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褚氏宗亲】“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的悲情陨落

[复制链接]

6

主题

0

听众

6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19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12
注册时间
2010-11-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paioliuping   发表于 2010-11-12 12:26: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的悲情陨落


2008年12月22日,滇中玉溪市,“白塔”和“红塔”(集团)隔山相望。始建于元代的保护文物“白塔”,浸润在淡淡的烟草味中,而只有53年历史的红塔集团远比“白塔”更有名气。

红塔集团的前身玉溪烟厂入驻玉溪后,白塔于1958年被涂成红色,更名为红塔山。几乎一夜间,“红塔山”香烟飘遍大江南北。而玉溪卷烟厂也成为企业纳税大户,仅1994年利税就达157亿元,居全国同类企业第一位。缔造红塔帝国的褚时健,被称为中国的“烟草大王”。

1997年,因涉嫌巨额贪污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烟草大王”如星坠落,1999年经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褚时健被判处无期徒刑。

2008年的最后一天,云南当地媒体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影响云南30人物”中,褚时健排名第五。

红塔集团一位员工见此报道说,红塔能有今天,离不开“烟王”的昨天。

红塔之巅

没有“红塔山”之前,玉溪鲜为人知。

1979年10月,曾在糖厂、酒厂、农场、畜牧场、造纸厂干过厂长的玉溪华宁县人褚时健,被调玉溪卷烟厂任厂长。那一年,他51岁。

和云南数千家烟厂一样,玉溪烟厂当时也是半机械化半作坊式生产,年产量27.5万箱,固定资产仅1065万元,工人月均工资30元。

褚时健上任后,推行“单箱卷烟工资奖金含量包干”新政策,烟厂很快大变样。

据《烟王》一书记载,1981年褚时健拍板从英国引进第一台卷接机后,效益猛增。之后,他找到主管工业的副省长,提出贷款2300万美元,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卷烟生产设备。到1989年,烟厂先后投入技改资金2.5亿元,生产水平也跻身全国先进行列。设备到位后,褚时健开始和烟农直接打交道,建立自己的烟叶原料基地,并要求把原料生产作为工厂的“第一车间”重点投入,以提高烟叶品质。

1988年7 月28日,国家放开名烟零售价。根据当时报纸记载,烟价放开第一天,红塔山每包售价就从1.3元涨到3.9元,第二天再涨到5 元。与哥哥长得几分神似的褚时佐回忆,那时,褚时健兼任玉溪烟草公司经理和玉溪烟草专卖局局长。在此之前,卷烟厂只是一个加工车间,收购烤烟和出售卷烟的权力都在烟草公司,定价权则在烟草专卖局。褚时健“三权合一”之后,玉溪卷烟厂开始迅速腾飞,并在价格上和一些世界名烟分庭抗礼。

玉溪卷烟厂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卷烟厂。

1990年,褚时健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终身荣誉奖“金球奖”。

1992年11月9日,褚时健公开称,只要把产品销售权、定价权交给企业,玉溪烟厂的税费可年递增5亿元,可保障企业的国有资产递增20%.从1994年开始,褚时健抓住机遇,拿到了优惠的政策,红塔集团利用自身的影响在全国开设了12000个专卖店,实际上是变相取得了直销权。

据公开资料显示,1994年玉溪烟厂利税达到157 亿,1997年达到193 亿。“如果以每年创税利100 亿计算,每天就是2700万元。”

《烟王》还记录了这样一个场景,当年一位来自北京的官员在参观红塔集团后说,“老褚,你开的不是烟厂,是中国的印钞厂啊!”

那个时期的红塔山,名满江湖。

“烟王”坠落

层层光环的背后,暗藏着独权与私欲。

从年27.5万箱增长到218.3万箱,玉溪卷烟厂用了不到10年时间。据统计,仅“红塔山”一个品牌,在上世纪90年代为国家创利税800多亿元。

“烟草大王”褚时健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等荣誉聚集一身。

“红塔帝国”的权力全部集中到塔尖。据说,那时褚时健的话在集团内部被形容为“圣旨”,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批烟,全凭他的条子和电话。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身边人称他“老爷子”,其他人叫他“老板”。

公开资料显示,每次出行,褚时健的车走在最前面,后面接着的是镇政府、市政府、省政府20多辆以“O”开头的政府车。只要褚一停下,其他官员也跟着下车,场面蔚为壮观。

然而,从1995年开始,褚时健的命运发生转折。

这年2月,一封发自河南的匿名检举信寄到了中央纪检委信访室,并引起高度重视。该信检举:河南洛阳的个体烟贩林政志勾结三门峡烟草分公司,通过向褚时健的亲属行贿而取得卷烟指标,获利800余万元。

次年12月28日,褚时健被有关部门带走。

1998年1月,新华社发文通电全国:云南省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严重经济违法违纪案,经过联合调查取证,已取得重大突破。褚时健被控和红塔集团其他几个领导人以私分形式贪污公款355.1061万美元,褚时健得款174万美元。

当时,他对检察院预审人员这样坦白,“1995年7月份,新的总裁要来接任我,但没有明确谁来接替。我想,新总裁接任之后,我就得把签字权交出去了。

我也辛苦了一辈子,不能就这样交签字权,我得为自己的将来想想,不能白苦。所以我决定私分了300 多万美元,还对身边的人说,够了!这辈子都吃不完了。“

褚时健出事后,惋惜声一片,而社会争议也很大。在1998年初的北京两会上,十多位企业界和学界的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联名为褚时健“喊冤”。当时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一个为民族工业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国企领导,一年收入竟不如歌星登台唱一首歌!”

也有声音指出,无论他有怎样的贡献,都不该将公款划入个人名下,贪污必然要受国法惩罚。

1999年1 月9 日,褚时健被判处无期徒刑。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宣读判决书的时候,褚时健只是摇摇头,没有说话。

服刑两年后,褚时健的刑期被减为17年。

没有“烟王”的红塔

退去之后的褚时健,留给人们感叹与感慨。

褚时健被批捕的1997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出台了“双控”

政策,红塔专卖店被取消,地方抵制红塔的运动随即涌起,“红塔山”销量从高峰时的90万箱锐减至30万箱。

与此同时,烟草上的“三权合一”被拆开,至此云南的烟草政策又回归到和全国一样的起跑线上。

资料显示,从1999年开始,云南省烟草行业连续三年呈现卷烟产销、税利双边下降的局面。烤烟年产量从2300万担减到1100万担左右,减幅一半以上。

褚时健出事后,红塔集团的很多人认为,他是在不该拿钱的时候,拿了他应该拿的钱。

不少人为之惋惜,“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经营管理者而惋惜。”

当年为褚时健做辩护律师的云南律师马军曾告诉媒体,他准备在今年年初再次为褚提交“特赦申请”。

曾是媒体人的朱界飞也在博客中写道:作为一个每年向国家交税超百亿的企业领导人,褚时健当时的个人年工资收入只有几万元人民币,在外国人眼里,是有点难以置信。但法律是无情的,褚时健挪用公款,还是被判重刑。然而,他的落马,换来了企业家激励制度的推行,这也算是他最后给社会的一点贡献。

褚的继任者字国瑞,年薪加上奖金超过100万元,褚时健一生的收入也比不上。字在红塔6年多的时间,有人计算后认为,他的合法收入接近1000万元。

就在褚时健被调查的第二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的收入为885万美元,外加2500万美元购股权;迪斯尼公司总裁年收入是850万美元,外加1.96亿美元的购股权。褚时健17年的收入加奖金,80多万元人民币。

一种公开的说法是,褚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17年,烟厂为国家创税总额至少超过800 亿元。

尽管如此,在如今红塔集团新落成的“烟事文化馆”中,难觅褚时健的印迹。

2005年,红塔集团创建50周年。《红塔集团志》(2006年版)里,“领导简介”

中褚时健排列第20位,数百页的专辑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两张小照片。

保外就医后经营橙园

2002年,褚时健因患有严重糖尿病得以保外就医。

回家后,褚时健和弟弟褚时佐一起在位于新平县与景东、镇沅、楚雄、双柏等五县交界处的哀牢山种橘橙。那里海拔近3000米,终年云雾缭绕,据说种出来的橘橙格外甜。

褚时佐的儿子褚云涛说,伯父现在身体健好,经常往来哀牢山与玉溪市区之间,在市区内也有住处。身边还有红塔集团专门安排的司机、保健医生等陪护人员。

刚被判刑时,褚时健给褚时佐的橙园的果子取了一个名字———高原王子,要求打造出质优价高的冰糖橙,“只要褚家不倒,这个牌子就不能丢”。后来,因市场上出现冒牌“高原王子”,褚时佐一度打算更换商标,被褚时健训斥一顿。

一位和褚时健接触多年的人士告诉记者,褚和以前一样仍是家长作风,在褚家拥有绝对权力和威望。通常,每年他都会在褚家召开两次家庭会议,宣布一些重要决定。

现在,80岁的褚时健还在经营着自己的2000亩橙园。据了解,他还成立了云南金泰果品公司,打算用云冠作冰糖橙的注册商标。 2008年12月22日,记者在玉溪采访得知,褚时健正在为自己的冰糖橙找销路。 他的侄儿褚云涛还说,伯父正在和市领导沟通,希望能尽快修通连接哀牢山上下的水泥路,这样,既方便果品下山,又能常去果园看看。

褚时健的一个陪护人员告诉记者,褚时健尤喜欢看9月份的山,因为整个山的冰糖橙刚好成熟,从山上看,黄黄的橙子满满地铺着山脉,他说“感觉整座山就像是一枚上好的大烟叶。”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06:42 , Processed in 0.23379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