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有名的老正兴饭庄迄今已有130年的历史了,它创办于清末同治七年。由无锡人蔡正仁、卓人兴合伙在上海创建了以经营河鲜海味菜肴为主的老正兴菜馆。由于当时上海正迅速发展成江南沿海的重要商埠,浙江两省涌向上海的商人越来越多,一时间刺激了上海餐馆的繁荣,老正兴也名声大噪,在上海,曾被人们誉为“饭店之王”。一些学徒帮工在老正兴学得手艺后另起炉灶,为了生意兴隆起见,也多以老正兴为名,最多时有140多家。
提起老正兴菜馆的迁京还与敬爱的周总理有关。1955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周恩来总理、陈云副总理在陈毅市长陪同下,来到上海东号老正兴就餐,在品尝了“青鱼下巴甩水”和“青鱼秃肺”以后,连连称赞说:“这菜确实与众不同,非常入味,全国只有老正兴才有”。周恩来总理临走时同服务员一一握手,并嘱咐说:“老正兴的菜确实好,要好好地保持这个风味。”回到北京后不久,周总理对北京市的领导说:“北京能不能也搞个老正兴菜馆”,1956年经北京和上海两市领导协商,将位于上海西藏路以东,四马路的老正兴迁址到北京的前门大街。
创始人:浙江人蔡正仁和卓仁兴
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两人结伴到上海滩闯世界。两人凭在老家饭馆学徒的手艺,在上海九江路的大陆市场内租摆一个小饭馆,各取二人名字中一个字给饭馆起名叫“正兴馆”,起初只卖几款家乡风味菜肴,像咸肉、百叶、草鱼、豆腐什么的。随着中外商家大量涌入上海,“正兴馆”从开张就把住了“货真价实,选料精细,色香形皆佳”的十三字真传,没几年就成为上海滩有名的烧菜馆。后来“正兴馆”的几个学艺有成的伙计另起炉灶,也做起了“正兴馆”招牌的买卖。蔡卓两家掌柜为了自家声誉便将大陆市场内的饭馆名前冠一个“老”字,成为“老正兴菜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