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家乡之窗
›
学校
›
【淄博】山东理工大学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淄博】山东理工大学
[复制链接]
1192
|
0
|
2010-11-4 10: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 学校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校徽——理工之星
山东理工大学为
山东省省属重点大学
,是一所
以理工学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
。
学校创建于
1956
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
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院校
之一,具有完整的
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
。是山东省6所招收和培养
国防生
的院校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一所与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签约培养空军国防生的高校。
学校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现有东西两个校区,校园占地3600余亩,为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学校现有24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35000余人。
山东理工大学校标
山东理工大学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社会需要之优秀人才为根本使命,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在中国率先实行了以张扬学生个性、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为特征的
完全学分制
改革,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明事理、有教养、能干事”的创新型人才。
山东理工大学把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汇聚人才、培育团队、成就大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引进、培养、聘用并举,有国际享有盛誉的动力机械和汽轮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院主席团成员、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主任、山东理工大学前校长
姚福生
先生,中国有限几何研究的创始人、中国最早从事编码学和密码学研究的数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万哲先
先生,中国力学和复合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中国复合材料力学主要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善义
先生,中国海底科学(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翔龙
先生,中国精细化工学科带头人和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锦宗
先生,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许厚泽
先生,中国最早从事快速成型与制造(RP&M)技术的知名专家和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秉恒
先生等国家新世纪人才工程入选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拔尖人才。
山东理工大学正门
山东理工大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重点、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方针,实施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全力打造品牌学科。学校目前拥有
10个省级重点学科
、
3个省级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
、
1个
中国工程院
实验室
、
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
10个省级
重点实验室
、
1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
、
11个校级重点学科
、
7个校级特色学科
。学校
连续四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
,数量位列
山东省
省属高校
第一
。
学校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不断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大力实施《山东理工大学服务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和依托设立在山东理工大学的
中国国家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院
,
1个山东省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
、
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3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的综合科技优势,积极参与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承担了一批大项目、大课题。
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等联合设立了山东省数控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汽车研究设计院汽车研究所、淄博市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工程机械研究所、
山东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测试中心、中国
五征
产品设计发展中心等20余所科技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解决科技难题,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
2009年2月24日,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在济南投票表决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
以
第一名
高票入选,一举拿下
机械工程、农业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涵盖20多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余入选高校为
济南大学
、
山东经济学院
—
山东财政学院
(联合申请)。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山东理工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批
(共61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高校,山东省共3所高校入选,
其余两所为
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试点专业包括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采矿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三个专业。
2010年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与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成立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简称鲁泰学院),共同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 教学情况
山东理工大学鲁园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35000余人(含专科),其中研究生1500余人。设有73个本科专业,拥有1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5个),在
机械工程
、
农业工程
、
化学工程
与技术
、
管理科学与工程
4个一级学科拥有
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20多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的本科专业在本科一批次招生。学校同时拥有15个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培养权限以及
工程硕士
、
农业推广硕士
、
工商管理硕士
(MBA)
3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2个授权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包含2个授权领域)。
学校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理工学科为主、多种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按专业进行招生,分机械、电信、生化材料、土建、地矿、数理、经管、文法、艺体、外国语等10个大类进行培养。建设三级教学平台,第一学年设置公共基础教学平台,第二学年设置学科基础教学平台,第三、四学年设置专业教学平台。
山东理工大学逸夫图书馆
学校为山东省6所招收和培养
国防生
的院校之一
(
其余5所为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烟台大学和聊城大学
)
,是山东省唯一一所与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签约培养空军国防生的高校,同时也是从本科在校生中选拔国防生数量较多的高校。
学校现有
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1个中国工程院实验室
、
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院
、
1个省级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
、
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10个省级
重点学科
、
3个省级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
、
11个校级重点学科
、
7个校级特色学科
、
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
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
1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
、
3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积极参与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学校还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设立了20余个科技研发机构,整合组建了农业装备工程、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空间信息与交通、生物化工、先进材料、电气信息等6大学科群,主动介入制造业强省建设的核心领域,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
学校与淄博、济南、青岛、烟台、潍坊、东营、德州、聊城等地的众多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与齐鲁石化、胜利油田、北汽福田、时风集团、五征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全面融入地方技术创新体系。近五年来,学校转让科研成果106项,科研成果被采用623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72亿元。
校园夜色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命名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山东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基地”、山东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院校”。2007年,学校成为“
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并以“
优秀
”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现有教职工2650人,专任教师1780人,其中教授225人、副教授63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1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050人,研究生导师460人(含博士研究生生导师2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
泰山学者
”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山东省省级拔尖人才2人,淄博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另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共7人及一批校外兼职教授。
山东理工大学把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立校之本,按照“汇聚人才、培育团队、成就大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坚持培养、引进、聘用并举,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教学科研能力强、年龄梯度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拥有
国家级教学团队
2个
。学校18位教授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聘为博士生导师,迄今为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0人。
校园夜色
校园占地
240万平方米(3600亩)
。东西两个校区相隔2600米。校舍建筑面积
130万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
467万册(种)
(其中纸质图书257万册,电子类图书210万种),中外文期刊26971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固定资产总值23亿元。
学校拥有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0个
,
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
山东省骨干学科实验教学中心6个
,多媒体教室208个。先进的校园网络覆盖全校,并设有教育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学校运动场面积
18万平方米(270亩)
,体育教学设施齐全。各类教学基本设施很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院系设置
山东理工大学东校区图书馆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理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国防教育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
附注:学校曾设有“
历史文化学院
”,招收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后历史学专业并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被撤销。学校除以上学院外,还设有“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
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
)以及“
山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等科研机构,同样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
三 学术成果
作为山东省教育厅确定的“
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于2002年起实行按高考文理科类不分专业招生,进行
完全学分制
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好评,自2002年以来本科生年底就业率均在90%以上。
2006年至2008年,学校连续获得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各一项;2008年和2009年,连续获得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各一项,使得学校获得的
国家级科研奖励达到10项
。
山东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中心
2003年以来,学校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2项(其中获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入选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省级教学团队5个;建成
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
、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
、省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试点课程8门;建成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0个,省级试点专业5个;入选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5部
。
“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29项,其中国家“
863
”计划项目
、“
973
”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共18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其它各类国家级项目62项,省部级项目376项。近三年科研经费突破1.6亿元。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近70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项(含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65项。近五年来获发明专利80项。
学校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7536篇。学术论文被
SCI
、
EI
、
ISTP
、
SSCI
检索收录已达936篇。在国际著名的《科学》期刊
(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官方刊物
)
上发表论文一篇,入选
ISI
TOP1%论文一篇。有10篇硕士学学位论文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27个项目获准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14项成果获得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
学校迄今为止出版专著、译著、教材3740部,编辑出版《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
管子学刊
》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管子学刊
》为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
CSSCI
)来源期刊。
四 国际交流
“绿岛”俯瞰
山东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巩固和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关系。
目前,学校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奥地利、韩国、日本等国家的4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达成交流合作协议。
学校重视引进国外智力工作,通过聘请高层次的国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和讲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2年至今已引进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240余人次。外籍教师举办的“外籍教师英语系列讲座”和“英文经典影片欣赏”活动,极大地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目前已培养外国留学生1100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优良的办学条件为学校大规模招收留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选派访问学者、优秀在校生赴国外友好学校开展科研合作、留学。已选派出国留学人员820人。
学校积极探索与国外学校合作办学的渠道,推进办学国际化进程。目前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家的有关高校开展了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将进一步构建国际化办学平台,努力形成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促进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五 文化建设
为丰富校园人文氛围,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山东理工大学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其中,“文化名人报告”和“专家教授荐书”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两项活动。
大学生艺术广场远眺
学校每年设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文化名人报告活动,邀请文学、艺术、经济、社会等各界知名大家来校作报告,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开拓眼界、拓展知识的机会。“不同的人格魅力,同样的文化震撼”,著名作家
王蒙
、
陈平原
、
张炜
,历史地理学家
葛剑雄
,京剧表演艺术家
孙毓敏
,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
陈爱莲
,社会政治学家
毛寿龙
等陆续前来讲学,精彩的演讲在校园内引起轰动,学生受益匪浅。同时,学校平均每年举办“博士论坛”、“教授学术报告”、“外教专家讲座”100多场,在校内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专家教授荐书活动也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授、博士向学生推荐了100种图书,内容涵盖文、史、哲、艺、科普和名人传记。学生在名家名著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提升综合素养。
学生会
山东理工大学学生会是在校党委的领导和校团委的指导下,在校本科生和专科生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是我校规模最大、机制最为健全、影响最广的学生组织,也是学校学生自我管理的最高机构,代表和维护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学生会下设22个分会和10个职能部门,学生会实行主席团负责制。
近年来,学生会紧紧围绕“为同学的成长成才服务,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服务”这一工作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我爱我师——我心中最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告别陋习、握手文明”活动、英语系列讲座、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孝心献给爹娘,忠心献给祖国”主题活动、企业人走进大学生等,推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学生会的维权服务更是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维权服务热线架起了一道沟通学校和同学的桥梁。
学生社团
学校大力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现有大学生社团120个,分为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社会公益型和兴趣爱好型四大类。学校着重建设的社团集中活动品牌是“众团出击”。“众团出击”分为三个版块,分别是“周末社团文化广场”(每年4月—6月的每周末)、社团集中宣传纳新(新生开学后9月底)和“金秋社团巡礼”(每年10月—12月)。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学生社团百花齐放、健康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充实了在校生的课余生活,全体社团人正朝着打造精品社团的方向而努力。
六 学校标识
校训
山东理工大学校训:
厚德 博学 笃行 至善
校训石
校训释义:
厚德——语出《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华民族顺应自然,与时俱进,以博大宽容的道德胸怀包举万物,承载理想的民族精神。引“厚德”二字,意在期望师生员工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载天下重任。
博学——语出 《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既指广泛学习,也指学问渊博。用“博学”二字就是倡导师生员工努力学习,博采众长,追求广博的学识和渊博的学问。
笃行——语出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的本意是专一实行,踏实去做。取“笃行”二字是引导师生员工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学以致用。
至善——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是指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以“至善”二字勉励师生员工追求人格、学识和谐统一的完美的境界。
校训四个词语中,“厚德”突出了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博学”是求学、治学的目标;“笃行”强调的是重视实践、知行合一;“至善”则是人格与学识和谐统一的完美境界,也是教育所能达到的最高理想。
校徽
山东理工大学校徽
校徽名称:
理工之星
校徽释义:
山东理工大学校徽为圆形,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圆部分上方为“毛体”书写的中文校名(校名由
中国科学院
院士、
中国工程院
院士、前
中国工程院
院长、
全国政协
副主席、学校校友
宋健
先生题写),下方为英文校名。内圆部分为中心图案。中心图案为“理工”汉语拼音首字母“ L 、 G ”的变形笔划,同时构成一草书“山”字,指山东理工大学;两笔划相连处缀一颗星,表征着山东理工大学人的智慧光芒,也预示着山东理工大学的辉煌前程。校徽图形设计色泽鲜明、简洁明快、虚实结合、动静统一,将山东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与特色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校歌
山东理工大学校歌:
《你伴随我》
山东理工大学校歌是由我国著名艺术家
阎肃
先生和
孟卫东
先生分别作词、作曲,后经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讨论,并征得作者同意,最后学校对词曲作了进一步完善而完成的。
山东理工大学校歌的主调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勤奋共勉、开拓创新,勇担历史重任。发扬“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精神。
《你伴随我》
词:阎肃 曲:孟卫东
傍黄河、拥泰山,这一片大地育多少先贤
春风化雨十年百年,日晖月朗森森乔木已参天
共切磋、同奋勉,将时代重任担向双肩
共切磋、同奋勉,将时代重任担向双肩
啊,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你伴随我走过人生每一天
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你伴随我走过人生每一天
共切磋、同奋勉,将时代重任担向双肩
共切磋、同奋勉,将时代重任担向双肩
啊,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你伴随我走过人生每一天
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你伴随我走过人生每一天
你伴随我走过人生每一天
七 所获荣誉
自2002年以来,山东理工大学先后被授予“
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
”、“
全国教育系统审计工作先进集体
”、“
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
”、“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
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奖
”、“
山东省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示范基地
”(全省仅有山东理工大学和山东大学两所高校获此殊荣)、“
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
”、“
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
”、“
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山东省花园式单位
”、“
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
山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
山东省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
”、“
山东省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等荣誉称号。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中被评为优秀。
山东理工大学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提高。自2002年以来,山东理工大学生源数量充足、质量不断提高,在山东省的第一志愿录取率已达到
100%
。广大毕业生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媒体均对山东理工大学办学水平给予高度评价。
雪中校园
2004年,山东理工大学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国内受理专利量高校排名”中列
中国高校第85位、山东省省属高校第1位
。
2004和2005年,在教育部“科技成果登记项目排序”中,山东理工大学分别列中国高校
第119位
(山东省省属高校
第4位
)和
第93位
(山东省省属高校
第3位
)。
在2006年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公布的“中国高校杰出企业家校友榜”中,山东理工大学列
中国高校第90位
;在“中国高校奥运冠军校友榜”中,山东理工大学列
中国高校第18位
。
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的位次,山东理工大学由2003年的
第157位
上升到2006年的
第145位
,2008年位居中国大学排行榜
第133名
,2004年以来山东理工大学的排名稳居
山东省高校前10位
。
山东理工大学连续多年获得国家重大科技奖励。“国家重大科技奖励”是我国科学技术成就的最高展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以改革开放30年(1978年—2008年)来我国高校获得的国家重大科学奖励为数据基础统计得出的 “2009年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是衡量高校科学贡献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反映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的重大标志。在该排行榜中,山东理工大学科学贡献力名列
全国第55名
,位居
山东省第2名(并列)
。
编辑本段
八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都光珍
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新义
党委副书记:张宗新
党委副书记:谭秀森
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元利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学真
党委常委、副校长:杜瑞成
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宇声
党委常委、副校长:姚德
党委常委、副校长:吕传毅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衣玉琛
调研员:贺连春
校长助理:邹广德
九 历史沿革
2001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将
山东工程学院
与
淄博学院
合并组建
山东理工大学
,并报国务
山东理工大学历史沿革图
院教育部批准。
2002年3月,国务院教育部批准
山东工程学院
与
淄博学院
合并,正式组建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理工大学组建后,得到山东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淄博市的大力支持,学校进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显著提升。2009年2月24日,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在济南投票表决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山东理工大学以第一名高票入选,一举拿下
机械工程、农业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涵盖20多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原山东工程学院为省属本科高校,是山东省历史较长的工科院校,创建于1956年;原淄博学院是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包括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分院
(
山东建材学院校本部1987年由淄博市迁址济南市,2000年与济南联合大学合并组建
济南大学)
。
一、山东工程学院
1.1956年,山东省济南农业机械化学校创建
2.1958年,山东省济南农业机械化学校由济南市迁址德州市并更名为山东德州农业机械化学校
3.1958年,山东德州农业机械化学校升格更名为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
(
成为
“文革”前山东省仅有的13所本科高校之一)
4.1959年,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降格更名为山东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
5.1962年,山东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重新升格复名为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学校由德州市迁址淄博市
6.1962年,
山东农学院
(农机系部分专业)、
莱阳农学院
(农机系部分专业)并入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
【
山东农学院
历史沿革参见:“
山东农业大学
历史沿革”】
【
莱阳农学院
历史沿革参见:“
青岛农业大学
历史沿革”】
7.1970年,
山东工学院
(农机设计制造专业)、兖州农业机械化学校(1958年创建)并入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学校更名为山东拖拉机厂农业机械化学校,学校由淄博市迁址兖州市
【
山东工学院
(1983年更名为
山东工业大学
)历史沿革参见:“
山东大学
历史沿革”】
8.1971年,山东拖拉机厂农业机械化学校更名为山东农业机械化学校
9.1975年,山东农业机械化学校再次复名为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学校由兖州市回迁淄博市
10.198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将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确立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学校进入平稳发展时期
11.1990年,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更名为
山东工程学院
12.1998年,学校获得
硕士学位
授予权
,开始进行
研究生
教育,办学实力和科研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淄博学院
1998年,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分院)、淄博大学、淄博师范专科学校、淄博教育学院、淄博职业技术学院、淄博市职工大学、淄博广播电视大学等7所院校合并组建
淄博学院
。2002年,淄博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并入淄博学院。
1.
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分院)
【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历史沿革参见:“
济南大学
历史沿革”】
1942年9月,山东省立建国学校(胶东分校)创建
(
隶属于胶东行政公署
)
1948年3月,学校更名为胶东建设学校
1948年8月,学校更名为华东财办工矿部工业学校
(
改隶于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工矿部
)
1949年3月,学校迁址淄博市并更名为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工业干部学校
1949年10月,学校分设为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工业干部学校和博山窑业学校
1949年11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博山工业干部学学校和博山窑业学校
(
改隶于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
)
1950年3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工业干部学校和窑业学校
1950年10月,学校更名为华东工业部山东工业干部学校和山东窑业学校
(
改隶于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
)
1951年12月,学校更名为华东工业部山东中等工业技术学校和山东中等窑业技术学校
1952年9月,学校合并更名为山东省博山工业技术学校
(
改隶于山东省人民政府工业厅
)
1953年7月,学校更名为重工业部博山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
改隶于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
)
1956年6月,学校更名为建筑材料工业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
改隶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材料工业部
)
1958年3月,学校更名为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
改隶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部
)
1958年8月,学校分设更名为淄博工学院和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
改隶于淄博市人民政府
)
1959年6月,学校合并更名为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
改隶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部
)
1960年4月,学校更名为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
1962年6月,学校更名为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65年4月,学校更名为建筑材料工业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
改隶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材料工业部
)
1971年8月,学校更名为山东淄博建筑材料机械厂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
改隶于山东基本建设委员会
)
1977年7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
改隶于山东省基本建设委员会建材局
)
1978年12月,学校更名为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
其间分别隶属于: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总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
1986年10月,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校本部由淄博市迁址济南市
1987年3月,学校留在淄博市的部分成立了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博山分部)
1987年11月,国家建材局将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博山分部)更名为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分院)
2.
淄博大学
1994年4月,淄博大学创建
3.
淄博师范专科学校
1951年,山东省周村师范学校创建
1955年,山东省周村师范学校更名为山东省淄博师范学校
1978年,淄博师范学校创建,开始试办大专班
1984年,山东省淄博师范学校(部分)、淄博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淄博师范专科学校
4.
淄博教育学院
1981年,山东省淄博教师进修学院创建
1983年,山东省淄博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淄博教育学院
5.
淄博职业技术学院
1994年,淄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
6.
淄博市职工大学
1979年,淄博市总工会开始筹建淄博市职工业余大学
198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淄博市职工业余大学
1985年,淄博市职工业余大学更名为淄博市职工大学
7.
淄博广播电视大学
1979年1月,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淄博工作站创建
1984年3月,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淄博工作站改建为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淄博市分校
1988年11月,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淄博市分校更名为淄博广播电视大学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品牌推介
家乡市场
家乡品牌
榴莲花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家乡品牌
家乡市场
家乡医疗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