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氏宗亲】三国演义中最睿智的谋士—郭嘉

[复制链接]

8

主题

0

听众

8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18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14
注册时间
2010-11-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良药苦口   发表于 2010-11-14 08:26: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良药苦口 于 2010-11-14 08:28 编辑

三国演义中最睿智的谋士—郭嘉





       郭嘉字奉孝,颖川人(今河南禹州)。根据《傅子》的记载,“郭嘉少有远量”“自弱冠匿名迹,密交英俊,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知之,唯识者奇之也!”可以想见,郭嘉因为看出当时乱世将近,所以不愿显名以招祸端,所以他所结交的人全是当时豪杰,因此汉末天下纷乱的时候,郭嘉并不是当时的知名人物。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当时政治上门阀制度渐已成型,一个人没有豪门世族的背景就只能屈居人下。所以,即便是郭嘉这样人才,到了27岁不过才在司徒的手下做一个小官。

      我三国志看了多遍,最令我赞叹的第一就是郭嘉识人的本领。当时割据四方的豪杰很多,但谁才是真正所谓的天命之人呢?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普遍怀有“学成王霸术,货卖帝王家”的思想。同时也兼具“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理念。那么,在这样的乱世中,选择一个赏识自己又能够发挥自己才干的“老总”就成了这些谋士入世的关键的第一步。然而就像当时的很多人一样,郭嘉首先投奔了袁绍。因为那个时候,袁绍依靠四世三公的显赫名声以及强大的军事实力成为那些军阀中的翘楚。但马上,郭嘉就发现的袁绍的致命弱点。他认为,一个有眼光的谋士要有审查考量自己主公能力的眼光。在郭嘉眼中,袁绍不过是徒有效仿周公爱才的外表,却没有掌握使用不同人才的权术。同时,袁绍还是一个不能把握战略重点,缺少战略决断能力的人。于是,郭嘉在荀彧推荐下来到曹操的身边。与历史及其相像的是,郭嘉与曹操的首次谈话很像当初刘邦与韩信的谈话,全是围绕对敌我双方的全面分析来预测未来战争的胜负。在这次谈话中,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从行政效率、战争道义、施政水平、用人制度、将帅谋略、领导者人格魅力、人才的招聘、集团内部管理、集团内部的公正与公平、用兵的正奇与虚实论证了袁绍必败,曹操必胜的结局。而以后的历史证明,郭嘉的推断竟然丝毫不差,难怪连曹操这样刁钻的人也称赞他“使孤成大业者,必是此人!”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19:30 , Processed in 0.18702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