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氏宗亲】杨氏命脉回溯绪言部分

[复制链接]

44

主题

0

听众

44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99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4
注册时间
2010-1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cy0205   发表于 2010-11-4 10:36: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lcy0205 于 2010-11-4 10:40 编辑

                              绪言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们总有一种追寻个体生命起源的动力。而我们每一个人的姓氏,就是追溯那生命源头的线索。

    ——世系符号,是迈向文明社会的印记,承载过去的往事,传达历史的沧桑。

   考古学的不断发现,使我们有更多的“地史”可读。炎、黄二帝的神秘面纱逐然清晰,夏、商、周的历史也被盘活了,我们可追溯的历史时段由是蓦然走近。 谱牒世系纵横交错,老李、王二、张三、刘四、陈五、杨六等,各姓氏之间通过婚姻所形成横的血缘关系构成了天下一家,一姓牵百姓,从而凝合了中华民族。历史如此偏袒,因为杨家的世系与国史所述汉民族有世系以来几可同步,宋史家吕夏卿撰《杨氏大宗谱序》时赞曰:“杨氏世谱最为详密。”追寻不间断的家族史,这不是梦想。 杨氏之先自黄帝始。杨姓氏源早在西周就有铜器铭文记载。考古实物“杨姞壶”的发现,证实姞姓杨国的存在。周宣王四十二年(前),宣王之子长(尚)父封杨侯,姬姓杨国立。

    杨氏始出姓应从杨食我出生年的公元前538
年算起出现于《左传昭公五年(前
文内有楚国大夫启疆称杨食我与其父晋国大夫羊舌为杨肸。羊舌肸食采羊舌邑之杨地,以邑为氏转杨姓其后传在秦时已显荣,杨朱至天水立义节门;杨章以军功使华阴杨氏名闻。秦始皇东巡至琅台,杨樛的名字被刻碑留名,该碑至今尤存。当然,姞姓杨国、姬姓杨国,统称为古杨国,是以国、邑为氏,他们都应是杨姓氏族源

    姬水疏派灵源,晋地孕育丕绪;华岳靖难图强,秦国军功显世。杨家人一路走来,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秦末楚汉相争,汉将五人共会,逼项羽自刎乌江,其中便有二杨:杨喜封赤泉侯;杨武封吴房侯。

    西汉杨敞丞相奏废昌邑王,立汉宣帝,封安平敬侯。楼船将军杨仆,平南粤、破东越,兵浮渤海至朝鲜。杨信出使于西域,构建了与少数民族友谊的桥梁。受汉武帝之命,杨可制定“告缗令”,开创了中国所得税先河。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在通侯”。

    东汉杨震太尉为一代名儒,人称“关西夫子”,他反腐倡廉,清白传家,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四知”、“三”、“校书”等响亮千古的堂号。杨震太尉之子杨秉为汉桓帝时太尉,其“三不惑
”清白家风,时为廉吏的典范。杨秉之侄子杨著仍辟太尉,杨秉子杨赐为汉灵帝时太尉,敢于直谏犯颜,灵帝爱其才,谓曰“华岳所挺,九德纯备。”杨赐之子杨彪,为汉献帝时太尉,国难当头,暗斗董卓,明讽曹操,维护汉室,尽忠守节。杨氏“四世五公”即此扬名天下。

      三国时,在蜀国,杨洪为蜀筹划,刘备大加赏识;诸葛亮卒于五丈原,杨仪按遗计斩反将魏延,全军还蜀。在吴国,杨融任中书令;杨敬叔给孙权传述清论,以为人才凋尽,应大胆提拔。在魏国,曹丕少时接受杨修所赠送之剑,及登帝位,常佩剑出入宫廷,抚其剑,谓左右曰:“此杨修德祖昔所说王髦剑也。”杨家人朝笏三国。

        晋时杨骏杨珧、杨济辅佐开国君主武帝司马炎,分掌军政大权,位高权重,时称西晋三杨。“三杨”符号记忆自此始。 十六国前燕时,杨氏叔伯昆仲相聚中山(今河北定州)。杨裕为尚书左丞,杨骛迁为太尉,杨结为中山相。列卿将帅何其荣耀!

      南北朝时天水杨氏开国仇池,杨难当为秦州刺史,袭据汉中,号称大秦王。巴蜀杨姓人有杨宣疆理西域,久镇敦煌;杨翰坐镇高昌国。此外,时各国州郡太守、刺史明于史书的就达六十余位,“牧州典郡”几半。

      隋朝,隋文帝、隋炀帝两代君王完成了统一中华的事业;复汉制、兴科举、革旧弊、建六部、开凿大运河、两筑长城、凿驰道、务勤远略通西域,迎来了“大业之治”的盛世,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杨为国姓,杨氏宗人参与政事,空前绝后。有四位皇帝,六位公侯,二十八位王爷。杨家天下可谓盛矣!

      唐时,观王房其世系官宦排列似繁星闪烁,宰相、驸马之多前所未有。杨家甥女武则天拔擢杨家人,形成唐武周时期的李、杨、武、韦四大家族控断朝政。杨家宰相十一人,驸马三人,五位王妃,一人追赠为皇后。三品以上官员达二十余人。真所谓“李唐天下杨家相,关陇集团控朝纲”。

        五代乱世,杨家人在后梁,杨涉为宰相;杨师厚为中书令,封邺王。在吴,有杨行密为吴王。在闽,有杨沂丰、杨赞国辅闽王。在吴越,有杨承休为右谏议,子杨岩为丞相。在后晋,有杨光远为太师。在后汉,有杨攽为相。在北汉有杨衮为京畿领军都督。在南汉,有杨洞潜为同平章事。在后周,有杨廷璋为建雄军节度使。各家争霸天下似乎都不缺杨家人。
     两宋,“杨家将”事迹流传千古。“忠襄公”杨邦乂其精忠报国的事例惊骇长江南北。杨沂中因功封“和王”。杨椿、杨栋丞相等怒斥权奸。东南有南宋小朝廷仁烈杨皇后听政,杨次山将军辅国。西南有播州杨家安抚使。

       元时,杨琳五兄弟北控晋陕、南扫江浙。杨大渊西荡川蜀。杨芳春抚剑浙闽。杨庭壁出使印度招抚海外。

       明朝杨姓八宰辅:明太祖中书左丞杨宪。四朝辅政有杨荣、杨士奇、杨溥。二首辅杨廷和、杨一清。二东阁大学士杨景辰、杨嗣昌。南明宰辅有四人:杨廷麟、杨畏知、杨鸿、杨鼎和。明忠愍者,杨继盛劾奸相严嵩,丹心照千古;明忠烈者杨涟斗阉党魏忠贤,忠义永不朽。

      清初康熙收复台湾时,打先锋夺取台、澎二十余岛屿的有杨洪、杨进。清末国难频仍,有平定新疆受英帝国主义支持的分裂势力张格尔的杨遇春;有抗击法帝国主义侵略云南的杨玉科;有抗击八国联军的杨宗濂;有以扬国威的名外交家杨儒。

      每逢国将不国,或受外侮,多有杨氏宗人请缨上阵。朝政腐败,民不聊生,亦有杨家人揭竿而起。西汉末赤眉军入长安,杨音为大司农,封关内侯;东汉末黄巾起义,杨奉为起义军首领;十六国时杨楷领流民起义,与杨政会攻长安;唐末黄巢起义建“大齐”政权,杨希古为宰相;杨幺起义,兵起洞庭湖,造车船数百,提出“均贫富”,称大圣天王;元初有杨震龙浙东起义,反抗元蒙的民族压迫政策,建大兴国;太平天国起义,杨秀清为东王。

      不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社会中,杨姓族人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整个二十世纪的每一场战争,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杨家子弟兵冲锋陷阵,前仆后继,杰出代表有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兵谏蒋介石抗日。在当代政界,有担任过国家主席的杨尚昆;在军界,有共和国“三杨”之称的杨成武、杨得志、杨勇将军,有模范军事指挥员导弹某基地司令员杨业功。在科技界,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航天领域,有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杨利伟。等等。

    杨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大姓,据最新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杨姓人口总数已逾万,百家姓排位第六。在杨姓主支来源较为明确的前提下,承认随姓多出,已成为当前专家学者的共识。尚父封杨侯之后有杨孙子孙传为杨姓;晋景公之弟姬杨千古、晋悼公之弟扬干子孙传为杨姓,此后因居地皆在河东,称河东杨;羊舌肸受杨邑得氏传华阴杨,衍派有弘农杨、天水杨、冯翊杨、河内杨、巴蜀杨等。各少数民族出杨姓,有他姓转杨姓的,有随为杨姓者,盛为杨氏今日大姓。因弘农郡望这一文化符号最为响亮,后大部分杨姓多自认是弘农杨氏,故有“天下杨姓出弘农”之说。本书以弘农杨氏为主轴,综理谱系,认祖归宗,使杨家族史更臻完善真实。 在中国历史最高政治舞台上,有杨姓皇帝四人,宰相八十六位。杨氏家族的巍巍功德,便是杨姓精神的体现。杨姓精神是什么?就是忠贞爱国、清白传家、勇于开拓进取。杨姓人每迁徙一地,不管在那个角落拓荒隐居生存,过不了三、五个代次总又有人或在政坛上叱咤风云,或在军事上纵横捭阖,或在工商界创业中崛起。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高科技的时代,求证人类生命起源的奥秘成为时尚。……弘扬民族姓氏文化,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开拓创新,这就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与重要选择。


    命脉回溯,人之天性。穿越五千年的时空隧道,让尘封的历史灿然在目;让祖宗的笑容近在咫尺。厚重的杨氏历史文化,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她将激励千万子孙去努力、去拼搏,并且将产生无穷的进取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我祖德,识大体、知荣辱、讲“四知”,立“清白”,为更加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上海:杨年建
                                                            二0一0年八月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5-3 19:46 , Processed in 0.188476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