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家乡谱
›
文化
›
【独杆轿】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独杆轿】
[复制链接]
1455
|
0
|
2010-11-7 19: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峄县独杆轿
历史民俗 2010-01-18 17:26:00 阅读5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订阅
峄县独杆轿
峄县(独杆)轿流行于鲁南地区,发源于枣庄市峄城区。以峄城区为中心,流传周边的台儿庄区、薛城区、枣庄市区、滕州市、徐州市贾汪区、微山湖东韩庄镇、利国驿、临沂市苍山县及兰陵、向城等地区。
独杆轿是秧歌、竹马、狮子龙舞、高跷、花船等民间游艺活动中的一个艺术品种,据《峄县志》记载:“秧歌、竹马……唐代尤盛,历代沿而为之……”。到了清代“乾隆盛世”把这项活动称为“社火”。“社火”活动队伍,从腊月底“踩街亮相”和“打春牛”、“祭三坛”、“元霄灯会”等春节联欢形成一体的系列化民间文艺活动。特别是张玉树任峄县知县期间,把民间文艺活动推向高潮。张玉树十年清知县(公元1775年—1785年),一片赞扬声,他为政清廉,政绩卓著,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峄县志》称他“待士民如师友,视峄如家……期间,民大和。”“张青天”的美誉在民间有口皆碑。当时,峄县城内的文人、商人和民间艺人出于对张玉树的崇敬,即景生情,集体创作,排演了颂扬清官的独杆轿这种艺术表演节目,纳入秧歌、竹马、狮子龙灯的队伍活动中,大年初一,独杆轿随同队伍到县衙门给县官拜年。张玉树率领全家给百姓拜年,并端着糖果、花生、瓜子、烟酒茶水热情接待。独杆轿从此流传下来。朝廷命官“与民同乐”,集体大拜年的风俗,从张玉树开始在峄县地区延续下来。清末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时期,民间艺术活动断断续续。共和国建立后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秧歌竹马、狮子龙灯的抬头,独杆轿再度露面,十年文革,民间艺术又跌入低谷。1984年,在峄城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镇文化站和北关工农街、西关徐楼村干部群众,恢复了民间传统艺术,在老艺人的帮助下,峄县清官独杆轿又和观众见面。之后,一直保留下来,成为峄城区的“看家戏”。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人物
地球村的乡约
品牌推介
乡观
乡约书画院
乡约名家
菲儿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广播
历史
人文
哲学
新闻
旅游
美食
特产
文化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