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家乡之窗
›
学校
›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
[复制链接]
1062
|
0
|
2010-11-12 15: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央音乐学院(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是中国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重点高校和“211工程”建设学校,1950年始建于天津。原隶属于中国文化部,2000年归属教育部。截至2005年,学院共有专职教师34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7人,硕士生导师166人,教授85人,副教授86人。
学校简介
中央音乐学院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国培养音乐艺术人才的高校。
主楼
建于1950年,其前身是二十年代至四
中央音乐学院校徽
十年代的各具特色的几所高等音乐院、系。分别是建于1927年的燕京大学音乐系,建于1939年的华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建于1940年的南京国立音乐院,建于1946年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和香港、上海的中华音乐院,建于1948年的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等。其主体是南京国立音乐院。1958年学院由天津迁至北京,坐落在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原清醇王府旧址(光绪皇帝出生地)。原隶属文化部,2000年归属教育部。1960年被定为国家重点大学,1999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是目前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一所国家重点高校和“211工程”建设学校。2001年建立了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2002年成立了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一所现代远程教育学院。2005年,亚洲第一所以培养和训练乐队演奏人才的机构——交响乐学院在学校成立。学院设有社会音乐教育部和海内外社会音乐考级委员会,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共同推出“全国音乐等级考试”。学院还附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和环球音像出版社等机构。中央音乐学院形成了集音乐教育、表演、创作、研究、出版、社会音乐教育为一体的,代表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水平、专业设置比较齐全、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高等音乐学府。历任院长为马思聪、赵沨、吴祖强、于润洋、刘霖,现任院长王次炤。
教育体系
学院自建院以来,迄今已形成了体现教学、科研、艺术实践综合功能的,从附小、附中、大学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等完整的大中小一条龙的音乐教育体系。现设作曲系、音乐学
演唱大厅
系、指挥系、声歌系、钢琴系、管弦系、民乐系、音乐教育系、基础教育部以及附属中小学、继续教育学院、远程音乐教育学院等教学部门。学院还设有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音乐科技部,其中包括提琴制作研究中心、现代电子音乐中心、音乐治疗中心和嗓音研究中心等。2000年建立了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一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学院还设有社会音乐教育部和海内外社会音乐考级委员会,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和环球音像出版社。形成了既为全国音乐教育中心,又为全国音乐研究、创作、表演中心和社会音乐推广中心的办学模式;成为一所能代表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水平、专业设置比较齐全的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音乐学府。
师资力量
中央音乐学院是全国高校首批博士点授予单位,并于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人事部、教育部共同审批通过了全国艺术类中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科(包括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和音乐表演艺术)为全国重点学科。学院拥有国内最大的专业音乐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53万册;同时还
中央音乐学院乐谱库
拥有《馆藏音乐书籍全文库》、《馆藏音乐乐谱全文库》、《音乐核心期刊全文库》、《馆藏音像资料点播库》等数据并能全文检索的电子图书馆。几十年来,学院已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在325名专职教师中,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131人,教授76人,副教授108人。教授人数占教师总数比例百分之六十。在教学科研中,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创作了大量有影响的音乐作品,出版教材、著(译)作数百种。学术性季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营销国内外。学院师生在国内外各种音乐比赛中屡屡获奖,据统计自建院以来,在国际各类音乐比赛中获奖440人次,在国内各类音乐比赛中获奖1593人次,音乐作品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奖295人次。1987年以来学院共取得科研成果奖7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57项。1989年以来,林耀基教授的《小提琴教学》、郭淑珍教授的《声部确定及训练的科学》、于润洋等教授的《音乐美学教学成果》和吴祖强等教授的《作曲教学成果》分别在教育部每四年举行一次的教学成果评奖中获得国家级特等奖和一等奖。
多年来,学院一直遵循“开阔的学术视野,广泛的对外交流”这一基本的办学原则,十分重视对外音乐文化交流工作,每年都聘请许多国外著名音乐家和学者来院讲学或任教,也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和学生出国学习、讲学和演出。为了保持长期交流,学院还聘请国际著名音乐家如作曲家潘德烈兹基、指挥家小泽征尔、祖宾·梅塔、钢琴家阿什肯那齐、小提琴家帕尔曼、大提琴家罗斯托洛波维奇等为学院名誉教授。由学院师生组成的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附中少年交响乐团及附小室内乐团多次出访欧、美、亚、非各国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获得广泛赞誉。学校还与俄罗斯莫斯科音乐学院、法国巴黎高等音乐舞蹈学院、英国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等世界著名音乐学院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
学校改革
中央音乐学院是一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的学府,1985年学院进行教学体制改革,在全国艺术院校中率先实行学分制教学体制。1993年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实行教职工聘任制度。1996年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拓展办学思路,将学院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型。1999年进行机构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机关工作程序和提高教职工待遇。2002年进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进一步调整课程结构和完善学分制教学体系。目前,学院正在努力实施“十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和“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总面积三万平方米的新教学综合楼目前正在紧张施工当中,并将于2006年全面完成校园规划,为学院进一步向国际化迈进创造条件。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八十一。
领导概况
郭淑兰:党委书记
主持党委工作。负责干部组织、统战、院务委员会、中心组学习工作。
王次炤: 院长
主持行政工作。负责教学、学术(学位)委员会、教师聘任委员会、学报工作。
逄焕磊: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负责纪委、学生、宣传、安全保卫、社教工作。
徐昌俊:副院长
负责人事、外事、附中、离退休工作、出版社工作。
周海宏:副院长
负责科研、图书馆、行政办工作;协助院长负责教学管理工作。
江小艾:副院长
负责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校园管理、安全稳定、离退休工作。
叶小纲:副院长
负责对外交流、艺术节与重大活动、附中、出版社工作。
详情请查看参考资料[1]
学科介绍
中央音乐学院是全国高校首批博士点授予单位,并于2003年设立了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人事部、教
中央音乐学院大礼堂
育部共同审批通过的第一批全国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2]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科(包括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和音乐表演艺术)为全国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普通本科生、研究生共计1897人,其中本科生1468人,博士生69人,硕士生360人,留学生41人;继续教育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学生共4475人,附中、附小学生共906人(学院外附中校区)。几十年来,学院已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教师总数为34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7人,硕士生导师166人;专任教师281人,其中教授85人,副教授8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在教学科研中,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
中央音乐学院作为一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的单学科高等学府,自建院以来已形成了体现教学、科研、艺术实践综合功能的,从附小、附中、大学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层次的完整音乐教育
学报
体系。现设作曲系、音乐学系、指挥系、音乐教育系、声乐歌剧系、钢琴系、管弦系、民乐系、交响乐学院、基础教育部、附属中小学、继续教育学院、远程音乐教育学院,以及设在教务处的古典吉他、手风琴和电子管风琴三个专业方向的直属学科等教学部门。此外,学院还设有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音乐科技部,其中包括提琴制作研究中心、现代电子音乐中心、音乐治疗中心和嗓音研究中心等。
校园
中央音乐学院校园分两个校区,校区本部为西城区鲍家街43号,占地面积54446.54平方米。校园东区毗邻本部,占地面积为6735.3平方米。教学区校舍建筑面积为87485.33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有68855.51建筑平方米,图书馆面积约4070.62平方米。目前,学院正在努力实施“十一五”规划的
校园
各项目标和
教学楼
“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总面积3.6万平方米的新教学综合楼施工接近尾声,即将投入使用。这是一座集课室、琴房及各类功能先进、设施完善的排练场所为一体的教学设施。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学校东区拟将建设未来的学生公寓及新音乐厅,总计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这一计划实现后,学院的办学条件、校园环境都将得到根本性改变。届时,中央音乐学院教学用房与设施也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中央音乐学院校区图示:
点击查看大图[3]
新版校区示意图
1、琴房楼(Study Building)
7、留学生楼(Dormitory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2、办公楼(Administrative Building)
8、演奏厅(Musical Hall)
3、综合楼(Multi-functional Building)
9、办公区(Administrative Area)
4、教学楼(Educational Building)
10、学生餐厅(Student's Dining hall)
5、图书馆(Library)
11、住宅(Residential Quarters)
6、大礼堂(Auditorium)
12、健身中心(Fitness room)
知名校友
黄日照
,1953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香港管乐建基人之一
刘诗昆
,1957年进入钢琴系继续学习
刘秉义
,1962年毕业于声乐系本科,后留校任教
刘育熙
,196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李双江
,1963年毕业于声乐系本科
吴雁泽
,1964年毕业于声乐系本科
金铁霖
,1964年毕业于声乐系本科
殷承宗
,1965年毕业
吕思清
,1977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
赵季平
,1978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谭盾
,叶小纲,陈其钢,郭文景,陈怡,刘索拉,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迪里拜尔
,1980年考入声乐歌剧系,1987年获硕士学位
关牧村
,1987年毕业于声乐系本科
林静楦,
2007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
70周年校庆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11月1日在京举行70周年建校庆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发来贺信。
刘延东在贺信中向中央音乐学院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她指出,中央音乐学院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音乐艺术高等学府,具有优良传统和光荣历史。建校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始终以发展和繁荣国家文化艺术为己任,坚持特色办学、内涵发展,推进艺术教育创新,开展高水平艺术研究,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优秀音乐专门人才,创作了一大批家喻户晓的经典音乐作品,为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延东希望中央音乐学院以70周年校庆为契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继承优良传统,突出办学特色,坚持育人为本,培养造就更多拔尖创新音乐人才和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名师;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艺术高等教育之路;坚持服务社会,打造中国气派、时代风采、世界水平的精品力作,不断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央音乐学院建院70年来,以培养高精尖音乐人才、发展和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为己任,已成为一所专业设置比较齐全、能代表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水平、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等音乐学府。
近年中央音乐学院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
生源地:
年份: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4
--
--
--
--
--
不详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人物
家乡医疗
家乡市场
品牌推介
特产
家乡品牌
新闻
文化
美食
小海豚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家乡品牌
家乡市场
家乡医疗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