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家乡之窗
›
学校
›
【青岛】青岛大学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青岛】青岛大学
[复制链接]
1211
|
0
|
2010-11-3 13: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教学概述
青岛大学学科设置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10个学科门类,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教学层次。
青岛大学拥有:
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含培育),省部级重点学科26个(其中强化重点建设学科5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
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4;
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26部;
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2门;
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实验教学实验示范中心6个;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3个;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华文教育基地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第六届)二等奖2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第六届)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6人;
教育部出国留学服务基地(全国共6家)
山东省教学名师8人,山东省教学团队4个
专任教师近23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00人。
研究生教育
历史
青岛大学研究生教育源远流长。早在1956年,国家高教部、卫生部就批准我校招考副博士研究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科
青岛大学正门
青岛大学目前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类型;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二级学科硕士点69个),另有4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拥有国际汉语教育、艺术、工程(16个工程领域)、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教育等17种专业学位类型,可分别授予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截止2010年9月)
学生情况
青岛大学现有在校研究生5700余人,“十五”以来共有5篇博士论文,43篇硕士论文荣获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研究生代表队在美国举行的国际环境工程设计大赛上获得“杰出成就奖”;获2009年“鑫泽杯”中国机器人水球冠军赛室外技术挑战赛季军;获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获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2006年山东省实施《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以来,我校研究生获山东省优秀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奖项2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7项。
本科生教育
概况
青岛大学设有86个本科专业,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其中在25个省份一本招生),全日制本科生人数31081人。
教学质量
“十一五”以来本科生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周培源力学竞赛、Itat教育工程技能大赛等,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843项,其中国家级425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学生发展
“十一五”以来,学校近四分之一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就业率、考研率、公务员录取比率始终保持在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每年派出出国交流学生一百余人;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学校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留学生教育
国际化办学是青岛大学的办学方向之一,学校自 1987 年起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是国家教育部较早批准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内留学生数量较多的学校之一,目前有来自亚、非、欧、美、澳五大洲24个国家的留学生生1000余人。
青岛大学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新加坡、以色列等 20 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130 所学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其中的 40 余所高校签定了姊妹学校协议;每年聘请的长期外国专家和教师62人,短期外国专家百余名规模居全省高校首位 , 每年接受和派到国外友好学校交流的教师、学生数百人,国际化的开放式办学格局已初步形成。
青岛大学先后建设了国家华文教育基地、中德中心、中韩中心、韩国大佛大学孔子学院、美国俄亥俄大学孔子学院、德福考试中心(TestDaF)、美国国家安全部汉语项目青岛中心等重要基地和平台,每年承办初、中等和高等级别的 HSK 考试。
科学研究与人文学科发展
科研人员
青岛大学拥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研究人员10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聘院士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和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8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58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6人;长期任教外国专家62人,规模稳居全省高校首位。
泰山学者
泰山学者岗位
批准批次
王斌
病源生物学
第一批
王宜强
眼科学
第一批
陈兵
系统理论学科
第一批
夏延致
材料学
第二批
赵修松
物理化学学科
第二批
刘均利
生理学
第二批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
第三批
卢朝靖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第三批
周宇(女)
生理学
第四批
王乙潜
材料学
第五批
科研机构
青岛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山东省“十一五” 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其他省属实验室1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与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4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与技术中心7个;
序号
主要实验室、研究基地名称
批准部门
时间
1
青岛市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科技部
2004
2
山东省世界经济研究基地
山东省社科规划办
2003
3
山东省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科技厅
2008
4
山东省微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科技厅
2008
5
山东省工业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科技厅
2008
6
山东省神经相关疾病的机制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科技厅
2008
7
山东省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科技厅
2009
8
山东省功能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科技厅
2000
9
山东省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山东省卫生厅
2001
10
山东省多相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科技厅
2001
11
山东省医学营养学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1991
12
山东省分子病毒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1991
13
山东省纤维差别化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1991
14
山东省新型成纱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1991
15
山东省脑病防治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1996
16
山东省天然色素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1996
17
山东省骨科学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1998
18
山东省功能纤维及纺织品工程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01
19
山东省电力电子工程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01
20
山东省材料微复合优化技术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01
21
山东省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实验室
山东省卫生厅
2003
22
山东省计算机应用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05
23
东亚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强化)
山东省教育厅
2006
24
材料微复合优化技术实验室(强化)
山东省教育厅
2006
25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06
26
功能纤维及纺织品工程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06
27
脑病防治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06
28
口腔临床医学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06
29
物证技术应用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06
30
青岛发展研究中心
青岛市政府
2001
31
青岛市纤维及纺织品工程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科技局
2001
32
青岛市软件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科技局
2001
33
青岛市医药卫生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科技局
2001
34
青岛市常见病重点实验室—痛风病实验室
青岛市科技局
2006
35
青岛市脑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科技局
2010
青岛大学主要研究所
负责人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室
山东省教育厅
刘增人
汉语研究室
山东省教育厅
戚晓杰
心血管病研究所
山东省教育厅
苗志敏
脑血管病研究所
山东省教育厅
郭云良
山东省应用数学研究所
山东省教育厅
田志远
旅游研究所
山东省教育厅
马波
山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
山东省卫生厅
邹云雯
干细胞研究中心
山东省卫生厅
苗志敏
复杂性科学研究所
青岛大学
张嗣赢院士
电磁冶金设备研究所
青岛大学
严陆光院士
系统医学与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大学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王大文
鲁迅研究中心
青岛大学
北京鲁迅博物馆
刘增人
海洋物理与遥感研究所
青岛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陈沙鸥
科研项目与重要奖励
2007年青岛大学外聘院士张仲华教授和自动化工程学院陆大荣教授、迟荣教授合作的《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0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
2008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2009年,夏延致教授获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谢俊霞教授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个项目获得省自然科学或科技进步二等奖;获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省社科奖励一等奖1项。
2007~2010年青岛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5项,09年获国家重点科技创新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海洋公益专项课题1项,国家863项目6项,973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社科基金7项。
近五年来,青岛大学出版学术专著448部;发表学术论文10041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910篇。2009年教师学术论文被SCI、EI、ISTP系统收录302篇,A&HCI收录1篇;出版学术专著107部;申请发明专利46项,授权发明专利19项。
青岛大学美术展厅
历史沿革
1993年5月由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新青岛大学,青岛大学是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院校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实现数校合并办学的5所高校之一。
香港回归纪念钟
岁月更迭,薪火相传。青岛大学继承优良的办学传统,站在新的起点,铸造新的辉煌。
原青岛大学
原青岛大学是1985年7月由国务院批准重新建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由山东省和青岛市共同建设。首任校长是来自南开大学的何炳林院士,名誉校长是教育部党组书记张承先。为了把青大建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1984年12月,教育部确定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支援筹建青岛大学;1985年1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省教育厅又联名致函中国科技大学,恳请学校对青岛大学的建设给予支援。建校之初青岛市领导和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对学校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援,有全市六百万人民每人拿出一元钱帮助学校建设之说。1993年,时任青岛市委书记俞正声任青岛大学管委会第一任主任。
原青岛大学合并之初称为青岛大学文理学院,科系组成了现在青岛大学文科(原中文系、外文系、旅游系、法学)的大部分,理科(原数学系、物理系)的大部分,工科的一部分(原化学系、计算机系)。
原青岛医学院
青岛医学院的前身是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是全国创建最早的36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也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1958年以前隶属于卫生部,后划归山东省卫生厅。
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学校以原日本人办的东亚医专的简陋设备为基础,增设了医学院,并将原“同仁会青岛医院”改称“国立山东大学附设医院”,作为山东大会医学院的教学实习医院。
妇产科专家李士伟教授被任命为医学院首任院长。1949年6月青岛解放,曾任延安中央医院院长的医学专家魏一斋担任医学院院长。学院集中了一批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如徐佐夏、潘作新、穆瑞五、沈福彭等。
1956年8月,山东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称青岛医学院,校址由鱼山路5号(国立山大校址)迁至黄台路10号(校本部)和松山路16号。山东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亦改称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9月29日学院举行独立建院大会,确定这一天为校庆日。
1956~1966年,临床教学实习医院,除附属医院和青岛市的6所市级综合、专科医院外,还扩大到昌潍、烟台两地区的4所地区级医院。1958年调出一部分骨干教师支援建立昌潍医学院(现潍坊医学院);同年还调出5名骨干教师支援烟台地区莱阳卫生学校。1965年根据省人委指示,负责为临沂地区筹建沂水医学专科学校,并调出教职员工120余人到该校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院停止招生。
1970年秋,学院迁往惠民地区北镇(现滨州市)办学。1976年学院迁回青岛原址,留1/3的教职工和物资设备在北镇成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现滨州医学院)。
拥有7所附属医院和11所教学医院,可供教学实习的床位16000余张,附属医院(原山大医院)、附属中心医院(附属二院)、附属市立医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其中附属医院建院历史100余年,是山东省三所省级医院之一,为山东半岛医、教、研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医院。
青岛医学院合并之初称为青岛大学医学院,系科组成了现在青岛大学医学的全部,理科、文科、工科的一部分。
原山东纺织工学院
山东纺织工学院于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省属普通全日制工科高等本科学校,也是山东惟一的纺织高校,直属于山东省纺织工业厅。是一所纺织类为主体,工程、贸易、商科、法学、金融、财政、艺术多专业全面发展的省属高等院校。在国务院学位办进行的评定中在纺织院校中排名第四。
从1950年开始的纺织技术训练班至建院,其间29年,经历了
华东纺织管理局属纺织技术训练班(1950.5~1952.6)
王绍波教授
纺织工业部属青岛纺织干部学校 青岛纺织工业学校(1952.7~1958.8) 1953年济南中等技术工业学校纺织科并入本校 1958年电气专业的师生调整到郑州纺织机电学校(现中原工学院)
青岛纺织专科学校(1958.9~1963.8)
省属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 青岛纺织工业学校(1963.9~1978.3)
省属山东纺织工学院(1978.4~1994.5)几个办学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时期。
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山东纺织工学院,并于恢复高考的同年开始大学本科招生,1982年 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纺织工程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纺织服装、工艺美术和材料学独具特色,在同类院校中领先,一大批毕业生成为我国特别是山东纺织服装行业的骨干力量,为山东省成为纺织大省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纺织工学院合并之初称为青岛大学工商学院,系科组成了现青岛大学工科的大部分(机械、自动化、化工、纺织、服装),经济和管理学科的大部分(管理、外贸、会计、金融),美术专业的全部和其他文科专业的少部分(法律、文科基础)。
原青岛师院
青岛师范学院是青岛市唯一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师范学科门类齐全。前身是1958年开办的青岛师专。1959年山东省高教局正式批准青岛师专筹建计划,次年开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建校以来为青岛市教育行业以及其他各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所在行业的佼佼者。
青岛师院现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只在青岛本地招生,管理上较为独立。音乐系现为青岛大学音乐学院。
新青岛大学
1993年在国家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共建、合作、合并”八字方针的指导和国务院、国家教委、省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新青岛大学。
在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指导下,青岛大学为达到“人合心合”的目标制订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最后达到实质性合并”的并校方案。具体分三步实施
一、组建精干的校级领导班子及下设机构,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和青岛师范学院分别改为青岛大学文理学院、工商学院、医学院和师范学院,四所学院仍按原建制运行。
二、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进行实质性合并,撤消了文理学院、工商学院,按大的学科群分解组建青岛大学文学院、理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和国际商学院;对医学院和师范学院,鉴于其专业特点、经费渠道及地域等原因,暂实行大学党委领导下的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
三、实施深层次学科交融和调整,完成医学院、师范学院两院的实质性合并,形成“一校十四院”的办学格局,实现“人、财、物、教学、科研”的“五统一”。
1994年,青岛大学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7所准备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同年青岛大学正式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列为硕士授予单位。
1998年,青岛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并获批眼科学博士点。
2003年10月9日,青岛大学庆祝合并办学十周年。
青岛大学历史一览
1984年青岛大学重建
1993年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学院并入青岛大学
一、山东纺织工学院
1950年
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纺织技术训练班
创建
1952年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纺织技术训练班、青岛纺织分局党委会党训班合并组建
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干部学校
1953年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干部学校更名
青岛纺织管理局干部学校
1953年济南中等技术工业学校(纺织科)并入青岛纺织管理局干部学校
1953年
纺织部属青岛纺织工业学校
创建(合署)
1958年青岛纺织工业学校、青岛纺织管理局干部学校合并升格
青岛纺织专科学校
1963年青岛纺织专科学校改建
青岛纺织工业学校
1964年山东纺织工业管理局技工学校创建
1966年山东纺织工业管理局技工学校、青岛纺织工业学校合并组
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
1977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
1978年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升格为
山东纺织工学院
(硕士学位授予权)
二、青岛医学院
1939年日本海军与日本商人联合在市立医院创办学制五年的
青岛医科大学
1940年青岛医科大学改称
同仁会青岛东亚医科学院
1944年学院改为学制4年的
青岛医学专门学校
1945年青岛医学专门学校被青岛市国民政府派员接受
1946年青岛医学专门学校移交给国立山东大学筹建
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
校舍归还市立医院
1956年国家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从山东大学独立,建立
青岛医学院
(博士学位授予权)
1970年学院奉命迁往惠民地区北镇(现滨州市)办学。
1974年学院留1/3的教职工和物资设备在北镇成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
1976年青岛医学院回迁青岛,北镇分院成为滨州医学院。
三、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
1898年青岛
德国总督府野战医院
始建,1898年~1904年共建设四座病房楼。
1900年总督府野战医院改为
胶澳督署医院,
德华大学建立后成为德华大学主要实习基地
1914年胶澳督署医院被日军接管改称
陆军医
院。
1916年陆军医院改为
青岛病院
1927年青岛病院改名为
同仁会医院
1946年同仁会医院由南京国民政府命名为
国立山东大学附属医院
1956年随医学院独立,改称
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
四、青岛师范学院
1981年青岛教师进修学院(专科)升格
青岛师范学院
五、其他
1999年山东省纺织厅将山东纺织工业干部学校地块划归青岛大学
2001年学校经谈判购买原外经贸部青岛疗养院地块(现为青岛大学浩院)
2002年
青岛高级职业学校
并入青岛大学称青岛大学高职学院(青岛大学获青岛市政府批地建设东校区)
2003年
青岛华文语言专修学院
并入青岛大学成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中心
校区分布
青岛大学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学校占地2768亩,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1亿元。
中心校区
(市南区宁夏路308号/香港东路7号 包括东院-原纺织工学院新校区、西院-原青岛大学、北院-原青岛师专 )
青岛大学中心校区
第十一届全运会击剑比赛在我校举行
坐落于青岛市中心的香港路上,繁华但不喧闹,背依浮山,面朝大海,校园风景秀丽,被誉为青岛东部花园。邻近青岛东部商圈(海信广场、阳光百货、百丽广场、米兰大道、金街、麦凯乐、佳世客、家乐福、银座)及五四广场、极地海洋世界、奥帆基地、浮山等景区。交通便利、生活便捷,可乘坐11路 31路104路110路125路226路227路301路304路311路316路320路321路379路501路在青岛大学站、麦岛站、青岛大学东院站下车;建设中的青岛地铁M2线设有青岛大学站。校园内的青岛大学体育馆和青大剧院是青岛市主要的公共活动场所,经常举办各类文体活动。
中心校区 驻有文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国际商学院、旅游学院、外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大二大三大四学生;文学院艺术设计、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医学院、机电学院工业设计、师范学院、汉语言学院全部学生;全部研究生、留学生。
东校区
(崂山区松岭路中段,包括东院高职学院、西院新校区)
青岛大学东部新校区位于青岛市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校园风景优美,设施完备。校园附近有石老人风景区、崂山风景区、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青岛博物馆、青岛大剧院、青岛国际高尔夫球场等景区和公共娱乐设施以及丽达、乐天玛特等购物中心。乘坐313路321路在青岛大学高职学院站下车即可。
东校区驻有文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国际商学院、旅游学院、外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大一新生;国际学院、软件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霍尔姆斯学院、高职学院全部学生。
西校区
(市北区登州路38号,原青岛医学院老校区)
青岛大学西校区是1956年青岛医学院从山东大学独立建院后的校址,见证了青岛医学院的辉煌历史。西校区位于青岛市台东商圈、登州路啤酒街,毗邻青岛啤酒厂。
登州路校区驻有医学院护理学专业学生。
四方校区
(青岛市四方区抚顺路33号,原山东纺织工学院老校区)
“青岛大学”情结
1958年,山东大学西迁济南,青岛失去了自己的综合大学,文理融通的境界,开始属于过去。虽然其时青岛仍有大学,并且在各自的学术领域里有着长足的发展,但青岛人却并未满足,寻找综合性大学的努力丝毫也未懈怠。
一所像样的现代城市,如果没有高层次的人文学科,或者说没有一所文理融通的综合大学,就有可能丧失了他的智慧库、人才库,丧失了圆融通达、淋漓酣畅的精气神。如果说科学构建起城市的骨架肌肤,那么,人文精神就灌注着城市灵动的精魂。孔子认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没有水的山,显得干枯,了无葱笼的诗情与生机。山水配搭得当,才成为活生生的风景。没有人文学科支持的城市,也是如此。享有时未必珍惜,失去后弥感珍重,是人们常有的心态。1958年以后的青岛人,难免时时怀旧,特别是遭到“文化沙漠”的讥讽时,这种心底的痛,自然会更加难以忍耐。这是曾经有过青岛大学而后又失去了山东大学的青岛人心头的一个梦,一块病,他们始终在寻找,在回忆。
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规模展开,时机成熟了,新的综合性青岛大学在一两年内迅速地宣告成立,而以文理融通为主要指标的综合性,则是他在学科设置上的突出特征。同时,略微知情的人们都不会忘记,率先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正式提出筹建新的综合性青岛大学的议案的,正是曾为山东大学人的曾呈奎等人士,他们既是最具远见卓识的青岛人,又是经过了老山东大学综合性体制陶冶乃至本身就是这种体制的建树者和造就者。因此,新的青岛大学的迅速组建成功,当然首先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的需求,同时也万万不可轻看那一直潜在的青岛人对自己的综合大学的渴求和向往。(文 刘增人)
附:青岛历史上以“青岛大学”为名的高等学校
1、
1920年青岛大学
。美国博士妥伦氏建立了
青岛大学预备科
,可惜一年而卒,不幸夭折。兴办者当年的宏图大略,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他们具体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乃至学生的来源和去向等,早就渺焉难寻了。
2、
1924年青岛大学
。青岛的绅商高恩洪等集资创办了
私立青岛大学
,为国人在青岛兴办高等教育之始。校址在德占时修建的俾斯麦军营,办学经费由胶澳商埠督办行署、胶济铁路局、青岛士绅富商资助。学校聘请国内学界名流梁启超、蔡元培、张伯苓、黄炎培、颜惠庆、顾维钧、罗家伦等二十四人为名誉董事。学校设有商预科和工预科,其后又陆续增设了土木工程、铁路管理、采矿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到1929年因为蒋介石北伐,学校经费断绝等原因宣告停办。
3、
1930年青岛大学
。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大力倡导和直接扶持下,青岛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
国立青岛大学
诞生。蔡元培先生对青岛的优美环境,宜人气候,倍加赞赏,他力主将国立山东大学迁至青岛筹办,国民政府教育部接受了他的意见,指令接收原省立山东大学并将私立青岛大学校产、校舍收用,筹备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4月28日,国民政府任命杨振声为校长,9月21日举行开学典礼。1932年9月2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会议议决,将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并准杨振声校长辞职,任命赵太侔(赵畸)为国立山东大学校长。
4、
1985年青岛大学
5、
1993年青岛大学
学院设置
文学院
系:
中文系、新闻系、广告系
本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中外文秘、广告设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硕士授予权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
主要研究机构:
山东省“十一五”人文社会科学强化研究基地: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著名教授:
中文系奠基人黄伯荣教授为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主编的《现代汉语》一书发行量超过500万册,成为汉语教材经典。
校园秋色
法学院
系:
法律系、国际关系系、政治学与行政学系、社会学系
本科专业:
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社会工作、边防管理
硕士授予权专业:
国际关系、诉讼法学、法律史、中外政治制度(省级重点学科)
法律硕士(JM)专业硕士学位
主要研究机构
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物证技术应用实验室
著名教授:
国际关系专业奠基人为外交学院副院长郑平教授 外交学院副院长石磊教授任教师 前外长李肇星为名誉教授
经济学院
系:
经济系、金融系、财政系、统计系
本科专业:
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保险、统计学专业
博士授予权方向:
系统理论专业经济金融系统复杂性方向博士学位(理学博士)
硕士授予权学科:
金融学(含保险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
主要研究机构:
青岛大学文科实训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著名教授:
经济学院名誉院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技术经济学家及数量经济学家 李京文教授
国际商学院
系:
国际经济贸易系、会计学系、市场学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
本科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管理专业
博士授予权学科: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硕士授予权学科:
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教育经济管理、行政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
MPA、MBA专业学位点2个,物流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点3个。
主要研究机构:
山东省世界经济研究基地
著名教授:
姜学民 世界银行环境部可持续发展项目评估执委 国际商学院院长
徐会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 中国高校市场营销学会理事 青岛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
数学科学学院
本科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硕士授予权学科:
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主要研究机构
山东省应用数学研究所
著名教授
聘任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数学家、博弈论学家 约翰·纳什博士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计量经济学家 莱因哈德·泽尔腾博士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博弈论学家 迈克尔·斯宾塞博士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博弈论领域权威 罗伯特·奥曼博士为名誉教授
物理科学学院
本科专业:
物理学专业、应用物理学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博士授予权方向:
材料学博士点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与物性方向;
硕士授予权方向:
理论物理 凝聚态物理
主要研究机构: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室
山东省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精细陶瓷材料实验室
著名教授
著名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王乃彦教授为物理科学学院外聘院士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本科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轻化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包括化学工艺、精细化工及制药工程三个方向)天然产物化学、纳米化学、应用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博士后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士授予权学科:
材料学;环境生态系统及其复杂性博士点授权方向;
硕士授予权学科:
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应用化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化学工艺、分析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材料工程、化学工程和环境工程3个工程硕士点;
材料学、系统理论专业环境生态系统复杂性方向 高校师资硕士授予权
主要研究机构:
省部共建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山东省功能纤维及纺织品工程实验室
山东省材料微复合优化技术实验室
山东省功能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多相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著名教授:
夏延致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带头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自动化工程学院
系
电气工程系、控制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电子学系
本科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专业
博士授予权学科:
系统理论
硕士授予权学科:
系统理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
主要研究机构:
电工电子技术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山东省工业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高校电力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
著名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杂性科学专家张嗣赢教授为复杂性科学带头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智能系统领域专家戴汝为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电磁学专家张仲华教授为外聘院士
信息工程学院
本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网络工程专业
硕士授予权学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
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
主要研究机构:
一个山东省“十五”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
著名教授:
邵峰晶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青岛市委主委、青岛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家人事局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青岛海尔软件公司副董事长。
机电工程学院
系:
机电工程系、车辆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工业设计和机械基础部
本科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
硕士授予权学科:
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和热能工程;
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工程 工程硕士 中法联合培养工业设计硕士
主要研究机构:
青岛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研究中心
著名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工程学家 陈秉聪为车辆工程系学科带头人
纺织服装学院
系:
纺织工程系、纺织材料与产品设计系、服装系、服装设计系
本科专业:
服装设计、服装设计辅修表演、服装成衣设计与生产管理、服装营销与贸易、纺织材料与产品设计、纺织与计算机应用、纺织与纺织品贸易、纺织工程
硕士授予权学科:
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设计艺术学(服装设计方向);
纺织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和工业设计领域工程硕士点。
主要研究机构:
山东省新型成纱实验室
山东省功能纤维及纺织品工程实验室
医学院
院系:基础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系药学系 公共卫生学系生物学系
本科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医学检验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药学专业、生物技术和食品工程专业
博士授予权学科:
眼科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儿科学、神经生物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硕士授予权学科:
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一级硕士点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卫生毒理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 药物化学 药理学;
制药工程 口腔医学硕士 临床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
著名教授:
医学院创始人为 医学教育家 解剖学家 沈福彭教授
延安中央医院院长、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位领袖分别题词嘉奖的医学专家
灿烂的生命之光--沈福彭教授
魏一斋教授及徐佐夏、潘作新、穆瑞五教授
主要科研机构:
山东省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山东省医学营养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分子病毒实验室
山东省骨科学实验室
山东省口腔临床医学实验室
山东省脑病防治实验室
山东省神经疾病相关机制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青岛大学联合成立“系统医学与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心”[1]。
外语学院
系:
德语 法语 西班牙语 日语 韩语
本科专业:
英语 德语 法语 西班牙语 日语 韩语
硕士授予权学科:
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韩)
主要研究机构:
中韩中心
中德中心
著名教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岛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德语系学科带头人 刘德章
美术学院
系:
绘画系 视觉传达系 环境艺术系
本科专业:
艺术设计 绘画
硕士授予权学科:
美术学 设计艺术学;
艺术硕士(美术) 工业设计工程(美术学院)专业硕士
著名教授:
王绍波教授水彩画《渔歌》荣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实现了建国以来山东省在国家级最高层次的全国美展中金奖零的突破,在中国美术界产生极大影响。
音乐学院
系:
音乐学系、音乐教育系、作曲系、声乐系、管弦系、民乐系、键盘系、舞蹈系
本科专业:
音乐表演专业、声乐专业、键盘专业、管弦专业、民乐专业、音乐学专业
硕士授予权学科:
音乐学二级硕士点;艺术硕士
著名教授:
音乐学院名家云集
国家一级指挥、中国交响乐团联盟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指挥大师 卞祖善先生任学院院长
著名小提琴家、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得主、拿索斯专属签约演奏家 吕思清任学院名誉院长
聘任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弟子 戴玉强 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长号教授,中国爱乐乐团长号副首席、中国青年交响乐团艺术指导 赵瑞林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圆号,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际圆号协会会员 朱昆强
著名唢呐、管子演奏家、作曲家 左继承
著名舞蹈家,曾任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主任 李春华为音乐学院名誉教授
旅游学院
系:
旅游管理系、饭店管理系、国际旅行管理系
专业:
旅游管理
主要研究机构:
青岛大学旅游研究所
中国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
著名教授:
马波 中国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旅游科学》编委、山东省旅游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青岛市旅游专家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师范学院
系:
中文系、英语系、历史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地理系、体育系、思想政治教育系、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学专业、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物理学专业、 化学专业、地理科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体育教育专业
硕士授予权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专门史、英语语言文学
主要研究机构:
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著名教授:
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青岛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岂之教授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家乡市场
品牌推介
小海豚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家乡品牌
家乡市场
家乡医疗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