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氏宗亲】武则天墓下宫遗址布局逐步展露真容(图)

[复制链接]

9

主题

0

听众

9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0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16
注册时间
2010-11-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黑洞   发表于 2010-11-16 18:03: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武则天墓下宫遗址布局逐步展露真容

资料图片:武则天陵墓

图为乾陵陵园全景
  中新社西安一月十三日电(记者 冽玮)作为中国唯一的两个帝王合葬墓,位于西安西北八十公里乾县的唐乾陵闻名遐迩。陕西省考古工作者日前对唐乾陵考古取得重大进展,下宫遗址的布局已逐步展露“真容”。

  唐乾陵凿山建穴,规模宏大,是大唐皇帝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园,也是中国目前唯一没有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墓,被誉为“唐陵之冠”。乾陵下宫是古时墓葬前的寝殿演变而来,主要供奉墓主灵魂,后人多于此对其进行祭拜。至唐太宗李世民葬昭陵时称为寝宫,后因火灾移到山下,后世遂称之为下宫。目前,位于乾陵西南方向的下宫遗址布局已经逐步展露“真容”。

  据介绍,作为“陕西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的重要部分,二00六年,此间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调查与部分试掘,发现乾陵陵园的东、北、西三座门址结构相同,都由一对三出阙、一对列戟廊和殿堂式大门组成。阙台系夯土高台,周边用砖包砌,周围堆积的大量瓦片说明阙台上原建有阙楼;殿堂式大门则均有夯土台基,周边用砖包砌,两侧与陵园墙垣相连。

  此外,考古人员还对北门门址进行了清理,出土残石马、石虎、石狮、石刻座等六件石刻,其中石虎的发现,为重新认识唐代帝陵北门外石刻组合提供了新资料。

  最新调查显示,乾陵下宫遗址规模巨大,发现有内外两重夯筑的城墙,外城垣平面呈方形,四边均长达三百八十米左右;同时在内城及内外城之间,还发现了多处建筑夯土遗迹,为研究唐代帝陵的陵园制度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22:00 , Processed in 0.203584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