他眼中透露出那志在千秋的神情总会让你为之动容。
五年的时间,对于王国欣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与节点。更是少儿业余教育的征程中,一个又一个标杆性的里程碑,领航者地位丰厚的沉积——北京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朝阳区先进学校、北京市首批民办教育特色建设示范校、2008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2008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学校……
在业余教育的基础上,精诚又办起了全日制教育。2002年创办的精诚实验小学,已经由30名学生扩大到了350人。学校的英语特色教学享誉京城,一届届毕业生升入北京优质初中。家长的口碑成了学校最好的宣传广告。
近两年,精诚又向早期教育进军。如今,精诚幼小衔接实验班、亲子园、幼儿园相继亮相京城。四处自有校区分据北京的东南西北,在北京的业余教育领域有如此的办学场所首屈一指。以教育服务为龙头的教育产业在出国留学、图书出版销售等领域也都有了自己的建树。
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这样形容领航者的艰辛境遇一点也不为过:犹如一个人极地跋涉,极夜来临却还没有走出极地——没有太阳,冰天雪地,与世隔绝,寂寞与冷寂封冻着整个世界。
领航的途中,会时起风云。责任,是领航者执着前行的号角。
在王国欣因劳累而多病的身躯上,有一种什么样的力量驱使他如此坚强,如此牢不可摧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家长对精诚的信任,是员工对这份事业的爱戴,是社会给精诚的荣誉。精诚的事业得到社会的认可,只能办得更好,不能有半点松懈,必须对得起家长、老师和社会的信任。他说:“一个学生按精诚的教学体系走,学下来至少三五年。家长把孩子最好的学习时光交给你,这关乎孩子的一生,来不得半点虚假。好多教师辞去公职来到精诚,精诚必须给他们搭建好教书育人的平台,让他们的事业在精诚持续发展。”
创业初期,在有限的资金下,他没有奢华的资本,可是,现在走过了原始的积累,按理说,他该享受享受了,可是他依然质朴如初。他不抽烟不喝酒,没有高档的名品加身,没有自己的专车。如果你现在见到他,也许不会相信——挽着袖子、裤腿满是灰尘,皮鞋已经看不出颜色的人就是精诚教育集团的老总王国欣。可这的确是他,近期他日夜盯在即将完工的精诚实验小学国际部的工地。说他傻,说他没有活明白的大有人在,这个时候,王国欣总是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其实,只有他自己明白,他把领航中国少儿业余教育这份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舍此他别无所求。名车豪宅对他根本不具诱惑力。
把对教育的爱深入到生命之后,他的生命之中已经承载不了太多的东西,名车豪宅这些多数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在他的眼里好像从来就没有存在过。教育已经深入灵魂,让他超越了一切世俗的障碍。
领航者的另一面
超越领先,追求完美,是领航者的一贯作风。因为领航,往往会令大多数人跟不上他的步伐。尤其是在整个行业还没有完全成熟,拥有共同的游戏规则的时候。
总以为领航的路上,大处着眼,是缺乏细腻的,可今年春天,我改变了这样的看法。王国欣在天坛医院住院,下班后赶往医院去看他,短短半小时的车程,他打来三个电话。
第一个电话“上了一天班了,大家都挺辛苦的,医院也不是什么好地方,不要过来了”;
第二个电话“千万不要买什么东西,鲜花、水果、营养品这里都有,我吃不了太多的东西,不要乱花钱”;第三个电话“这个医院附近在进行城市改造,周围都在拆迁,没有像样的饭店可以吃饭,你一定要吃完东西再过来。”
我不愿违背他的意愿,但探视病人不拿些东西,好像总是缺少点什么。我清楚地记得,走进病房的时候,他埋在散乱的报纸和一大堆文件当中,对于我遵从自己的意愿买的东西他居然非常喜欢,面对冰淇淋他如孩子般的很快就吃完了。直到医生警告,我才离开。一身病号服的王国欣站在月色下的医院门口,让人心存酸楚。我已经忘了自己饿着肚子,只是清晰地记得,他给我们讲医生护士病友认出了他,感谢精诚对孩子的培养。
“五一”期间,随王国欣校长去考察河南民办教育,同行者有江苏宿迁致远集团董事长张恕生、河南洛阳豪迈集团董事长徐道豪,虽初次相伴而行,对民办教育的发展大家却有着一致看法,路虽艰难,却前景无限。
品读王国欣与精诚,《在路上》这首歌就会跃入脑海“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