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乡约馆
›
村村通
›
山东
›
莒县
›
【阎庄镇】简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阎庄镇】简介
[复制链接]
810
|
0
|
2010-11-4 14: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山东省莒县阎庄镇地处莒中平原,位于东经118度45分,北纬35度39分,在206国道西侧.南与城阳镇、浮来山镇相连,北与洛河镇接壤,东与招贤镇、城阳镇隔沭相望,西与沂水县相邻。南北长8.5公里,东西阔7.5公里,辖48个行政村,面积64.68平方公里,总人口3.79万人。
名称来历
明初,千户尹聪在此屯兵,此时村西有庙,常在此行刑,令人畏惧,故称阎王庄,简称阎庄。
地理位置
大长安坡村一景
胶新铁路在其南部通过。莒县火车站距镇驻地0.5公里。
镇驻地阎庄村,南距莒县城9公里,东南距日照城85公里,西南距临沂城92公里.西北距沂水县城30公里,距济南市300公里。东距五莲县城55公里,东北距诸城81公里,距青岛市260公里。
境内西部为雪洛山脉向南延续的玉皇山,是与沂水县的界山。主峰玉皇山,海拔250.6米。中、东部为平原。源于境内的柳青河自北而南流过,青峰岭水库主干渠——丰收渠,从北、西部傍岭向南而过,境内长12公里。全镇大部耕地能自流灌溉,堪称北国江南式的鱼米之乡。
历史沿革
阎庄一带,在新石器时朝属陵河东夷民族部落的范围;西周时期属羹国;春秋时期属莒国;战国时属齐国;秦代属琅琊郡莒县;西汉时属兖州刺史部城阳国莒县;东汉时属徐州刺史部琅珥国莒县;三国时属魏青州城阳郡莒县;晋代属徐州东莞郡莒县;元魏时属南青州东莞郡莒县;高齐时属南青州义塘郡莒县;宇文北周时属莒州义塘郡莒县;隋代属琅琊郡莒县;唐代属河南道密州莒县;北宋时属京东东路密州莒县;金代属山东东路琅琊郡莒州;元代属山东东西道宜慰司益都路总管府莒州;明代属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莒州沭源乡;清初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莒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沂州府莒州长安牌、薛家庄牌;民国二年(1913年)后先后属山东民政长岱南道莒县,济宁道莒县,琅琊道莒县;1929年属山东省莒县第一区;1936年2月属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莒县第一和第六区(表1—3)。
阎庄区 1944年11月划设阎庄区,建立阎庄区公所,隶属滨海专署第三行署莒中县。该区北邻莒沂县雪山区;南邻浮东区、城阳区。西接沂东县,东北与莒北县相邻。1945年阎庄区东与绪密区隔沭相望,其他相邻未变。
十四区、十三区 1951年1月阎庄区改称十四区,隶沂水专署莒县,南邻莒县一区(城阳),北邻莒沂县十区(雪山区),东邻莒县十二区(绪密),西邻沂水县。1952年9月1日改称莒县第十三区。1953年8月沂水专署撤销,改属临沂专署莒县。
阎庄区 1956年1月复称阎庄区,隶临沂专员公署莒县,南邻城关镇,北邻雪山区,东邻绪密区,西与沂水县搭界。
阎庄乡 1958年3月改称阎庄乡,隶属同上,原阎庄区西南部的西刘家官庄等7个村划归韩家村乡。阎庄乡西南邻韩家村乡,北邻洛河乡,东邻牛家庄乡,西邻沂水县。
爱国公社 1958年8月26日成立爱国人民公社,隶属与四邻未变。1959年韩家村乡撤销,划回西刘家官庄等7个村,从洛河乡划出罗米庄等11个村,归爱国人民公社。
阎庄区1962年12月爱国人民公社改称阎庄区,隶属未变,南邻城阳区,北接洛河区,东邻峤山区,西邻沂水县。
爱国公社1971年2月复称爱国人民公社,隶属未变。1976年魏家村管理区和八里庄子管理区的16个村划归城阳公社。罗米庄管理区的11个村划归洛河公社。
阎庄镇 1984年6月划出朱家庄子等8个村归二十里堡乡,撤销爱国公社,建立阎庄镇,隶属未变。南邻城阳镇、二十里堡乡,东邻墩头乡,北连洛河乡,西邻沂水县。
1992年12月13日改属日照市莒县。
名人
吕鸿宾
(1911-1990),劳动模范。山东莒州(今莒县)阎庄镇吕家庄(后改名爱国村)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爱国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人民公社社长,莒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是第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48年在沂蒙山区组织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1年创办全省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出席维也纳第一次世界人民和平大会,被授予“世界和平战士”称号。同年与其他农业劳动模范联名向全国农民发出爱国增产竞赛倡议,得到全国农民的响应。七十年代领导爱国大队实现了农田水利化。1979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1500斤。大队实行公费医疗、退休制度和中小学义务教育。1957年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50年、1979年两次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旅游景点
境内玉皇山上有汉墓、玉皇庙、明朝裴御史故居、裴泉等旅游景点。
阎庄镇-经济状况
阎庄镇位于县城北9公里,东临沭河,辖4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4.2万亩,对空面积64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阎庄镇历届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四个重点,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尤其在近年来,全镇工业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2005年,全镇个体私营企业达到16家,个体工商户1550家;全镇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84亿元,增加值2亿元,上缴税金81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38%、200%;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7亿元,其中新增加过千万元投产项目达到6个,跨年度项目3个。全镇全年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8亿元,同比增长21%;农村经济总收入3.59亿元,增长15.8%;地方财政收入实现566.4万元,增长150.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134.5元,增长20.1%。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小海豚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