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沈氏宗亲】代宗之母沈氏之谜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听众

1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9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10
注册时间
2010-1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浪迹天涯   发表于 2010-11-9 19:02: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代宗之母沈氏之谜






代宗沈皇后,“开元末,以良家子入东宫,太子以赐广平王。”是肃宗当太子的时候赐给代宗的。生德宗,安史之乱时下落不明。追谥。

说法一:

唐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吴兴人,世为冠族。父易直,秘书监。开元末,以良家子选入东宫,赐太子男广平王。天宝元年,生德宗皇帝。禄山之乱,玄宗幸蜀,诸王、妃、主从幸不及者,多陷于贼,后被拘于东都掖庭。及代宗破贼,收东都,见之,留于宫中,方经略北征,未暇迎归长安。俄而史思明再陷河洛。及朝义败,复收东都,失后所在,莫测存亡。代宗遣使求访,十余年寂无所闻。

德宗即位,下诏曰:“王者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则事天莫先于严父,事地莫盛于尊亲。朕恭承天命,以主社稷,执珪璧以事上帝,祖宗克配,园寝永终。而内朝虚位,阙问安之礼,衔悲内恻,忧恋终岁。思欲历舟车之路,以听求音问,而主兹重器,莫匪深哀。是用仰稽旧仪,敬崇大号,举兹礼命,式遵前典。宜令公卿大夫稽度前训,上皇太后尊号。”

建中元年十一月,遥尊圣母沈氏为皇太后,陈礼于含元殿庭,如正至之仪。上衮冕出自东序门,立于东方,朝臣班于位,册曰:“嗣皇帝臣名言:恩莫重于顾复,礼莫贵于徽号,上以展爱敬之道,下以正《春秋》之义,则祖宗之所禀命,臣子之所尽心,尊尊亲亲,此焉而在。两汉而下,帝王嗣位,崇奉尊称,厥有旧章。永惟丕烈,敢坠前典,臣名谨上尊号曰皇太后。”帝再拜,歔唏不自胜,左右皆泣下。仍以睦王述为奉迎皇太后使,工部尚书乔琳副之,候太后问至,升平公主宜备起居。于是分命使臣,周行天下。明年二月,吉问至,群臣称贺,既而诈妄。自是诈称太后者数四,皆不之罪,终贞元之世无闻焉。

德宗敦崇外族,赠太后父易直太师,易直子库部员外郎介福赠太傅,介福子德州刺史士衡赠太保,易直第二子秘书少监震赠太尉;时沈氏封赠拜爵者百余人。贞元七年,诏外曾祖隋陕令沈琳赠司徒,追封徐国公,与外祖赠太师易直等立五庙,以琳为始,缘祠庙所须,官给。后无近属,惟族子房为近,德宗用为金吾将军,主沈氏之祀。

宪宗即位之年九月,礼仪使奏:“太后沈氏厌代登真,于今二十七载,大行皇帝至孝惟深,哀思罔极。建中之初,已发明诏,舟车所至,靡不周遍,岁月滋深,迎访理绝。按晋庾蔚之议,寻求三年之后,又俟中寿而服之。今参详礼例,伏请以大行皇帝启攒宫日,百官举哀于肃章门内之正殿,先令有司造祎衣一副,发哀日令内官以祎衣置于幄。自后宫人朝夕上食,先启告元陵,次告天地宗庙、昭德皇后庙。太皇太后谥册,造神主,择日祔于代宗庙。其祎衣备法驾奉迎于元陵祠,复置于代宗皇帝衮衣之右。便以发哀日为国忌。”诏如奏。其年十一月,册谥曰睿真皇后,奉神主祔于代宗之室。

说法二:沈皇后是他的原配,安史之乱的时候,沈皇后与唐代宗失散,代宗托人多方寻找均未果,只好给了个皇后尊号,立了她的儿子为皇帝。

------仔细看后妃传,不得不说[珍珠传奇]在美好也是故事,真实是,沈应该只是小妾,因为在崔妃传中记载---时代宗为广平王,故玄宗选韩国之女,嫔于广平邸,礼仪甚盛。

而沈氏是---开元末,以良家子选入东宫,赐太子男广平王。

一个是嫔,一个是赐.谁是正妻很明白了.

沈氏没有得到过皇后封号,她是直接成为太后的.

从独孤氏的专宠来看,代宗对沈氏没有什么太多深情.虽然应该说有些喜欢的,但达不到特别爱的地步.

沈氏传中更多还是他儿子如此思母,丈夫的行为就逊色多了.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07:44 , Processed in 0.32340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