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氏宗亲】武姓楹联典故

[复制链接]

9

主题

0

听众

9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0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16
注册时间
2010-11-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黑洞   发表于 2010-11-16 18:08: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黑洞 于 2010-11-16 18:10 编辑

楹联典故


1.四言通用联:
平章卓识;补阙高风: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大臣武元衡,字伯苍,太原人,进士出身。唐德宗对他很器重,任为御史中丞,并对群臣说:“武元衡是真宰相器。”唐宪宗时,历官户部侍郎、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当时,,因四川不太稳定,他就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为政廉明,生活节俭,尽力抚慰少数民族,政绩卓著。后入朝为中书知政事,极力主张平定武元济叛乱。下联典指武元衡的堂弟武儒衡,字廷硕,宪宗时官至户部尚书,兼知制诰。刚直而有气节,又官补阙(对皇帝规谏并举荐人员的官),将大用时,终因为疾恶太分明而不得重用。
祥开国胄;庆衍奇文:全联典出武氏起源之一,周平王有个儿子,出生时掌中纹路有像个篆文的“武”字,周平王因此赐他姓武氏,后曾任大夫。
嵩山高隐;练湖著名: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并州文水人武攸绪,武则天的侄子,恬淡寡欲,不求仕进。武则天执政时,他请求弃官归隐于嵩山,优游岩壑间,武则天赏赐给他的衣服器具,都闲置不用。后买田耕种,与百姓-样。到武氏遭祸时,只有他得以避免。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高安人武允蹈,字德由,自号练湖居士。刻意苦苦吟诗,每有诗句写出来,往往脍炙人口,著有《练湖集》。
嵩山高隐;练湖著名: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武攸绪言弃官隐于嵩山之阳。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武允蹈自号“练湖居士”,著有《练湖诗集》。

2.五言通用联:

嵩隐家风远;太原世泽长:此联为武氏的宗祠“太原堂”的通用堂联。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武攸绪言弃官隐于嵩山之阳。下联典指武氏的望族居太原郡。

3.六言通用联:
武班尚留遗墓;皇后竟号则天:上联典指武宅山有汉从事武班墓,有《武班碑》记载武氏的起源和武氏的始祖武丁,清时重修。下联典指武则天为唐高宗皇后。

4.七言通用联:
苦吟精著练湖集;诚心饱领嵩岭霞: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诗人武允蹈,字德由,自号练湖居士,高安人。两贡于乡,刻意苦吟,每一联出,辄脍炙人口,有《练湖集》。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隐士武攸绪,武后兄子,恬淡寡欲,武后秉政,攸绪求去官隐于嵩山之阳,与民无异。
六宫粉黛无颜色;万国良冠非冕旒:此联为山西省文水县南徐村武则天庙联。武则天庙位于山西省文水县城北五公里处的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是一处山青水秀的名胜地。中轴线上从北到南有正殿、乐楼、雕像、山门;两翼建筑有偏殿、配殿、碑廊、鱼池、回音亭等三十多间殿宇,占地面积约26000平方米。院内柳树成荫,花草遍地,以武则天的特定身份名扬中外,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则天庙的始建在唐天宝七年(公元747年)之前,清朝初年,被改名为“水母庙”。为何改名?究其原因有两个:其一,宋朝以后至明清统治者对武则天谩骂最甚,故官方把她的把庙改掉以示贬责与除灭;其二,武则天与水有关。南徐村东南有条小河称为泌水,是从武氏深井自流而成,千百年来浇灌农田数百顷,造福一方。因此,人们把这一井泉称为神福泉,认为是则天圣母赐给家乡的福水,所以改武则天庙为水母庙,或称“则天水母庙”。到宣统元年,才恢复了“则天皇后庙”的名称。相传,则天庙原计划建于南徐村东南的泌水源头,正当人们作好地基立起梁架时,一夜大风,把全部木架刮到村子西北。村里人见此情景惊恐万状,知县看后也百思不得其解。正在疑惑之时,走来一位老翁,他说:“神皇一朝天,修庙该占乾。”在场人等如梦方醒,于是决定斋戒三日,就地建庙,即则天庙现址。地处南徐村西北,正当乾位。
掩映叶光含翡翠;参差石影带芙蓉:此联为唐朝诗人武三思《奏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诗句联。

5.八言以上通用联: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此联为四川省广元市皇泽寺联。寺祀历史上著名的女皇武则天。上联“贞观”,为唐太宗的年号;“开元”,为唐玄宗的年号。这两个时期是唐朝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武则天在位时,基本上延续了“贞观之治”,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故上联称“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下联“剑阁”之名,多见于史籍,成为蜀地的象征。“利州”,辖境即今广元。下联称女皇之美名流传蜀地,是蜀地的骄傲,利州更被其荣光所覆盖。联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武则天的非凡才能和政绩予以了肯定。
孝子办义学,御赐武训;巾帼操帝业,著名女皇: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名人武训,山东堂邑人。排行第七,事母至孝,又称武七,“训”是清王朝嘉奖他兴办义学的赐名。他终身集资办教育,清廷授以“义学正”,赏穿黄马褂,他没有接受。1896年死于临清义学中。陶行之也赞扬他的办学精神。下联典指中国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唐朝山西文水人。太宗时入宫为才女,唐高宗时为皇后。后临朝称制,改国号“大周”,称皇帝。有权略,善用人,名相辈出。年寿八十一岁,是武氏名人中的寿星之一。
立地顶天,巾帼胜操唐帝业;依山临水,利州留置武家庄:此联为四川省广元市皇泽寺联。全联典指武则天,生于广元,后人为了纪念她,清朝修皇泽寺,取“皇恩浩泽”之意。皇泽寺位于广元市西郊嘉陵江畔,背依乌龙山,旧称乌奴寺,又名川主庙,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的。后因武则天生于广元,又当了皇帝,把川主庙改名为皇泽寺,1961年4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皇泽寺是清朝修复的一座依山取势,古朴典雅,气势巍然的古建筑寺院。寺内保存着从北魏时期至清朝的丰富摩崖石刻造像、这些珍贵文物现仅存六个窟群,五十个龛窟,大小佛像一千零三躯,大部分为盛唐时期的作品,分布在寺中“则天殿石龛”、“迎辉楼石龛”、“大佛楼石窟”、“中心柱石窟”、“五佛亭石龛”内。则天殿正中龛内,是“武后真容”石刻坐像,刻于唐朝。龛旁左边壁上有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在1963年5月题的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大殿内还陈列一块1955年出土的五代后蜀王孟昶广政二十二年(公元959年)的石碑,碑名为“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碑阴还刻有“则天坝白沙里”等字样。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22:04 , Processed in 0.218194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